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海军的未来(1 / 2)

就在琉球全岛如火如荼地展开重建规划。

华南地区无数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建设物资通过海路涌向基隆、高雄之时,在涯州岛儋耳州工业区深处,以及刚刚被划定为绝密军事管制区的高雄军港规划地,一场关乎华夏未来海权的、静默却更加激烈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邓贤深知,贸易的繁荣需要武力的守护,而面向大洋的雄心,更需要一支能够驰骋深蓝的强大舰队作为基石。

扶桑虽暂遭挫败,但其海军底蕴犹存,且受光耀计划引导,正将目光贪婪地投向南洋,与西方列强的冲突几乎不可避免。

远东的平衡已被打破,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华夏必须抢在下一场巨浪袭来之前,锻造出足够坚固的航海。

在儋耳州工业区核心的船舶设计研究院一间高度戒备的会议室里,邓贤亲自主持了一场绝密的技术研讨会。

与会者除了周慕云、龙破武等核心层,更是汇聚了华南所有最顶尖的船舶工程师、冶金专家、动力学家和武器设计师。

墙上悬挂着覆盖整面墙壁的巨幅图纸,上面绘制着线条复杂、造型流畅的舰船结构图,其风格与这个时代主流的舰船截然不同。

“诸位!”

邓贤开口,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回荡。

“我们之前凭借长风号(航母)和海狼级潜艇,取得了技术上的不对称优势。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建立的是体系化的、可持续的、且始终领先一代的海上力量。今天,我们讨论的,就是未来十年,华夏海军的脊梁!”

邓贤说完走到图纸前,拿起光标杆,点向其中一幅最为庞大的设计图。

“泰山级舰队航母(项目代号)。”

邓贤说后,看向龙破武,让其具体介绍。

龙破武领会后拿起一支光标杆,看着眼前图纸上那恢宏的舰艇,深吸一口气,压抑着内心的激动开始介绍。

“这是在我们现有航母长风号的基础上,充分吸取实战经验和最新技术理念的全新设计。

标准排水量2万8千吨,满载排水量超过3万5千吨!采用全封闭舰艏、更加优化的斜角甲板和两台大功率蒸汽弹射器,预计载机量将达到80-90架!

动力系统采用四台新型高压高温锅炉驱动蒸汽轮机,设计航速33节!装甲防护和防空火力将全面加强!”

这数据远超当下的长风号,甚至已经摸到了二战中期主流舰队航母的门槛。

在场的工程师们也是紧接着补充一些细节。

更强的舰载机(正在研发的海东青-II战斗机和鱼鹰式鱼雷\/俯冲轰炸机)以及更先进的舰载雷达、更高效的损管系统……

邓贤听完点了点头,光标杆移向另一幅图纸。

那上面是一种拥有流畅舰型、鲜明舰桥建筑和强大武备配置的战舰。

“华夏级战列巡洋舰(或称高速战列舰,项目代号)。”

这次是这艘华夏级的首席舰船设计师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