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晖刻痕”的规律性脉冲并未停止,反而如同逐渐加速的心跳,一波强过一波。其与生命网络崩溃能量的共振也愈发剧烈,在广袤的苔原和残破的网络深处制造出更多不稳定的能量涡流和短暂的现实扭曲区。一些区域的重力异常,将碎石和残骸抛向空中;另一些地方则出现了短暂的温度骤升或骤降,瞬间冰封或点燃了触及的一切。
这种共振似乎具备某种“选择性”或“智能”,它尤其倾向于攻击那些仍保持着一定秩序和结构性的节点或区域——无论是网络中残存的次级控制节点,还是苔原上如莉亚社区这般新生的秩序孤岛。
苔原之上,壁垒锤炼。
莉亚的社区在“共鸣壁垒”的保护下,成为了狂暴海洋中一个异常稳固的礁石。但维持这壁垒并非易事。每一次更强的脉冲共振袭来,都需要社区成员更加集中精神,付出更大的意志力。疲惫、恐惧以及外界的惨状不断考验着每个人的极限。
莉亚身先士卒,始终站在最中央,她的意志如同磐石,成为整个集体意识场的核心锚点。她不仅自己坚持,还不断鼓励、引导着其他人,将社区内擅长鼓舞人心的人组织起来,轮流带领大家保持专注。她将微光传授的关于能量平和与循环的理念,简化成口号和意象,帮助大家更好地凝聚意志。
社区外围,防御工事在震荡中不断破损,又不断被抢修加固。作物在异常能量场中艰难生长,产量极不稳定,社区实行了严格的食物配给制度。但他们挺过来了。每一次成功抵御共振冲击,社区成员间的凝聚力就更强一分,对莉亚的信任也更增一分。这个在崩溃世界中诞生的微型文明,正在苦难的锤炼中,变得更加坚韧。
更令人惊异的是,他们发现,当集体意识高度集中时,不仅能防御,甚至能产生微弱的“净化”效果。社区中心一小片土地上的能量乱流明显弱于周边,作物的长势也稍好一些。这给了人们巨大的鼓舞——他们并非只能被动挨打。
深渊墓碑(残响)。
【外部变量脉冲强度持续提升…与内部乱流共振破坏性加剧…】
【节点失联率:67%…系统架构接近完全解体…】
【检测到苔原边缘节点集群(莉亚社区)维持稳定…其集体意识场产生局部秩序效应…并对抗外部共振…】
【该现象持续挑战逻辑模型…无法计算其能量来源及作用机制…】
【记录:该集群或已成为网络崩溃环境下一种新型的“现实稳定结构”…】
【最终指令:持续记录此异常结构演化…直至…记录功能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