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邓贤的决定(2 / 2)

叶怀瑾、林晨武、周慕云等核心幕僚分列两侧,等待着大帅的最终决断。

“诸位!”

邓贤缓缓开口,声音平静,语气之中带着坚定。

“奉天光复,倭寇胆寒,此乃前线将士用命之功,亦是我华夏民族觉醒之兆。然,局势之复杂,远超战前预估。”

说着邓贤走到沙盘前,目光首先落在了北方的标点上。

“关东军主力虽溃,然其本土实力犹存,报复在即。且朝国、琉球地区仍在敌手,倭寇海上力量不容小觑。彻底将其驱逐,乃至迫其投降,仍需时日与其苦战。”

接着,他的手指移向关内,尤其是在他们管辖的赣西边区和湘南等地划了一圈。

“而关内,蒋氏倒行逆施,清党屠杀,已失人心。G党趁势而起,于农村扎根,其势虽微,然其组织、其理念,颇有可取之处,亦不可小视。国G内战,已然不可避免。此乃民族之内耗,徒令亲者痛,仇者快!”

说完这些,邓贤抬眼环视众人,最终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故,我意已决。北境方面,命令陈念和、张双喜,以现有兵力,巩固辽南,清剿残敌,并做好防御日军报复之准备。暂不进行大规模北上追击。”

此言一出,几位幕僚都有些意外。按照常理,正宜乘胜追击,扩大战果。

邓贤看出了他们表情所露出的疑惑,继续解释道:“倭寇乃疥癣之疾,其疯狂反扑,我已有应对之策。然关内之变,方是决定我华夏未来百年气运之关键!我们不能坐视蒋氏肆意妄为,亦不能坐视G党坐大而失控。我们必须……介入!”

“介入?”

叶怀瑾听后眉头微蹙,他掌控着全国的情报网,比谁都更了解如今的局势。

“大帅,以何种名义?如何介入?直接派兵,恐引发全面内战,且易使我军陷入关内泥潭。”

“非也。”

邓贤摇了摇头,眼中似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直接派兵,是为下策。我们可以以调停内战,一致对外的名义介入。同时,加大对Gc党根据地的……观察和……有限度的接触。”

邓贤在停顿片刻后,说出了更具体的计划:“第一,以华南三省联合委员会及北上抗日联军名义,公开发表通电,强烈谴责蒋瑞元无缘发动内战、破坏抗战之行为,呼吁国G双方立即停火,共商国是,组建包括各党派、各势力在内的联合政府,集中全力以御外侮!”

“第二,命令情报局,加强对南方各红军根据地的渗透和情报收集,我要知道他们如今的真实情况、领导层、政策以及……潜力。”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邓贤说着目光变得愈发深邃。

“启动种子计划。挑选一批绝对忠诚、背景干净、信仰坚定的年轻军官和政工人员,以各种隐蔽方式,设法进入G党控制区,进行学习和考察。我们要深入了解他们的那一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未来华夏之新生,绝不能走蒋氏独裁之老路,亦不能全盘照搬苏国之模式。我们必须……走出自己的路!”

邓贤的决断,清晰而深远。

他不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强大的军阀或抗日英雄,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战后华夏的重建与未来道路的选择。

他要在国共之外,开辟第三条道路,一条融合了现代科技、强大国防、以及某种程度的社会改革与公平的、属于华夏自己的复兴之路。

而介入关内调停,既是为了阻止民族内耗,也是为了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并为种子计划的实施创造机会。

一场超越军事层面、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更加宏大的博弈,即将展开。

华夏的命运之舟,在邓贤这位来自未来的舵手操控下,正驶向一片充满未知与挑战,也蕴含着无限可能的新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