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托付(1 / 2)

“知丫头,你说,陆爷爷是不是太狠心了。”

陆堂仿佛一瞬间老了几岁一般,明明今日是他的六十大寿。

儿女都在身边,一家人团聚。

结果陆绣回来居然是打了连山的主意。

一个是最宠爱的女儿,一个是宝贝孙子。

手心手背都是肉。

江知鱼刚想开口劝陆堂,忽的想起自己只不过是个七岁的孩童,要是和陆堂讲些大道理,恐怕能把人惊呆。

“陆爷爷可好了,对知知特别好。”

她拉着陆堂的手:“连山哥哥也很喜欢陆爷爷。”

陆堂待她比亲孙女还要亲,也不怪唐楹觉得他偏心,陆堂的确是要偏爱她这个外姓的人更多些。

陆绣和唐远第二日就走了,只是也没把唐楹和唐瑞留下,一并带了回去。

走前,陆武劝了几回,让陆绣把唐楹留下,偏偏陆绣又是个要强的性子,陆堂不肯帮忙,她连多说几句话都不乐意。

等陆绣一干人走了,许氏在翻房中的细软时,发现屋内白白少了十两银子。

“陆武!”

一大清早,许氏就在院子里逮着陆武骂。

攒了这么多年的银钱,全被陆武拿去给了陆绣。

陆武自幼和陆绣这个姐姐亲近,现在陆绣有麻烦,他怎么可能袖手旁观。

就算是十两银子对于陆绣来说帮不上什么忙,但也好歹可以让陆绣和孩子们这一路要轻松点。

陆堂知道此事后,也没有多说,只是叮嘱了陆文,不要再帮陆绣。

方清还是第二日才知道这件事的。

又想起那日江知鱼也掺和在这件事里面。

他隐约发觉江知鱼在其中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江知鱼也只是碰巧看见了唐楹。

方清趁着江知鱼在院中玩的功夫,回到书桌旁将压在最;抽屉里面放着一沓书信,是他这些年和京中家人的来往。

江知鱼的父母对他有知遇之恩,江家灭门那日,他正巧去府上探望,官兵围住江府的时候,他只来得及将江知鱼给带走。

这些年一直躲着朝廷的追查,一路走到了此处的时候,才安顿下来。

如今江知鱼已经七岁了,他们在这山中生活了整整五年。

前些日子,陆文同他商量,江知鱼也不可能一辈子和他住在山上的,她自小聪慧,又能识文念字。

若是在山下住着,也可以去镇上的学堂念书。

江家满门含冤,全家上下百来号人都死于非命,只留下了江知鱼这一支血脉。

这些年他一直在为江家的事情奔走,也收集了一些证据,只是他局限在这个村庄,同外面的书信往来也不方便。

“爹爹,你在看什么。”

江知鱼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进来,见方清慌乱的将手上的信件收进了抽屉,眨了眨眼。

“看一些药方罢了。”

方清暗道自己的不小心,险些被江知鱼给发现,好在江知鱼即便看见也是不识得几个字。

“知知,爹爹过段时间要出一趟院门,到时候你在陆爷爷家住上几天可好?”

他方才见江知鱼的相貌,和她亲生父母是愈发的相像了,如果他不能帮江家平反,江知鱼就要背负起这份重担。

方清不知道的是,早在之前江知鱼就已经找机会看过他手上的那些信件。

“爹爹去什么地方,要去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