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是一般的待遇,要知道,即使是太子李承乾来拜访,李靖也是拒而不见的。
王易当然明白李靖这话中特别的意思,当下马上再作一礼,“多谢恩师”
“晨阳,我们进内话吧”李靖着,转身先进了书房。
一名王易挺是熟悉的李府下人,拿了李靖的外衣进来,替李靖穿上。
李靖整好衣妆,这才示意王易陪着他在房内坐下。
“恩师这些日子身体可尚好”王易并没直接问询李靖为何辞相,而是先问李靖的身体情况。
李靖听了,却自嘲地笑笑,“为师因病请辞,,现在我能身体好吗”。
听这话,王易心内一紧,忙追问道:“恩师哪些地方不舒服有何症状弟子略懂医道,想为恩师细细诊查一番”
李靖忙摆手,笑着道:“那是不必了,为师多年征战,落下伤病无数,年纪大了,都会复发的,但也能忍着,呵呵,就这么过过日子,是不碍事的,就不必费必了”
“如此,弟子就放心了”王易松了口气。
李靖一副呵呵笑的样子,“如今人人都知道我李靖病重,行动不便,陛下还派来了太医,给为师诊治,以后的日子,我这个老头子,只能是病情较重,行动不便,也要如此认为”
“弟子明白”王易当然明白李靖这话中的意思,这话出后,他又很是疑惑,“恩师,您为何力请辞相,这其中的原因弟子却是不甚明白”
“为师知道定有此问,不问,我也会找时间和的,今既然为此事来,那为师就与有关这方面的事”王易的疑惑,李靖一点都不意外。
“那弟子就洗耳恭听恩师的教诲”
“晨阳,想必也都看在眼里,此次大军班师回京后,封赏朝会上的风波,还有”李靖着稍稍顿了顿,压低声音道:“这次包括为师在内的诸多出征将领,虽然受了皇帝丰厚的财物奖赏,还有食邑方面的封赏,但却没几人有职务上的升迁,从中能想到什么吗”。
迎着李靖问询的目光,王易稍做考虑,即回答:“弟子想着,是不是恩师职位已经很高,陛下没法再授恩师更高的职位,其他那些将领,也是相似的情况”
“的基本不错”李靖点点头,“功高震主是为臣者的大忌,历史上有太多功劳很大的名臣,最后落了个悲惨的下场,为师这些年,经历过不少的征战,立下战功不少,朝中出为师左右者,屈指可数,对为师这样的人,陛下心生忌惮,可以在情理之内,上次出征东突厥归来,这次来定吐谷浑班师后,为师都受到弹骇,这其中很难没有皇帝默许,或者有人投皇帝所好的因素在内”
王易听了心内一震,还真的被大多的人料对了,李靖果然是这般考虑的。
在他还没来得及开口问话之前,李靖又接着道:“晨阳,官职和权力,是把双刃剑,给带来荣誉的同时,也会给和的家人带来灾难为师希望记往,为臣者,要知进退”
第五十九章李靖的教诲
李靖的话,似重重一击一样敲打在王易心头上,让他好一会才回过神来。
李靖的太直接了,直接的完全出乎王易的意外,他怎么也没想到,李靖这位德高望重的师长,今日在对他直接明辞相的原因后,会给予他这样的警告。
从李靖辞相的举动及以往的行事安排来看,这位师长是非常谨慎的人,但从刚刚他所的话中来看,却与谨慎完全不搭边,谨慎的人是不会当着其他人的面出这样的话的。要知道王易现在是皇帝的宠臣,还是长乐公主的驸马,谁也不敢担保他不会把李靖的话传到李世民的耳中。
若王易真的这样做,将李靖所的告诉其他人,传到李世民的耳中,甚至直接告诉李世民,那李靖的行为一定会遭李世民的忌恨,在其他大臣的眼中,李靖的形象也会一落千丈的。这样的事虽然大多的人心理都有数,但有数也是不能出来的,出来一切就变了味,性质也完全不同了。
李靖似乎看出了王易的疑惑,笑着道:“晨阳,是不是为师的话吓着了”
王易尴尬地笑笑,摇摇头,“恩师,没有恩师这话让弟子有点顿然醒悟了但并未完全明白,弟子在想,恩师今日这般,定有非同寻常的含义在里面,弟子想听恩师详细”
李靖这般行为,那肯定表示了对王易的非常信任,对他不避嫌,王易在感激李靖信任的同时,也有点惶惶然起来,知道李靖这样,肯定有特别的用意,也希望今天李靖能把话与他透。
“今日既然到这事了,为师当然会与详细”李靖笑了笑,再接着话时候口气也变得严肃了,“现今皇帝的心胸不是一般君王所能及的,但他同样是一个皇帝,有任何一位帝王都会有的顾忌和担虑,许多事同样是不能容忍的,功高震主任何时候都是为臣者的大忌晨阳,熟历史,想必这些事都知道的无少字”
王易用力地点点头,“恩师,弟子知道,弟子知道恩师所指哪些人哪些事”
李靖稍稍的有点满意,微微笑了笑后继续严肃地道:“为师跟随陛下多年,因功被授以现在这般高位,居于武将之首,这样的职位虽然是为师以往梦寐以求的,但真的坐在这位上,却每日都在惶惶中度过,怕有一日遭历史上同类人的覆辙班师回京后,被人以谋反的罪名弹骇,虽然只是有人诬陷,但经此事后,为师已经心冷了大半,辞相的决定可以实是无奈之举为师老了,再也没有年轻时候的雄心壮志,只想平平安安地过剩余的日子,不要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累及子孙”
王易心内再次震撼,没想到李靖会和他出这般肺腑之言,当下赶紧起身,恭敬地作一礼:“恩师,您这般话,作为弟子的实不应该听到,恩师也不应该对弟子这些话”
李靖摆摆手,示意王易不必如此,“晨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