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卡资金(1 / 2)

性质极其恶劣!”

“影响极其败坏!”

“今天开这个会就是要成立一个领导小组,在全县范围内启动农业补贴资金规范化管理的试点工作。”

“我亲自担任组长。”

话音一落,会议室里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

县委书记亲自挂帅抓一个具体的试点工作,这背后释放的信号太过强烈。

“副组长由吴斌同志,还有财政、审计、农业局的几位主要负责同志担任。”

赵海川的目光落在吴斌身上,吴斌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

“另外抽调林风同志到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的协调和日常工作。”

又是一记重磅。

谁都知道林风是赵海川的“自己人”。

把林风安插到这个位置,等于赵海川的手直接伸到了试点工作的最前线。

“这次改革目标很明确!”

赵海川竖起一根手指。

“第一补贴标准公开化!”

“什么项目能补能补多少,标准是什么全部上墙上网,让老百姓一目了然!”

“第二申请流程透明化!”

“谁申请了,谁符合条件,谁进入了下一轮,全程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审核环节责任化!”

“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

“出了问题,终身追责!”

“第四资金发放精准化!”

“钱要一分不差地打到老百姓的卡上,谁敢截留挪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第五后期评估绩效化!”

“补贴发下去了有没有效果?”

“是打了水漂还是真正带动了产业?要拿出数据说话!”

“五化”标准一出,黄波涛的眼皮跳了跳。

这几乎是堵死了所有暗箱操作的口子。

白凯旋则始终面无表情,端着茶杯,慢悠悠地吹着茶叶。

赵海川看着他们的反应,心中冷笑。

不反对?

很好。

你们越是表现得无所谓,就越说明你们心虚。

等这把火烧起来,看你们还能不能坐得住!

……

下午,发改委主任马卫国敲开了赵海川办公室的门。

他不像李东生那样惶恐,反而带着一股技术官僚特有的兴奋。

“赵书记,您之前交代的关于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事,我搞了几个东西出来。”

马卫国献宝似的递上几份文件。

《荣阳县政府投资项目评审要点》。

《荣阳县财政资金支持项目绩效评估指引》。

赵海川接过来,快速翻阅。

文件内容非常细致,从项目的立项依据、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到资金的拨付流程、使用监督、后期评估,都制定了明确、可量化的标准。

“这些要点和指引虽然还不是正式的红头文件,但在我们发改委的职权范围内完全可以先试行起来。”

马卫国解释道。

“以后凡是想从发改委拿项目的,都得按这个规矩来。”

“规矩不通过一分钱别想拿到。”

赵海川赞许地点点头。

“好!卫国同志,你这个搞得很好!”

“就这么办!先试行起来!”

他心里清楚,马卫国这是在投石问路,也是在帮他另辟蹊径。

全面的项目管理办法推行阻力大,那就先从发改委这个关键口子撕开。

只要发改委这个项目审批的“总阀门”卡住了,白凯旋他们想再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地上项目、捞好处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又是一场积小胜为大胜的胜利。

送走马卫国,赵海川站在窗前,看着楼下穿梭的车辆和行人。

发改委这颗钉子楔进去,白凯旋和黄波涛的资金链条就等于被扼住了一个关键的咽喉。

但仅仅是节流还不够。

必须开源。

荣阳县的经济,不能只靠那几个老掉牙的产业。

正在这时,桌上的手机震动起来。

是苏晓宁。

“海川书记有点小发现。”

“说。”

“我托省团委的朋友拐着弯打听了一下,省农业厅那位之前给咱们县打过招呼的,是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的王副处长。”

“王副处长……”

赵海川重复了一遍,在脑中搜索着这个姓氏。

“对,关键是我那朋友无意中提起,这位王副处长好像是咱们江州师范学校毕业的,跟……跟县里某位领导还是校友。”

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