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士们领赏完毕,陈胜的目光转向等候在一旁的官吏与衙役,语气依旧温和却不失庄重:“接下来,为咱们康城的官吏与衙役们颁奖!你们虽未上战场,却也是这场胜利的功臣!”侍卫打开另外四只木箱,里面除了银元宝,还有用上等宣纸制作的奖状。奖状边缘用红绸镶边,上面用毛笔书写着奖赏内容,字体苍劲有力,末尾盖着“华夏国康城府”的朱红大印,格外郑重。“首先,有请王县丞上台领奖!”王大人整理了一下官服,快步走上高台,躬身行礼:“臣参见殿下!”“王县丞,你在战斗期间,组织五百余名百姓连夜为军营送粮送水、运送滚木,还亲自照料三十余名受伤百姓,一天一夜未合眼,眼睛都熬得通红,却从未抱怨一句。赏白银三百两,赐‘勤政为民’奖状一张!”陈胜递过一个装有三百两白银的托盘,又双手捧着奖状,郑重地交到王大人手中。
王大人双手接过奖状,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展开,目光扫过上面的字迹,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臣谢殿下恩典!‘勤政为民’四字,是殿下对臣的鞭策!臣定当以此为座右铭,继续为百姓谋福祉,绝不辜负殿下的信任!”“李仓官!”陈胜的目光转向捧着账本的李大人,“你在战前仔细清点粮仓,制定详细的粮草分配计划,确保将士们每餐都有肉有饭;战斗期间,你还特意为受伤将士准备了汤药和米粥,让他们能尽快康复。赏白银一百两,赐‘恪尽职守’奖状一张!”
李大人上前领赏,躬身道:“臣谢殿下!臣只是做了分内之事,往后定当更加精打细算,既要保障军需,也要兼顾百姓,不让一粒粮食浪费!”
随后,主簿、市令、杨洋、何兵、艾明等官吏依次上台领赏——主簿因熬夜记录战功、账目清晰,赏白银一百两,赐“细致严谨”奖状;市令因稳定市集价格、打击奸商,赏白银一百两,赐“护民有功”奖状;其他官吏也根据功绩,获得五百至一百两白银不等的奖赏,每人手中都捧着崭新的奖状,脸上满是自豪。
“最后,有请刘捕头带领衙役们领赏!”
刘虎带着五十余名衙役上前,衙役们虽有些局促,却依旧挺直腰板,手中的水火棍握得紧紧的。
“刘捕头,你带领衙役们在城内巡逻,一夜之间擒获三名趁火打劫的歹人,还协助将士们看守城门,维护城内秩序,赏白银一百两,赐‘忠勇护民’奖状一张!”陈胜递过托盘与奖状,又对着衙役们笑道,“各位衙役弟兄,你们虽职位不高,却也是康城的守护者。每人赏白银五十两,希望你们以后继续恪尽职守,保护百姓安全!”
刘虎激动得满脸通红,高声应道:“臣谢殿下!臣定当带领弟兄们好好做事,绝不辜负殿下的期望!”
衙役们接过银元宝,互相打量着,眼中满是不敢置信——五十两白银,相当于他们半年的俸禄,还有王子的亲口鼓励,让他们瞬间觉得浑身是劲,之前因身份低微产生的局促感,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颁奖仪式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陈胜站在高台上,再次拿起铁皮喇叭:“今日的奖赏,是对大家过往功绩的肯定;未来的日子,更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建康城!将士们保家卫国,官吏们勤政为民,衙役们守护秩序,百姓们安居乐业——只要咱们同心同德,华夏国定会越来越强,康城定会越来越繁荣!”
“同心同德!振兴华夏!”操场上的众人齐声呐喊,声音久久回荡在康城上空。蓝底金龙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朱红的“华夏”二字与金黄的龙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见证着这场充满荣耀与希望的盛典。
次日清晨,康城的大街小巷还未完全苏醒,宣传部的小吏们已扛着告示牌,带着铁皮喇叭,穿梭在各个街巷。
每个街巷的告示栏前,都早早聚集了闻讯而来的百姓——昨日军营颁奖的消息早已传遍康城,百姓们都盼着能有好消息传来。
“大家静一静!静一静!”一个小吏站在告示栏前,拿起铁皮喇叭,清了清嗓子,高声说道,“今日张贴的,是王子殿下亲自下达的诏令,关乎咱们康城所有百姓的福祉,大家仔细听好了!”
百姓们瞬间安静下来,挤在告示栏前,踮着脚,眼神中满是期待。有的老人还特意带上了老花镜,有的孩子骑在父亲的肩膀上,伸长脖子想要看清告示上的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