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轻风君不醉 > 第353章 命案牵姻缘

第353章 命案牵姻缘(1 / 2)

陈维君一身素色褙子,衬得她面容愈发温婉,腹中微隆的弧度,更添了几分沉静柔和。身旁丫鬟百合垂手侍立,二人静静立在廊下,衣袂轻拂间,自有一股清雅静穆。

未等林景泽开口相询,陈维君已先敛衽颔首,轻声道:“二哥,借一步说话。”言罢,便提步朝东厢房缓行而去,裙摆扫过青石板,无声无息。

二人刚踏入花厅,陈维君便抬手从锦袖中取出两张叠得齐整的宣纸,指尖捏着纸角,朝林景泽递去。

林景泽眸中掠过一丝诧异,伸手接过宣纸,指尖触到微凉的纸页,开口问道:“弟妹,这是何物?”

陈维君语气急促却不失沉稳:“二哥有所不知,我疑心俞瑶之死并非意外,便暗中查探。如今已查明,她确是遭人下药,且温姨娘亦牵涉其中。”

林景泽握着宣纸的手微微一顿,随即缓缓点头:“我方才前往梨云院,便是得到了消息,特去审问妙蕊。她已然如实招认了。”

“竟这般快便招了?”陈维君眼中闪过一丝意外,随即又恢复了平静,抬手指了指林景泽手中的宣纸,“这是温姨娘之前的供词,二哥先看过,再定夺如何处置。”

林景泽心中满是疑惑,依言抬手展开宣纸。他越看,脸色便越发苍白。不过片刻,他已一目十行看完,猛地抬头看向陈维君,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与不解:“弟妹!此事如此重大,你为何要瞒着我?为何不早些告知我?”

陈维君闻言,眸中先掠过几分无奈,随即垂眸轻叹一声,语气带着几分怅然:“当日俞瑶神智昏乱,行事无状,二哥又骤然昏厥不醒,府中已是人心惶惶。我那时哪里敢再拿此事惊扰于你,唯恐刺激得你病情加重。”

她顿了顿,声音沉了几分:“起初我以为,温姨娘不过是一时失手,才误害了新儿性命,并非有意为之。我曾严词警告过她,若敢再行伤人之事,定将此事原原本本告知二哥你。她当时连连应下,神色间满是悔意。”

“后来见她有了身孕,平日里也算安分守己,不曾再生事端,我便想着,此事或许就此揭过为好,也算是给她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毕竟腹中孩儿无辜。”

说到此处,陈维君抬眼看向林景泽,眸中满是复杂,“谁曾想会出现高娘子一事,我越想越觉蹊跷,哪有如此多的巧合,便暗中审问了薛婆子和彭婆子,才知这背后竟是温姨娘一手筹谋策划。事已至此,我再无法隐瞒,这才将先前新儿之事一并告知二哥,也好让二哥知晓全貌。”

林景泽听罢,双手猛地攥紧,指节因用力而泛出青白,胸腔中似有怒火翻腾。

陈维君瞧他这般模样,眸色暗了暗,声音轻缓却藏着探究:“二哥怎会知晓温姨娘下药之事?”

林景泽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涌的怒气,嗓音带着未平的哑意:“昨夜俞珊来过我书房。她声称曾无意间听闻妙蕊身边的丫鬟,与薛婆子暗中合计,给俞瑶下药一事。”

“俞珊?”陈维君眉头微蹙,眼帘半眯,语气里满是不解,“她为何要将此事告知二哥?依常理,该先禀明她父亲俞总督才是。”

林景泽说道:“她要与我做笔交易——我若肯娶她进门,她便对此事守口如瓶,绝不外泄半分。”

陈维君闻言,低低笑了一声:“这俞家人,真是有意思。那二哥,当真要应下这门婚事,娶俞珊进门?”

“俞珊此人,倒还算识时务、有分寸、知进退,比起俞瑶的骄纵痴蛮,确实强上许多。”林景泽沉声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况且俞总督近来也多次向我提及续娶之事,俞瑶总归是因林府之人丢了性命,于情于理,我都该给俞家一个交代。如今俞珊又知晓俞瑶之死的内幕,这俞家女,我便是不愿,也不得不娶。”

陈维君缓缓点头,似是认同他的说法,转念间又想起一事,眉宇间满是疑惑:“那妙蕊为何会招供得如此痛快?”

