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历史不是爽文 > 第5章 组私兵闹革命?——养不起,先饿死

第5章 组私兵闹革命?——养不起,先饿死(2 / 2)

铁器是国家战略资源,民间打制要许可,质量还差。尤其是箭矢,一支好箭至少两三文钱,打仗一天能用几十支,射箭不是电视里一拉就中,是真实的高耗材运动。

战马更别想,军马养殖与配发一向掌握在国家马政手中。你就是再有钱,也买不到合格战马。清代甚至规定私民“养马超三匹”需登记,超额者充公。

而甲胄更是奢侈品,一副重甲往往需几十两银子才能打造,普通人根本穿不起。没有装备的“私兵”,基本就是一群农民拿着铁锄头,哪能和正兵对打?

战场不是游戏,兵打伤了、病了、断了肢怎么办?你组的私兵,有没有军医?有没有草药?有没有临时营地、净水、清洗伤口设备?

没有。

古代战争中,因感染死的人远多于直接战死的人。箭伤、刀伤、戟伤,若不及时处理,极易化脓致死。军医系统在古代属于“国家级专业力量”,是专门培养、考核、委派的人员,民间私军根本无力搭建。

一个队伍,没有基本的医护能力,哪怕是打赢一仗,也很快因为士兵受伤缺医药而全军崩溃。你想靠私兵长期打仗,那就是做梦。

古代战争和现代游击战不同,你没有根据地,你根本无法生存。根据地意味着有粮田、有铁匠、有木工、有村寨、有城池、有避难所、有老百姓能支援你。

而这些都不是你临时组织的几十人、几百人能搞定的。你要征税、要管理、要司法、要仓储,搞不好民变变匪祸害百姓,很快就会遭民心反噬。

最典型的就是明末的张献忠,早年起义的时候还算纪律严明,一旦后勤跟不上、内部控制崩溃,手下军队就开始屠城抢粮,最终成为各地百姓“比官军还怕”的乱军。

你没有根据地,就不能“持久”,只能打一场就跑,打一仗就散,搞革命?呵呵,你那叫“流匪”。

对私兵的法律打压比你想象狠得多。朝廷不是傻子,私兵是绝对的政治禁忌。一旦你被盯上,立刻就会被冠上“聚众”、“图谋不轨”、“盗匪勾结”、“扰乱地方”等罪名。尤其是地方官,谁敢纵容私兵发展势力?一旦失控,他的乌纱帽也得没。

从汉代以来,私兵都被严格控制。哪怕是宗室勋贵、豪强地主,招募家丁都必须有上限,有时连穿戴服饰都被规定不能像官军。这是为了“维稳”,也是避免“尾大不掉”。

明代曾规定:“百姓私自聚众、置械者,以谋反论。”你还没起义,光是囤兵就够杀头。

历史上真正成功的起义,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建立在“民怨极盛、军政瓦解、天灾人祸”的大背景下。黄巢、朱元璋、李自成、洪秀全……这些人不是“凭一腔热血带着几个兄弟就干翻了天下”,而是借助了广泛的社会矛盾、地方势力、宗教组织、官僚腐败乃至外国干预。

他们背后有上万人支持,有稳定的后勤供给,有据点、旗帜、组织,有强烈的“替天行道”号召力,有系统的“官军外壳”,很多时候打到后面都变成了“政治联姻+地方招抚”。

不是你今天拉几十个帮会兄弟明天就能闹革命,真要靠私兵起事,那不是先饿死,就是先被剿灭。

到目前为止,此对话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