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意已定,高长恭便让一百多胡人作为俘虏,将来若不杀,也能转为食干,或者塞到那律的奚旗中。
除了克干等少数几个话说得明白、地位又较高的勇士,其他胡人就都交给了耿冯二族看管,他们也就做这点事情,毕竟就连周苗也不够资格跟随在百保鲜卑的队列中,两千百保鲜卑可不会为了他们拖慢步伐,做个后勤帮看正适合。
这也是试试他们的成色:若能忍住,不对这些胡人下手,那还算是明令之军,将来或可一用,若弄死了胡人,那就十分抱歉,不论如何死的,这一战完后就滚回去,可以扶助的大族多了,不缺这几个。
高长恭看向身旁的李秀,这个女子就是至尊早早预定好的军中妃子,其身后的广平李氏作为当初第一批投效大都督府的豪族,已经得到了丰厚的报酬,其族内有十数人为队主,数个统领,族中文士也各自在邺都开店或加入文林馆做些文事,虽然都还不算太高,但只要按部就班的发展下去,将来平步青云,成为大齐望族也不是梦。
放在高长恭身边,就像高长恭将胡人交给耿冯一样,既是试探,也是眼线,高长恭不知道这女子私下会做些什么,会不会和至尊打小报告,但在她面前,要尽量做到最好,甚至利用她向至尊传递自己的耿耿忠心。
原本的百保鲜卑对于这些新将的加入,也没什么异议,首先他们是高洋的直属卫队,在高洋时期就在卫队内部保持着可以自主专断的行动权,这个权力是高洋赋予的,除了高洋本人,任何人下令都不好使,高殷继位后,保留了这一权力,也顺便继承了他们的忠心;其次,多人向高殷刺心头血表过忠心,同时也是高殷宣传自己为月光王的重点对象,对高殷的礼敬、参拜、侍奉是常课;最后,他们的待遇也和先帝时期有所变化,变得更丰厚了,通过均田令使得他们分到了更多的土地,因此对高殷的忠心也愈发凝固,已经达到了和先帝时期同等的崇拜。
因此在确保百保鲜卑对至尊绝对忠诚的情况下,高殷对他们有两种用法,一是直接使用他们内部的禁卫武官,比如娥永乐、叱门驼、尔朱致、绵云安国等人完成军事任务,当做正常的亲卫部队来使用;第二种则是临时派遣将领,比如高长恭等人,使自己心仪的将领蹭着百保鲜卑的强大战力,迅速刷取军功,同时也是让这支卫队来测试这些新将的水平,能入得几名禁卫武官之眼的将领,就有着为将的才能,同时也不至于让这些新将在初期就发展出只忠诚于他们的部将,因为百保鲜卑是绝对忠于君王的。
宗王、爱将可以用这支强兵打出战绩,获得更高的功名,但关键时刻若是掉链子,则武官有直接接管军队的临机专断之权,隐约形成制衡,强者衡强、弱者下台,算是具备了筛除弱将的保底机制。
当然,百保鲜卑也是会退休的,没有人能打一辈子,但总有新的年轻人能打,不能再战的百保鲜卑就会退居二线,视自身文学素养进入晋阳军中担任中层军官或进入大学学府成为教练,为未来的军事改革做铺垫,这样最欢迎的便是既有军事指挥能力、战场上的猛锐作战能力以及较高文学素养的铁人三项,高长恭是目前最符合这一点、集合高王优秀基因和齐国丰沃资源所堆叠出来的全才怪物——他甚至还是这个时代长得最好看的男人——因此也成为了目前高殷之下统御百保鲜卑的不二将领。
因此高长恭要在这场战争中借用百保鲜卑的力量打出一个极好的战绩,才不负高殷对他的期望,李秀、叱于苟生、綦连延长、雷显和、纥奚永安等将领也是必须奋进努力的,否则就会被后面选拔出的豪族新将所替代,特别是李秀,既然要成为军队的王妃,就要证明自己可以代表军队。
因此六百的胡骑只是开胃菜,重要的是更多的敌军大部,克干等人能被留下,也是出于这点考虑。
休整片刻,取得了足够的情报,高长恭便率领部队继续前进。
……
“不知孝瓘那边如何了?”
高殷乘在马上:“可能已经遇敌了,可能没有……朕不确定。”
他摇摇头,自己与孝瓘仅率百保鲜卑分兵,主要目的还是快速赶来东北最远端的防线,确认库莫奚是否已经进入国境,若没有,就聚合起来,朝长城关外推进索敌;若是有,就先击破他们。
凭这五千百保鲜卑,若是在这辽东战场都能折戟沉沙,那他日后也不用混了,在梦里统一天下吧。
“至尊,我等已经过了锦县,前方就是渝水,再往前就是契丹和高句丽的交境了。”
先锋骑士武居常来报告,高殷点点头,走到这里都没遇敌,那想必敌军大部都还在黑水关附近。
“那我们就在这休整两个时辰,两个时辰后,沿着渝水绕回和龙城去。”
娥永乐应喏,下去吩咐士卒,高殷不免得担忧起来:他这儿是轻松了,但也说明敌人的主力尚隐遁不明,若全都聚集在关外,那黑水关便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