全本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又笙 > 第227章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13)

第227章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13)(2 / 2)

小诺揉了揉鼻子,突然发现指尖沾了点血,他挠了挠头,笑道:“嘿,我这鼻子之前被叛军的箭矢擦到过,看来也是没好利索,刚才屏息太久,又流鼻血了。”

肖清抬手抹了抹耳后,那里也渗出了一丝血迹,她只当是之前潜入神策军时被暗哨的暗器擦伤的地方没愈合,随口说道:“旧伤复发而已,不碍事。”

阡溟也默默抬手按了按肋下,那里曾被魏严的亲信踹过一脚,此刻隐隐作痛,衣料下也洇出了淡淡的红痕,他却一言不发,只是眼神依旧坚定地看着陆纤纤,仿佛这点伤痛根本不值一提。

上官冬曦揉着鼻子,也蹭到了点血,他大大咧咧地抹了一把,笑道:“看来咱们这帮人都是伤号啊,之前的仗打得太猛,身上的伤都没彻底好透。”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都只当是之前与魏严党羽厮杀时留下的战伤,因为刚才情绪激动、说话太用力,或是不经意间扯到了,才会再次流血。没人多想,也没人怀疑,只当是寻常的旧伤复发。

陆纤纤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瞬间被触动。他们明明自己身上的伤还没好,还在为她的复仇、为天下的太平操心,甚至因为情绪激动而导致旧伤复发,鲜血直流,却依旧没有丝毫怨言,只是一心想劝她走一条更稳妥、更能守护天下的路。

她看着石桌上那点点暗红的血迹,看着众人脸上虽带着些许不适,却依旧坚定的眼神,心中渐渐升起了一丝犹豫。她握紧了手中的清玄剑,指甲深深嵌入掌心。

而擦拭掉血迹后,沐轩又继续说道:“接下来七日,我们会分三步行动:第一步,肖清与阡溟潜入神策军大营,策反不愿与魏严同流合污的将领,掌控神策军的半数兵权;第二步,超哥与小诺协助周廉大人,将这份党羽名单递交给皇帝,并联合朝中忠良,提前在朝堂布下眼线,确保魏严无从狡辩;第三步,上官冬曦与我前往边境,联络守军将领,严密监视三藩王动向,一旦他们有异动,立刻合围压制。”

他顿了顿,目光坚定:“等朝会那日,你呈上密函,皇帝下旨将魏严打入天牢,三司会审会在我们的监督下公正进行,他的罪行会昭告天下,最终被判处凌迟之刑,死在万民的唾骂中。这比你一剑杀了他,更解恨,也更能稳住天下。”

“而且,”白落衡补充道,“我们会全程护你周全,从搜集证据到朝会揭发,再到后续肃清党羽,我们绝不会让魏严有任何翻盘的机会,也绝不会让你再受半分伤害。”

陆纤纤低头看着那张党羽名单,上面的名字密密麻麻,每一个都代表着一条罪恶的锁链。

她抬起头,看向眼前的众人:肖清眼神锐利,透着侠客的坚定;阡溟沉默寡言,却带着让人安心的沉稳;超哥眼神坚定,满是不容置疑的底气;慕婉柔与林若希两人温柔悲悯,眼中满是对百姓的关怀;白落衡与沐轩两人英姿飒爽,两人的神情中透着坚信与可靠;上官冬曦虽面带不羁,却也眼神诚恳。

他们的计划周密得无懈可击,他们的眼神真挚得不容置疑。陆纤纤知道,他们说的是对的——复仇不是一时的快意,而是长久的安宁。

她心中的仇恨如同一团烈火,而众人的话语如同一盆清泉,让她在灼热的执念中,找回了一丝清明。

“好。”陆纤纤深吸一口气,眼中的冷冽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坚定,“我听你们的。我不亲手杀他,但我要亲眼看着他接受最公正的审判,看着他的党羽一个个落网,看着天下重归太平。”

沐轩等人相视一笑,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这一次,他们不仅要改变结局,更要让过程毫无遗憾。

接下来的七日,众人按计划分头行动。

——第一步:潜入神策军·策反核心力量——

神策军大营位于汴京城北郊,营垒森严,旌旗林立,巡逻的士兵身着玄铁铠甲,手持长枪,神色肃穆,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肖清与阡溟换上了两套早已备好的破旧军袍,脸上抹了些泥土,头发散乱,装作刚被征召入伍的新兵,混在补给队伍中,顺利潜入了大营。

