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真的这么厉害了吗?”
“Major四强……这成绩放在全世界,也是非常非常牛逼了吧?”
“看这阵势,我们是不是已经是世界顶尖强队了?”
一连串的自我肯定和外界赋予的“光环”,像温暖而令人微醺的潮水,温柔地拍打着年轻的心岸。尤其是队内的指挥阿乐,他那标志性的锐利眼神中,除了自信,开始不自觉地流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和微微的膨胀。
训练间隙的玩笑话中,偶尔会带上“四强大佬”的自嘲;复盘时对某些细节的苛求似乎不那么在意了;甚至私下里讨论起未来的商业活动和可能的代言……那颗在Major赛场上淬炼出的、对胜利极致渴望的“平常心”,似乎正被巨大的声名悄然包裹、软化。
这一切细微的变化,没能逃过李一锐利的眼睛。作为队伍的绝对灵魂和建队基石,李一太了解这些由他亲手带进职业道路的年轻人了。
他深知,在强手如林、竞争残酷的顶级职业赛场,一丝一毫的懈怠和自满,都可能成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开端。Major四强是辉煌的起点,但也可能成为麻痹斗志、阻碍攀登更高峰的温柔陷阱。他更明白,此刻外界汹涌的赞誉,既是动力,更是巨大的考验。
在伦敦Major结束后的首次全队深度复盘会上,气氛严肃。李一没有急于分析战术细节,而是将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年轻的面孔,最终定格在悬挂在训练室墙壁上的、他们出发前定下的目标宣言——那上面,“冠军”二字依然醒目。他清了清嗓子,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兄弟们,我们回家了。带回了四强的成绩,带回了掌声和欢呼,这很好,这是我们用血汗拼来的,我们值得享受这一刻的荣光。”他顿了顿,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凝重,“但是,请大家抬头看看我们的目标。四强,是终点吗?”
训练室里一片寂静。队员们脸上的兴奋渐渐收敛。
“我们伟大的领袖曾经教导过我们一句至理名言: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李一的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房间里,“这句话,放在任何时代、任何领域,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尤其在我们这个成王败寇、不进则退的竞技场上!”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用力写下“谦虚”与“骄傲”两个词,在它们之间画上了一个巨大的、向下的箭头。
“看看那些建立了不朽王朝的队伍,Astralis今天捧杯了,他们会在今晚的庆功宴后,就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吗?不!他们会立刻开始研究下一个对手,分析自己的不足!因为他们的目标,是下一个冠军,再下一个冠军!是铸造一个时代!”李一的眼神中燃烧着对胜利的纯粹渴望,“我们呢?一个Major四强,就让我们觉得‘非常非常牛逼’,就可以放松要求,飘飘然了吗?”
他指向白板上的“骄傲”:“骄傲是什么?骄傲就是裹足不前!骄傲就是看不到自己与世界最顶尖那0.1%的差距!骄傲就是下一次Major小组赛出局的开始!”他的话语如同重锤,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
“Major四强,对我们CS来说,是历史,是突破,值得铭记。但对我们雄狮战队自身而言,它只是一个起点,一个证明我们有潜力走得更远的起点!绝不是可以躺在上面睡大觉的终点!”李一斩钉截铁地说,
“要想在下一次Major,下下一次Major,甚至未来的某一天,真正站上那个最高的领奖台,让国歌为我们奏响,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用最严苛的标准审视自己!鞭策自己!训练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战术研究只能更深入,不能浮于表面;对细节的追求只能更极致,不能有丝毫妥协!‘严格要求’这四个字,必须刻进我们的骨子里!”
李一这番振聋发聩的讲话,如同一盆冰冷而及时的清醒剂,精准地浇灭了队员们心中刚刚燃起的浮躁小火苗。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队员们本质都是极具天赋且渴望胜利的年轻人,短暂的“翘尾巴”更多是初尝巨大成功后的自然兴奋和外界环境骤然变化的冲击所致。当领路人李一如此旗帜鲜明地指出问题、划清界限、并重新树立起更高远的目标时,他们的职业本能和好胜心被迅速唤醒。
训练室里原本稍显松懈的氛围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更加专注的眼神和键盘鼠标重新响起的、充满力量的敲击声。
这种高效的、近乎令行禁止的调整,其根源在于李一在这支雄狮战队中无可比拟的威信与深入骨髓的凝聚力。队内除了一位老将,其余的核心成员——包括锋芒毕露的阿乐、稳健的狙击手、灵性的自由人——几乎全是他当年如同“星探”般,从网吧赛、线上赛、青训营中亲手发掘,并一步步引领他们走上职业道路的“嫡系弟子”。
他们是李一理念的践行者,是他战术体系的基石。而那位唯一的老将saku,更是李一在他职业生涯最低谷、几乎被所有人放弃、准备黯然退役时,力排众议将他招致麾下,给予信任和核心地位,并最终帮助他重新找回状态、焕发第二春的“救命恩人”。李一对于他们而言,不仅仅是队长和指挥,更是导师、伯乐、甚至是重塑职业生涯的恩人。
因此,李一的话,对这些队员来说,字字千钧,句句顶用。他的批评,队员们会认真反思;他的要求,队员们会不打折扣地执行;他的目标,就是整个团队奋斗的方向。这种基于共同成长经历和深厚信任的纽带,是单纯依靠合同或明星光环难以建立的。
试想,如果李一面对的是一群早已功成名就、荣誉等身、深谙职业圈生存法则的“老油条”选手,他那套“谦虚使人进步”的箴言和“严格要求”的作风,很可能会遭遇无形的阻力甚至反弹。
“我好不容易才拿到Major四强这么大的成绩,凭什么不能放松一下?凭什么不能享受几天赞誉和假期?训练那么苦,稍微缓缓怎么了?”——这种基于资历和过往成就的“自我主张”,几乎是必然出现的。
管理这样的队伍,需要更多的平衡、妥协和技巧,远不如指挥一群由自己亲手培养、价值观高度统一的“自己人”来得高效和直接。
这也恰恰印证了李一当初坚持从零开始、培养自己核心班底的战略眼光——在追求长期、稳定、可持续成功的道路上,拥有共同信念、接受统一指挥、彼此深度信任的“自己人”团队,其爆发出的战斗力和抗压韧性,往往远超临时拼凑的“明星雇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