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对二少主可是寄予厚望啊。咱家临走前,陛下还特意嘱咐,查案之事,可长可短,让二少主不必心急,有两日的准备时间,收拾行装,安顿家眷。帝都那边,也已经为您备好了查案的府邸。”
“有劳公公了。”
楚墨笑了笑,不着痕迹地将一个入手极沉的储物袋,塞进了李公公宽大的袖袍里。
“一点小意思,给公公和兄弟们路上喝茶。”
李公公的笑容,顿时灿烂得如同菊花盛开。
他不动声色地掂了掂那储物袋的分量,脸上的褶子都舒展开了。
“封二公子,太客气了,太客气了。”
他凑近一步,压低了声音,提点道。
“二公子,您这次回京,可是万众瞩目。帝都那地方,水深,王八多。您这把刀虽然利,但也得小心,别被水草缠了脚。”
“多谢公公提点。”楚墨点头。
送走了传旨的队伍,楚墨即将官复原职,并且还要高升,回帝都查办惊天大案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瞬间传遍了整个青阳城。
有人欢喜,有人愁。
而有的人,则从中看到了天大的机遇。
......
城南,一处不起眼的宅院书房内。
刘文远手持一杯清茶,静静地听着下属的汇报。
当听到楚墨被召回帝都,还被赐予了极大权柄时,他那双总是含笑的眸子里,终于爆发出了一阵骇人的精光。
机会!
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布局青阳城这么久,所图为何?
不就是为了将“青衣会”的触角,伸向帝国的权力中心吗?
可帝都盘根错节,固若金汤,想要从外部渗透,难如登天。
而现在,封行良,这颗他一直想掌控却屡屡脱轨的棋子,竟然成了他打入帝都内部的,最佳跳板!
“备车。”
刘文远放下茶杯,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
“我要去,拜访一下我们这位即将高升的封大人。”
......
当晚,提刑府的书房灯火通明。
楚墨正对着一张青阳城的地图出神,手指在上面轻轻划过,似乎在做着最后的交接安排。
“公子,刘文远先生求见。”
门外,传来情烟清冷的声音。
“让他进来。”
楚墨的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弧度。
鱼儿,总是会自己游到渔夫的网里来。
很快,一身儒衫的刘文远,便迈着不疾不徐的步子,走了进来。
“恭喜封大人,贺喜封大人。”
刘文远一进门,便拱手行礼,脸上挂着如沐春风的笑容。
“圣眷正浓,不日便要重返帝都,执掌大案,此乃青云之梯,文远在此,先预祝大人旗开得胜,步步高升。”
“刘先生客气了。”楚墨靠在椅子上,连起身的打算都没有,只是淡淡地抬了抬眼皮,“无事不登三宝殿,刘先生深夜到访,不会只是为了说几句恭维话吧?”
刘文远也不尴尬,依旧保持着那份儒雅随和。
“大人快人快语,那文远也就不绕弯子了。”
他微微躬身,姿态放得很低。
“大人也知,文远在青阳城经营着小小的商会,一直想将生意做到帝都去,奈何路途遥远,匪盗横行,帝都的那些大商会,又排外得紧,实在是举步维艰。”
“听闻大人此次回京,陛下特许您携带大批家眷随从。”
“文远斗胆,想请大人行个方便,让我那商会,挂靠在大人您的仪仗队中,一同进京。如此一来......既能保一路平安,到了帝都,也能借着大人的威名,有个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