营中处处都是魏严的眼线,士兵们言谈间皆小心翼翼,生怕被人告发。肖清与阡溟凭借高超的隐匿术,贴着营寨的阴影处潜行,避开一波又一波巡逻队。

两人压低身形,呼吸轻缓,如同两只蛰伏的猎豹,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大营的布局——中军帐位于大营中央,周围守卫最为严密,那是魏严亲信的驻扎地;而西侧的偏营,则是副统领秦岳的辖区。

“秦岳的营帐在西北角,周围有三名暗哨,都是魏严的人。”肖清压低声音,对身边的阡溟说道,指尖无声地指向三个隐蔽的角落。

阡溟微微颔首,身影一晃,已如鬼魅般窜出。他足尖点地,动作轻得没有一丝声响,转瞬便绕到第一名暗哨身后,手中短匕寒光一闪,暗哨还未发出任何声音,便已被捂住口鼻拖入阴影,瞬间失去了知觉。肖清则同时出手,解决了另外两名暗哨,动作干净利落,没有留下丝毫痕迹。

两人来到秦岳的营帐外,肖清轻轻敲了敲帐帘,用早已约定好的暗号低声道:“长安雪落,故友来寻。”

帐内沉默了片刻,随即传来一道低沉而警惕的声音:“门外何人?暗号不全,休怪我不客气。”

“海棠花开,清玄归宁。”肖清补充道,这是萧策特意告知的,唯有秦岳知晓的秘密暗号——萧策的父亲萧岳与秦岳是生死之交,当年萧岳曾在清玄山附近救过秦岳,两人约定以“海棠”为契。

帐帘猛地被拉开,一名身着银色铠甲、面容刚毅的中年将领出现在眼前,正是神策军副统领秦岳。

他的眼神锐利如刀,上下打量着肖清与阡溟,见两人虽衣着破旧,却身姿挺拔,眼中没有半分怯懦,心中已然信了大半,却仍未放松警惕:“随我进来。”

进入营帐,秦岳反手关上帐帘,厉声问道:“你们是谁?萧将军他……”

“萧将军已遭魏严毒手。”肖清沉声道,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递了过去,“这是萧将军的遗物,他临终前嘱托我们,务必找到你,揭露魏严的罪行。”

秦岳接过玉佩,指尖颤抖,那是他与萧岳年轻时结义的信物,背面刻着两人的名字。他猛地握紧玉佩,指节泛白,眼中瞬间燃起熊熊怒火,却又强行压制下去——他深知营中眼线众多,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

“魏严老贼,我与他不共戴天!”秦岳咬牙切齿,声音因愤怒而沙哑,“他克扣军饷、勾结藩王,我早已察觉,只是麾下将士多被他胁迫,我孤掌难鸣,只能暂时隐忍。”

肖清见状,立刻从怀中取出魏严克扣军饷的账目副本与勾结藩王的密信碎片,递了过去:“这些都是证据。我们已联络朝中忠良,约定朝会当日揭发魏严。今日前来,是想请你策反军中正直将领,届时控制神策军大营,阻止魏严的党羽哗变。”

秦岳接过证据,逐一看完,脸色愈发凝重。他将证据小心收好,沉声道:“此事我义不容辞!营中尚有十余名将领是萧将军的旧部,素来痛恨魏严,我这就暗中联络他们,约定朝会当日,以‘烽火’为号,控制中军帐,切断魏严与大营的联络!”

接下来的几日,秦岳借着巡查军营的名义,悄悄联络了十余名将领。这些人早已对魏严的所作所为忍无可忍,得知有机会扳倒魏严,纷纷表示愿意追随。秦岳暗中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将亲信士兵布置在大营各处关键位置,只待朝会当日,一声令下便动手。

——第二步:面见天子·布控朝堂——

与此同时,超哥与小诺护送着周廉,朝着皇宫的方向走去。沿途街道上车水马龙,却暗藏杀机——魏严早已在京城布下无数暗哨,严密监视着周廉的动向。

“小心左侧茶摊,第三张桌子的那个蓝袍人,腰间藏着刀。”小诺压低声音,左眼微微眯起,他的目力远超常人,轻易便识破了暗哨的伪装。

超哥点点头,装作不经意间撞了一下身边的货郎,货郎的担子瞬间倾倒,瓜果滚落一地,挡住了茶摊的视线。

小诺趁机身形一闪,已如疾风般冲到茶摊前,抬手一掌劈在蓝袍人后颈,蓝袍人闷哼一声,当场晕厥。小诺迅速将其拖入小巷,换上他的衣服,伪装成暗哨,继续观察四周。

一路走走停停,他们接连解决了七八个暗哨,终于抵达皇宫门外。宫门前守卫森严,禁军手持长戈,目光警惕地扫视着每一个进出的人。周廉出示了入宫令牌,禁军仔细检查后,放行而入。

