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光刻机?(1 / 2)

“比如苏绣,完全可以通过AI对古代名家的针法进行深度学习,分析其力道、角度、丝线走向,从而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库。这不仅可以用来修复古董绣品,甚至可以辅助现代绣娘,创造出全新的针法和构图。”

“再比如丝绸,通过AI算法控制的精密纺织机,可以模拟出古法‘缂丝’那种通经断纬的复杂工艺,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能保证艺术价值。”

沈岩侃侃而谈,他的话语清晰、有条理,没有半句废话。

他说的每一个点,都精准地切中了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发展的痛点与未来方向。

听雨轩内,一片安静。

林知尧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震惊与思索的严肃表情。

林伯渊端着茶杯的手,停在了半空中。

就连一向清冷的林初雪,也忍不住侧目,看向这个男人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异样的光彩。

他们本以为,沈岩只是一个运气不错的年轻富豪。

却没想到,他对这个领域的理解,竟比他们这些局内人还要深刻,还要前卫。

半晌,林知尧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对着沈岩,郑重地抱了抱拳。

“沈先生,受教了。”

这一刻,他的态度,再无半分试探。

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可与尊重。

沈岩用三言两语就改变了整个林家对他的看法。

沈岩微微颔首,姿态从容,接下了这份郑重的敬意。

“林兄客气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个人的耳中。

“只是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让各位见笑了。”

他没有丝毫的骄傲自满,仿佛刚才那番惊世骇俗的论断,只是随口一提的闲谈。

这种云淡风轻,反而比任何高调的姿态,都更让林家人高看一眼。

林伯渊放下了手中的茶杯,杯底与紫檀木桌面接触,发出一声轻微而沉闷的声响。

“沈先生过谦了。”

这位林家的掌舵人,第一次主动开口,将称呼从“沈先生”的客套,变成了带着几分认同的语气。

“你刚才提到的,AI辅助修复古董绣品,甚至创造全新针法,这个思路,我们不是没有想过。”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仿佛在回忆着什么。

“我们林家也曾耗费巨资,与国内外几家顶尖的AI实验室合作过,但结果……并不理想。”

林知尧接过父亲的话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

“没错。那些实验室的AI,可以识别图像,可以模仿动作,但它们无法理解‘气韵’。”

“苏绣的精髓,在于一针一线下所蕴含的生命力,是绣娘情感与意境的延伸。机器可以模仿形态,却学不会其中的‘魂’。它们做出来的东西,精准,却死板。”

这才是核心问题。

也是所有传统手工艺在面对现代科技时,最大的困境。

技术可以复制,但艺术无法量产。

苏晚晴也轻声附和,看向沈岩的目光里带着探寻。

“沈先生,你刚才说得那么有把握,难道……你的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