“我自俞珊口中闻知薛婆子下药之事,遂诓诈妙蕊。佯称已请仵作验尸,查出俞瑶体内有药物残留,此事唯我知晓,俞总督尚未得知。若她肯如实招供,我便设法保她周全;否则,只能将薛婆子移交顺天府习大人严审。先前在俞瑶灵前,俞总督言称高娘子乃妙蕊引入府中,最终酿成大祸,如今高娘子已死,他要妙蕊抵命。是我拼死拦阻,才得已罢休。想来妙蕊也为俞总督威势所慑,心生畏惧,终是将前因后果一一供认不讳。”

“此事如何发落,全凭二哥做主。”

“俞氏亲眷此刻仍在林府,暂时不可轻举妄动,以免惹其生疑。待俞瑶下葬,俞家人离府之后,再行处置不迟。妙蕊……往后便让她在梨云院闭门静养,不必再出来抛头露面。”

“薛婆子.......就说她偷窃财物,打二十板子,将其逐出林府;真儿照顾主子不力,直接发卖了事。茗儿断不能再交予温氏教养,这般心性品行,别将孩子带偏了。茗儿暂且托付慕夫子照拂。”林景泽思索片刻后说道。

陈维君听着前厅传来的吹打声,说道:“今日诸多官家夫人前来吊唁,眼下唯有柳家舅母在前头招呼,怕是忙不过来。那我先去忙了,二哥,务必保重身体。”

林景泽缓缓颔首,眉宇间凝着化不开的沉郁。待他再度抬眸,眸中锐气尽敛,只剩掩不住的倦怠与沧桑。

俞瑶下葬次日,俞刚便再度提及续娶之事,语气带着几分试探与笃定:“景泽,瑶儿既已入土为安,你心中可有定数,愿娶我哪个女儿为继室?”

林景泽垂眸思忖片刻,抬眸应道:“岳父家中几位小姐皆是良配,小婿瞧着五小姐倒甚合心意。”

俞刚闻言略感意外,眉心微挑:“珊儿年方十六,性子尚显跳脱,不及姐姐们沉稳。我倒觉得惠儿与你最为相宜——她今年十八,端庄娴雅,知书达理,定能为你打理家事,做个妥帖的贤内助。”

林景泽缓缓颔首,语气平和却自有主张:“三小姐、四小姐自然皆是极好的。只是小婿府上的丫鬟姨娘,多是循规蹈矩之人,日子久了,府中难免显得沉闷。五小姐聪慧伶俐,又生性活泼,若能入府,倒能为这林府添几分鲜活生气。”

俞刚听罢沉吟片刻,终是点头应允:“你说的也在理,林府确实太过清静了些。既如此,便让珊儿留在京中侯府,此次不必随我回武昌了。”

他话锋一转:“只是此番乃是续弦,且瑶儿新丧,不宜大操大办。所有繁文缛节一概免去,待明年你择个吉日,直接将珊儿迎进门便是。”

林景泽道:“这样太委屈五小姐了。”

俞刚摆手道:“无妨,珊儿能嫁入林府,已是她的福分。瑶儿新丧未满周年,大肆操办反倒于礼不合,也易惹人诟病。委屈些便委屈些,往后你待她好些,比什么虚礼都强。”

“小婿一切听从岳父大人安排。”

俞刚颔首,目光添了几分深沉:“明儿,我与你岳母便启程回武昌了。你我两家,既是姻亲,更该守望相助、相互扶持才是。”

他顿了顿,话锋转向朝局,“当今皇上雄心勃勃,胸有丘壑,欲图大业,这本是社稷之幸。但伴君如伴虎,朝堂风云变幻莫测,你身在京中,位居尚书之位,更需步步谨慎,凡事留三分余地,切不可卷入无谓之争,徒惹祸端。”

林景泽起身拱手,神色肃然且恭谨:“岳父教诲,小婿谨记在心。小婿自当恪守本分,谨言慎行,不涉党争,不贪虚名。也盼与岳父大人遥相呼应,共护两家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