超哥与小诺则留在宫门外潜伏,藏在不远处的大树后,密切关注着宫门的动静,一旦有异常,便立刻动手。

御书房内,皇帝正批阅奏折,见周廉深夜求见,心中疑惑,却还是宣他进殿。

“陛下,臣有要事启奏,事关江山社稷!”周廉一进殿,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急切。

皇帝皱了皱眉:“周爱卿平身,有话慢慢说。”

周廉站起身,从怀中取出魏严的党羽名单与部分罪证,递了上去:“陛下,太师魏严勾结藩王、挪用军饷、陷害忠良、屠戮无辜,罪证确凿!这是他的党羽名单,朝中半数官员已被他拉拢,神策军也多被他掌控,他早已图谋不轨!”

皇帝接过名单与罪证,越看脸色越沉,双手不住颤抖,最终猛地将奏折拍在案上,怒声道:“放肆!魏严这个奸贼,朕待他不薄,他竟敢如此欺君罔上!”

“陛下息怒。”周廉连忙说道,“魏严势力滔天,若贸然动手,恐引发大乱。臣恳请陛下任命臣为临时首辅,整合朝中忠良力量,同时密令禁军加强宫城守卫,以防魏严狗急跳墙。”

皇帝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周廉正直可靠,此刻唯有依靠他才能稳住局面。当即沉声道:“准奏!朕任命你为临时首辅,全权负责此事!禁军统领何在?”

一名身着金色铠甲的将领应声而入:“臣在!”

“立刻加强宫城守卫,关闭宫门,严禁任何人随意进出!若有魏严的人试图闯入,格杀勿论!”皇帝厉声下令。

“臣遵旨!”禁军统领躬身领命,立刻退了出去。

周廉心中的一块大石落地,连忙说道:“陛下放心,臣已联络友人,他们会协助控制神策军与边境守军,确保万无一失。”

——第三步:驰援边境·压制三藩——

沐轩、白落衡与上官冬曦三人,快马加鞭,朝着边境的方向疾驰而去。沿途风沙弥漫,道路崎岖,三人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只用了三日便抵达了边境重镇——雁门关。

雁门关地势险要,是抵御三藩王的关键防线,戍边将领李嵩正坐镇于此。李嵩是一员老将,身经百战,素来忠心耿耿,却也深知三藩王的野心,只是碍于朝廷法度,不敢轻易动作。

三人来到军营外,表明身份后,被士兵引至中军帐。李嵩身着铠甲,端坐帐中,见三人风尘仆仆,却气度不凡,心中已然有了判断,却仍未放松警惕:“三位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要事?”

“李将军,我们此次前来,是为三藩王而来。”沐轩沉声道,从怀中取出魏严与三藩王勾结的密信副本,“魏严已被我们设计,不日便会伏法。但三藩王野心勃勃,定会借‘清君侧’之名起兵,将军若不早做准备,恐遭不测。”

李嵩接过密信,仔细看完,脸色愈发凝重。他沉吟片刻,说道:“三藩王手握重兵,我麾下将士虽勇,却也难以抵挡三路夹击。况且,没有朝廷圣旨,我擅自调兵,恐被人诬陷谋反。”

“将军放心。”白落衡上前一步,语气坚定,“朝中周廉大人已面见陛下,陛下默许我们协助将军布防。若三藩王起兵,便是谋反,将军出兵镇压,名正言顺。”

上官冬曦也补充道:“我们已摸清三藩王的部署,平西王麾下兵力最强,却多是乌合之众;平南王性情多疑,不敢贸然进军;平北王与魏严勾结最深,定会最先动手。将军只需集中兵力,先破平北王,再各个击破,便可稳操胜券。”

李嵩看着三人坚定的眼神,又想起这些年三藩王的跋扈,心中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猛地站起身,沉声道:“好!我信你们一次!传我将令,即刻调集三万兵力,驻守雁门关南侧防线;再派五千轻骑,密切监视三藩王的动向,一旦他们有起兵迹象,立刻飞鸽传书,同时出兵袭扰,拖延他们的进军速度!”

“将军英明。”沐轩点头道,“我们会留在军营,协助将军制定作战计划,确保万无一失。”

接下来的几日,沐轩三人与李嵩一同勘察地形,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在平北王的必经之路设下埋伏,利用地形优势,以逸待劳;同时联络周边州府的守军,约定一旦战事爆发,便出兵合围,形成瓮中捉鳖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