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大族(1 / 2)

“继续攻关!明日,我就要进入关内!”

乌维驰马在关前怒喝,在他的喝令下,一名名库莫奚勇士手持兵刃驾梯攻城,杀声震天。

鏖战三日,黑水关的齐国守军也已经疲惫不堪,在库莫奚五部中,辱纥主部是最好战喜略,也是阿会氏之下的第一部,其军装和战力远胜于契箇部,即便只有三千人,攻打仅有五百人的黑水关也绰绰有余。

“援军呢?何日才能抵达!”

黑水关守将张兴焦躁不安,前日冷口关大破奚贼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这边,还让他颇为振奋,以为今年奚贼会望风而遁,不敢再入侵,谁曾想反倒引来了更激烈的攻击。

“烽火已经点燃,其余守关必已知晓,不数日便会有戍将支援,还请镇将放心。”

副将周苗这么说着,他心里也是没底,只能大致这么猜测。因为若是放奚人入城,这辽西和营州之地将会便遭兵祸,他们这关必遭贬职、流放乃至杀头,那些戍所也难以讨好,奚贼必然四处劫掠,同样搅扰得他们不得安宁;且镇守在此处的将士也有不少是本地人,乡土被劫,他们也接受不了。

“还数日?只怕明后日,这关便要破了,来再多人也是为我等收尸!”

周苗便道:“既如此,何不征调本地大族帮忙守御?”

“这……”张兴有略迟疑起来,因为先帝并不喜欢让他们征调本地大族帮忙守城,这样显得朝廷无能,且还要为豪族们请功,当初六镇就是这样乱起来,天柱大将军就是如此壮大的,当然要防着这一点。

“请他们有什么用?”张兴这么说,却让周苗听出来动摇的意思,急忙说:“眼下奚贼连日急攻,数日下来,黑水关已摇摇欲坠,难以支撑,不可久守。若不图近援,当谋后路。”

无论如何,什么代价都比不上关卡被破,张兴最终还是点点头:“那赶紧派人去请耿子谷和冯子涣。”

“喏!”

周苗领命,即刻下城,换了一身衣服,带三两名护卫出了城,前往龙城县。

耿氏为东汉名将耿临之后,其为玄菟太守,恰好就是汉灵帝登基那年开始活跃,两次率军攻打高句丽,二次逼迫高句丽王请降归属辽东,遏制了高句丽向汉朝辽东地区的发展。他死之后,耿氏就在辽东扎下根来,在魏末公孙氏被司马懿一顿猛砍滥杀、晋末慕容燕崛起等多次动乱中坚挺不倒,苟到现在,在未来的辽朝更是出了好几个将领。

冯氏的来头则更加响亮,是北燕王族,末代国君冯弘的后代,436年,魏军兵临城下,冯弘逃往高句丽,其次子冯朗获封辽西郡公,后因罪被诛,女儿冯氏受牵连没入宫中,却阴差阳错被魏显祖拓跋濬立为皇后,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文明太后,冯氏也鸡犬升天,成为魏朝炙手可热的外戚家族。

这二族都是辽西大族,在家乡都极有影响力,且恰好是一文一武,各自亲密无间,说得动一家,便也能拉出两家。

魏末的动乱,有热衷于逆天改命的高氏、娄氏,也自然就有等待太平时节的耿氏和冯氏,二族自保乡土,并未过多参与时局。

且高欢在时,就多次打压对他有威胁的河北豪族,这一倾向让耿、冯不安,在魏朝灭亡后,冯氏更是心灰意冷,只想留在故土,平安度日。

库莫奚打破的不仅是黑水关,同时还有他们的宁静。

“不知这仗,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

凛冽的冬寒在屋外呼啸,耿秋在室内享受着炭火,一边饮着乳酪,发出高高挂起的感慨。

“国家不会坐视不管的,我想不过月余,就会出兵,只是要快些,否则等狄贼打进国内,那兵祸便小不了了。”

一旁的中年文士轻捻三寸短须,随后缓缓落子,在围棋上下出清脆的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