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六娘细细嚼着那片当归牛肉,眉尖微微舒展,点头道:“当归的药香恰到好处,既没盖过牛肉的本味,又添了回甘,只是黄芪的味道淡了些,若是能再多煨一个时辰,想必更好。”
“还是你舌头灵,”何青云笑着往锅里又添了撮黄芪,火苗舔着锅底,药材的香气在滚烫的卤汤里愈发醇厚,“等这锅出炉,就按你说的法子再试一锅,正好快到年关了,给平安送去,让他也尝尝京城的新口味。”
提到何平安,后厨里热闹的气氛忽然静了静,林六娘放下筷子,眼底闪过一丝疼惜:“何大人一个人在汉寿县,天寒地冻的,也不知这个年要怎么过。”
是啊,怎么过。
何青云手中的长柄勺在卤汤里顿了顿,溅起点点油星。
她想起弟弟清瘦的脊背,想起他初到汉寿时那破败的县衙,想起他信中报喜不报忧的字句,心口便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闷得发慌。
京城的年关再热闹,温泉庄的炉火再温暖,可平安不在身边,这团圆,终究是缺了一角。
“我们去看他。”
何青云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砸得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她转过身,目光扫过李重阳、刘雨兰、凌煕,还有刚从外面跑进来的何远星,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咱们把京城的年味儿,带到汉寿县去,给他一个惊喜!”
李重阳最先反应过来,他放下手中的账本,走到何青云身边,握住她微凉的手,眼里的笑意带着几分宠溺:“好,都听你的,只是路途遥远,又临近年关,路上怕是不太平,得好好计划一番。”
刘雨兰的眼圈瞬间就红了,她用围裙擦了擦手,声音带着哭腔后的沙哑:“去!咱们都去!我这就去给他做他最爱吃的酱肘子,再缝两身厚棉袄,汉寿县那地方,肯定比京城还冷!”
何远星更是激动地跳了起来,小辫子在空中甩出好看的弧度:“我也要去!我给哥哥准备了凌姐姐教我配的安神香囊,还有新晒的菊花,泡茶喝最清火了!”
凌煕在一旁淡淡一笑,清冷的眸子里也染上暖意:“正好,我也想再去看看汉寿县的药材和风土,顺便给平安把把脉,他那般操劳,可别累坏了身子。”
决定下得突然,整个京西宅院却像是瞬间被注入了新的活力,连空气里都飘着一股名为“期盼”的甜香。
李重阳心思缜密,当即便开始规划行程。他先是去了趟安阳王府,借着拜年的由头,向赵远山打听了去往汉寿县最稳妥的官道,又从王府借调了两辆最坚固、内里能烧炭盆的马车,还讨了块王府的令牌,说是“路上防些宵小”。
赵连珠听说了这事,立刻吵着要跟去,被安阳王妃好说歹说才按住:“你青云姐姐是去办正事,你跟着去岂不是添乱?乖乖在府里待着,等你姐姐回来,让她给你做更好吃的薯片。”
何青云则一头扎进了厨房和超市空间。
她知道汉寿县物资匮乏,便从超市里搬空了半个货架的方便食品。
自热火锅、午餐肉罐头、压缩饼干,甚至还有几箱瓶装的果粒橙,她将这些东西的外包装全部撕掉,分装进一个个古朴的陶罐和木箱里,外面再用油纸和稻草层层包裹,伪装成本地采买的干货。
她还特意准备了一个巨大的食盒,里面分门别类地放着给何平安做的年夜饭“半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