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二期士官程俊杰(二楞子)的孩子手术非常成功,健康状况极大改善。他特地给办案组送来锦旗,这个憨直的汉子不善言辞,只是反复说着“感谢政府,给了娃一条新命”。
南昌一期士官梁露(傻孩子?认知低下?)因其在案件中的配合和后续出色的心理恢复表现,得到了部队的嘉奖。她没有被过去的创伤定义,反而将经历转化为动力,工作表现更加积极努力,仿佛变了一个人。她的“傻”变成了坚韧,“认知低下”在经历风雨后开启了新的成长。
就在各地侦查工作捷报频传之时,“遗忘猎手”小组传来了重大且令人不安的发现。
他们成功地从那段古老的“逆模因”编码音频中,分离出了一段极其微弱、几乎被自身消除效应掩盖的背景噪音。经过密钥极限增强和分析,这段噪音并非随机信号,而是一段重复的、单调的、非人类的哭泣声样本,其声学特征与“锚点”技术人员报告中提到的“古老悲伤”的描述高度吻合!
仿佛制造“逆模因”锁的先驱者们,在试图锁住危险知识的同时,也不经意间将他们对“归墟”本质的某种恐怖感知,一同编码封存了进去!
这声音本身,就带有强烈的精神污染特性。
“逆模因…不仅仅是锁…”郑雅萍感到毛骨悚然,“它本身也承载着关于‘它’的信息…只是这种信息是以一种让人本能地想要逃避、遗忘的方式呈现的!”
这意味着,研究和应用“逆模因”本身,就伴随着极大的风险。
林建奇立刻下令:“所有‘逆模因’研究即刻转入最高防护等级物理隔离环境!所有研究人员必须轮换,严格监控心理状态!”
人类从历史尘埃中找到的,并非一件温顺的武器,而是一把同样会伤及自身的、淬满了恐惧毒液的双刃剑。
净蚀中心面临着多线作战:
一线是深入基层的侦查员,正在清扫历史罪案的余烬,用法律和证据重塑社会公正。
一线是“微光2.0”计划,在更广阔的社会层面构建预防犯罪的免疫网络。
一线是“遗忘猎手”小组,在历史的迷雾中搜寻危险的遗产,试图理解并掌控那足以扭曲认知的力量。
还有一线,则始终凝视着星空深处那沉默的、巨大的未知——“归墟”。
林建奇站在指挥中心,看着屏幕上滚动着各地传回的破案捷报,也看着那代表“逆模因”研究风险的红色警示标志。
光明与黑暗,希望与危险,从未如此清晰地交织在一起。
他知道,清扫过去的罪恶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
而未来的挑战,可能需要他们敢于握住那些从过去传来的、既危险又可能蕴含生机的武器。
方尖碑下的道路,依然漫长而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