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李湛缓缓抬起头,眼中的疯狂和怨毒已经褪去,只剩下死灰般的绝望。他从喉咙里发出一个沙哑的字。
“好。”
李轩不再多言,牵起萧凝霜的手,转身向外走去。
走到门口时,他脚步一顿,没有回头,只留下一句冰冷的话。
“管好你的人,也管好三弟的人。我不希望,再有不长眼的东西,去天牢附近闲逛。那里的风,很喧嚣。”
话音落下,两人的身影消失在门外。
书房内,死一般的寂静。
“噗——”
李湛再也抑制不住,一口鲜血猛地喷出,染红了面前的地板。他败了,败得心服口服,败得再无一丝翻盘的可能。
从今夜起,这京城的棋局,真正的棋手,只剩一人。
……
二皇子府的那一夜摊牌之后,京城持续了数日的紧张气氛,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抚平,诡异地安静了下来。
那些关于静安寺刺杀、右丞相府大火的流言蜚语,一夜之间销声匿迹。
二皇子李湛闭门谢客,称病不出。三皇子李毅也收敛了所有的小动作,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低调。
朝堂之上,风平浪静。
仿佛之前那场足以掀翻几个皇子的惊天大案,从未发生过。
只有少数真正身处权力核心的人才明白,这平静的湖面下,是太子李轩一手遮天后,不容置喙的绝对掌控。
东宫的日子,也随之清闲下来。
李轩似乎真的将朝政俗务都抛在了脑后,每日不是陪着萧凝霜在殿内下棋品茶,便是带她出宫,游览京郊的山水。
这一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李轩带着萧凝霜,只带了荆云一人在暗中护卫,来到了京郊的翠微山。
此地山势不高,却林木葱郁,一条清澈的溪流从山间蜿蜒而下,景色颇为雅致。
两人沿着溪边铺满青苔的石阶,缓缓向上走去。
“殿下,你就不怕,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萧凝霜走在李轩身侧,看着他悠闲的神态,忍不住开口。
她总觉得,李轩这种人,不可能真的如此闲云野鹤。
“怕什么?”李轩随手折下一根柳条,在空中轻轻一甩,“鱼已经入网,剩下的,不过是收网的时机而已。急于求成,反而会绷断了线。”
他看着萧凝霜,话语里带着几分笑意:“再说,我答应过你,要给你一个安宁的北境。如今北境无战事,我这个做夫君的,自然要多陪陪太子妃。”
“油嘴滑舌。”萧凝霜脸上微微一热,嘴上虽不饶人,但脚步却轻快了几分。
连日来的相处,让她对这个男人的观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不再仅仅是那个权谋深沉、手段狠辣的太子,更是一个会陪她下棋、会与她玩笑、会在意她感受的夫君。
这种变化,微妙而又清晰。
两人走到一处转角,石阶上因常年被溪水浸润,生了一层滑腻的青苔。
萧凝霜一时不察,脚下猛地一滑,整个人重心不稳,惊呼一声便要向后倒去。
电光火石之间,李轩反应极快。
他长臂一伸,精准地揽住了她纤细的腰肢,将她整个人稳稳地带回自己怀中。
一切都发生得太快。
等萧凝霜回过神来,她已经紧紧贴在李轩的胸膛上。他的手臂坚实有力,隔着几层衣料,依旧能感受到那灼人的温度。她甚至能听到他沉稳有力的心跳声,一下,又一下,与自己急促的心跳交织在一起。
一股淡淡的龙涎香混合着男子清冽的气息,钻入鼻息,让她的脸颊瞬间烧了起来。
“小心些。”李轩低沉的嗓音在她头顶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他的手还揽在她的腰上,那触感柔软又不失韧性,让他心头微微一动。
萧凝霜又羞又窘,连忙挣扎着站直身体,从他怀中退了出来。她不敢去看李轩的脸,只是低着头,整理着自己微乱的衣衫,耳根却红得快要滴出血来。
“多……多谢殿下。”她的声音细若蚊蚋。
李轩看着她这副娇羞的模样,与平日里清冷淡然的她判若两人,心中觉得有趣,嘴上却调侃道:“太子妃的腰,倒是挺软的。”
“你!”萧凝霜猛地抬头,又羞又恼地瞪了他一眼。
这一眼,没了往日的疏离和清冷,反而带着几分女儿家的娇嗔,看得李轩心中一荡。
他哈哈一笑,不再逗她,而是主动伸出手,握住了她微凉的柔荑。
“这山路湿滑,还是我牵着你走,比较稳妥。”
他的手掌宽厚而温暖,将她的手完全包裹在其中。
萧凝霜的身体微微一僵,却没有挣脱。
她能感觉到,从他掌心传来的温度,正一点点驱散她心底最后一丝冰冷和防备。
那道横亘在两人之间的,名为“盟友”的界线,在这一握之下,悄然崩塌、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