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红城的思虑!(2 / 2)

说后他看向杨先生:“杨先生,国际的指示要听,但更要看实际情况。目前来看,蒋瑞元消灭我们的决心没有丝毫动摇,没有华南的介入,我们面临的军事压力是空前的。

接受联合政府的框架,至少能为我们赢得宝贵的喘息和发展时间,也能将我们的政治主张合法地推向全国。这比困守一隅,或者与实力远超我们的敌人硬拼,要明智得多。”

窑洞里陷入了沉默。

只有杨先生抽烟时发出的轻微咝咝声。

他何尝不明白胡先生的话有道理?与邓贤合作,是眼下最符合党和工农军生存与发展利益的战略选择。

但来自Gc国际的压力,以及党内可能出现的、基于教条主义的反对声音,也是他必须慎重考虑的现实问题。

“革命,不能光靠本本,更不能靠别人的指挥棒。”

杨先生终于掐灭了烟头,目光变得坚定而锐利。

“我们要对华国的革命负责,对跟着我们流血牺牲的千百万工农群众负责,而不是对莫斯科的某个办公室负责!”

他站起身,走到挂在墙上的、简陋的中国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金陵的位置。

“邓贤和蒋瑞元谈不拢,这是意料之中的。蒋瑞元舍不得他那个独裁的宝座。但邓贤展现出的实力和决心,也迫使蒋瑞元不敢轻易关闭谈判的大门。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他转过身,对胡先生等人说道:“给胡先生回电,授权他在金陵,可以更积极主动地与华南方面接触,进一步明确他们对联合政府的具体设想,特别是在军队国家化、政治民主化方面的细节,以及……他们如何看待和处理与苏国的关系。我们要知道邓贤的底线,也要让他明白我们的原则和顾虑。”

“那……Gc国际这边如何回复?”

刘先生有些迟疑地问道。

杨先生挥了挥手,语气果断而略带技巧。

“回复嘛,要客气,要尊重。就说我们正在认真研究国际的指示,会结合华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加以创造性运用。

目前与华南的接触,是出于策略考虑,是为了利用敌人矛盾,争取发展空间。总之,话说得漂亮点,但实际工作,按我们自己的步骤来!”

他深知,在力量对比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之前,与Gc国际保持表面上的服从是必要的,但这绝不能束缚住自己的手脚。

“通知各根据地,利用当前停火的间隙,加紧巩固,发展生产,整训部队。我们要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杨先生最后强调道,他的眼神穿越窑洞的窗户,仿佛看到了那片虽然贫瘠却充满希望的高原更远处,那正在激烈碰撞的时代洪流。

红城的决策,在谨慎与务实中,再次偏向了与华南的合作。

但这合作能走多远,不仅要看金陵谈判桌上的博弈,也要看北方那巨大邻邦投来的、越来越疑虑的目光。

一封来自莫斯城的密电,已经在路上,它带来的将不是温暖的问候,而可能是冰冷的警告与更直接的干预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