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到达目的地(2 / 2)

当然,这期间江承远的咳嗽也完全好了,他当时没有多想,还以为是自己心情好了,病自己就好了。

直到回了京城,他的主治医生告诉他,他的毛病不会自己好的,他才对夏沫真正怀疑起来,怀疑夏沫是个医生,或者有良药,是夏沫给自己治好了咳嗽。

夏沫的终点站昆市到了,而江承远还需要再坐一站,两人有些相见恨晚。

江承远给夏沫留了京城的地址,希望她有机会来京城来家里做客,夏沫把写有地址的纸条小心地收了起来,好巧,她的目标大学不就在京城吗?看来以后是有很多机会相见了。

告别江承远,夏沫下车了,终于啊,夏沫此次的目的地到了。

跟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出了火车站,刚出站就看到了前面有一座山,叫什么名字夏沫不知道也懒得打听,路边梧桐树叶子发黄。

有人蹲在广场啃干粮,等一天一趟的长途车到县里。公安同志戴着大檐帽,用铁皮喇叭喊“不要堵塞出口!”

车站店有小店,夏沫花了五分钱买了当地的竹筒装的盐津枣,甜中带咸,一路吃着走到了招待所。

夏沫没有着急转战到边境贸易地瑞市,她想要放慢脚步,先在昆市熟悉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尝尝当地的地道美食。目的性不需要太强,最后只要有好的结果就可以,即使收获没有达到预期,那自己也是享受过了的,怎么算都划算。

夏沫在招待所开好了一间单间,简单收拾了下,便出门到处溜达。

后世的昆市夏沫去过几次,但这个时候的昆市显然跟后世有很大不同。这里的马路上汽车极少,主要是老解放卡车和绿色吉普,偶尔有上海牌轿车驶过。永久和飞鸽牌的自行车是主流,少数人骑着“昆市牌”载重单车,据说它的后座可驮百斤货物。

自行车是当地人日常的代步工具,出租车极少,夏沫见到的是满大街人力三轮车夫蹲在路边等待客人上门,车斗铺着蓝布垫子。

这个时候的衣服主要是蓝绿灰为主,云省这边的主流也是这些颜色,但少数民族妇女的绣花包头却是少有的亮色,这就很有地方特色了。

夏沫没有直奔国营饭店,而是边走边买当地的小吃。这里的生活气息浓郁,小贩用扁担挑着竹筐卖“摩登粑粑”(玉米烤饼)、烧饵块,吆喝声混着云省方言,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人们,这里就是着名的云省。

夏沫跟小贩买了小吃,每一样儿都尝了尝,味道比后世吃到的纯正不少。走到供销社门口,见买东西的人排着长队,大家一般都是买肥皂、火柴、白糖等必需品。玻璃柜台里摆着“春城”香烟,价格便宜,才两毛九一包,夏沫买了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