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1910从岭南走出的军阀头子 > 第347章 血色山河 内耗之殇

第347章 血色山河 内耗之殇(2 / 2)

一位在长沙报纸上撰文的老知识分子,发出了悲愤的呐喊。

“外患方靖,内乱又起!且如今之战,酷烈远胜往昔!死的都是华夏子弟,毁的都是自家山河!

蒋先生欲以铁血统一,G党亦以暴抗暴,可曾问过这天下苍生,可曾怜惜这无辜黎民?!”

这种悲鸣,并非孤例。

在城市的知识界、工商界,在乡村的士绅乃至普通农民中,对这场看不到尽头、只有毁灭与死亡的内战,不满与厌战的情绪如同野火般蔓延。

人们开始质疑金陵政府的合法性,也对Gc党武装的激烈反抗感到恐惧与不解。

甚至连华南控制区内,这种情绪也在悄然滋生。

《岭南日报》、《闽江评论》等相对开放的报刊上,开始出现一些隐晦的批评文章,探讨“无止境内战的代价”、“民族元气之内耗”。

一些从内陆逃难至羊州、福城的知识分子和商人,在茶楼酒肆中,痛心疾首地描述着他们亲眼所见的惨状。

“我们在这里建设琉球,发展海军,是为了让国家强大,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一位在羊州政府任职的官员,私下里对同僚感叹。

“可内陆那边,却在自己人杀自己人,毁掉我们未来可能的市场和根基。这……这岂不是南辕北辙?”

华南高层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以陈念和为代表的务实派将领,虽理解邓贤“种子计划”的长远考量,但也对目前内战升级、民生涂炭的现状感到忧虑,担心这会消耗掉未来应对更大威胁的国力。

而一些原本就对Gc党抱有同情或认为应优先解决国内问题的高级文官,则更加明确地表达了希望华南能有所作为,制止这场悲剧的愿望。

各种声音,通过各种渠道,汇聚到羊城绥靖公署,汇聚到邓贤的案头。

他站在办公室那幅巨大的华夏地图前,目光深沉地掠过那些被标注为激烈交战区的省份。

地图上,代表战争的红色箭头与防线纵横交错,仿佛一道道流淌着鲜血的伤口,刻在祖国的躯体上。

他知道,历史的惯性加上他的干预,已经让这片土地提前陷入了更深的痛苦。

那来自各界,尤其是来自华南内部的声音,他听到了。

那无数在战火中哀嚎的平民的无声呐喊,他似乎也听到了。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邓贤独自一人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怜悯,有权衡,更有一种近乎冷酷的决断。

“是时候,以一种强有力的方式,改变这场游戏的规则了。”

一个以武力调停为核心的大胆构想,开始在他心中逐渐清晰、成型。

这绝非易事,必将面临来自金陵的激烈反弹,甚至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连锁反应。

但他深知,若任由这内耗的鲜血继续流淌,不仅他复兴华夏的宏图将成为泡影,这个古老的民族,也可能在真正的外敌到来之前,便已耗尽最后的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