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无诉报官(2 / 2)

赵氏甚至还扯了扯嘴角,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讽,仿佛早已料到她会这么说。

她拍了拍裙摆上的灰尘,刚才的讨好瞬间消失不见:

“去就去!谁怕谁?咱们正好让县太爷评评理。”

“看看你这个克死丈夫还霸占家产的毒妇,到底有什么脸面待在这食肆里!”

听到这话,夏沐心中一凛。

对方这话太过有恃无恐,恐怕和她想的一样,对方在官面上早就有准备了。

赵氏悄悄地用胳膊肘,撞了撞身旁的王从虎,嘴角往门口的方向努了努。

王从虎会意,趁着众人注意力都在夏沐身上。

脚步悄无声息地往后挪,很快就消失在了人群中。

张管家也注意到了王从虎的小动作,他连忙凑到吴师太耳边低声提醒。

吴师太微微颔首:

“既然对方要找人,那么我们也找。”

“派人通知你们家主,就说让他出来给我这个老太婆撑撑腰。”

“我倒要看看,这群恶人身后到底站着什么人!!!”

听到这话,张管家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万万没想到,今天的事情居然会闹得这么大。

他默默替对面的这群人默哀了几秒,这群人这下算是踢到铁板上了。

他连忙吩咐一名仆从通传消息。

王从虎一路狂奔,很快就来到了一处府邸。

·······

另一边,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向着上元县衙走去。

明代县衙是复合型机构,需要处理的事务非常多。

其中一个职能就是司法,直接处理百姓的日常纠纷与轻微案件。

百姓的婚姻、田宅、债务、继承等民事纠纷,以及盗窃、斗殴、轻微伤害等刑事案件,均由县衙主官亲自主审。

朱元璋出身底层,自然很清楚元代司法腐败、流程冗长之弊。

因此在明朝之初,就对司法机构和流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可无诉报官。

在此之前,普通人想要报官,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因为在此之前,想要报官必须要提供纸质的诉状。

所谓诉状,就是当事人向县衙提交的司法文书。

上面需要写明,原被告姓名、事由、证据。

有了诉状,县衙才会受理案件并且开始处理案件。

这也就有了所谓的“民不举,官不究”的说法。

没有诉状,哪怕是案件发生了,只要不是重大的刑事案件,官府通常也不会去管。

然而,在古代底层的普通人压根没办法认字。

这就导致了,普通人是没法写诉状的。

想要写诉状,只能出一大笔钱给专门的讼师帮忙代笔。

而古代普通人的收入,大多情况只能勉强维持温饱,根本不可能有钱请讼师帮忙。

这就断绝了普通人,想要报官的想法。

而朱元璋设立的无诉报官,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只要有冤屈,就可以直接到县衙,即便没有诉状都可以进行报官。

【pS:求点月票和推荐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