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脸上都笑意盈盈。
旁边有个大娘也在吃包子,谢书问她,“大姐,咱这镇子是有什么喜事吗?”
“小伙子新来的?”大娘上下打量着谢书,谢书穿着粗布衣裳,却依旧遮挡不住他的帅气,大娘以貌取人,立刻笑脸相对,“咱们这儿之前打仗不是打赢了吗?大伙儿庆祝呢。”
“打赢了?带队的将军是谁呀?”谢书接着问道。
听大娘这么说,武离璋应该还没被授予绝龙将军的封号。
“我听闻好像姓武吧,具体叫什么我也不清楚。”大娘指着远处的木质公告板。“他好像回京受赏去了,他们军队要扩大规模,还在公告牌上贴了征兵启示呢。”
征兵启示?!
这可真是瞌睡了送来枕头。
谢书把最后一口包子塞入口中,问:“大姐,咱们这儿可有一位绝龙将军?”
“绝龙将军?”大娘在嘴里把这四个字念叨了几遍,“谁是绝龙将军?”
见大娘这反应,谢书了解了情况,现在的时间点大抵是武离璋刚离开边境要回京的时候。
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之后,谢书擦干净手跟大娘作了一揖,“多谢大姐。”
大娘看着他离开的方向似往公告板而去,她劝道:“小伙子,当兵很累的,你可要想好了。”
“嗯。”谢书应道。
谢书走至公告板之前,板上贴了很多张公告,有抓捕通缉犯的,有庆贺打仗胜利的,最显眼的还是征兵公告。
这地方之后会被当做弃子被抛弃,武离璋怎么可能会在这儿大兴征兵之事。
谢书将征兵公告上的内容完完整整看完,他们要的兵年龄需要十六岁以上,成为士兵后,军队会每个月给士兵家人们一笔钱。
谢书想着,这笔钱肯定会引得很多贫穷人家的孩子被征入伍。
因为征兵有年龄限制,谢书便询问520:‘520,我这个身体几岁了?’
【回宿主,刚满十八岁。】520答。
......这真是赚了,越活越年轻。
谢书记下了征兵的地址,打算明天就过去看看。
他在商铺里买了一些白面儿,又抓了一把青菜,今天简单对付一下,煮个清水面就完了。
原主是个孤儿,二老在原主十岁时,染病去世,留下了一些银两供原主生活。
这倒是方便了谢书,入伍毕竟是件大事,肯定要与家中人商量的。
谢书拎着东西原路返回。
在茅草屋里将就着对付了一晚,第二天一早,谢书就带着自己昨天简单烙的两个饼还有表明自己身份的身份帖,前往兵营。
谢书不识路,这偏远地区又没有地图,不过好在谢书有520这个外挂,一路找去还算顺利。
走了大约两个多小时,谢书才走到兵营门口。
以往的谢书只在电视上见过兵营,这下自己亲身站在兵营前,萧杀的气息冲天而上,里头传来士兵们整齐划一的呼喊声。
不过,也不是每个兵都是那么严肃的,比如兵营门口这位负责征兵事项的看起来像是将领的人,就斜斜弯弯地靠在桌子上,一胳膊撑着脸,嘴里还叼了根狗尾巴草,吊儿郎当。
谢书走上前去,询问道:“请问征兵是在这里报名吗?”
将领斜着眼瞅了谢书一眼,从木桌的抽屉里抽出一张纸和一支笔,“签上,身份帖我看看。”
谢书把身份帖交给将领,然后拿着毛笔按着纸上的内容将自己的信息写上。
谢书从未拿过毛笔,写出来的字就跟狗爬的一样。
将领确定过身份帖之后,把身份帖还给谢书,他看了看谢书的脸,又看了看谢书的字,不由得评价了句:“真是人不可貌相啊,三岁小孩写的字都比你好看吧。”
“当兵还要看字吗?”谢书边写边问。
“小卒当然不看,若是成为了将军,那这手字......啧啧啧。”将领将谢书写好的纸拿起来,越看越嫌弃。
“那我可得好好练字了。”谢书说。
将领睁大了眼,对谢书的不知死活嗤之以鼻,“想当将军?先在战场上活下来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