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槐岭攻防战(2 / 2)

然而,近卫师团的凶悍超出了想象。第一波被打退,第二波几乎毫不停歇地又涌了上来!

日军士兵踩着同伴的尸体,嚎叫着继续冲锋,军官挥舞着军刀,他们身先士卒总是想着第一个为他们的天皇效命,但也往往最先被狙杀。

战斗迅速白热化。多处阵地爆发了惨烈的白刃战。

华南军士兵挺着上了刺刀的二十年式步枪,与突入阵地的日军展开残酷的搏杀。

晋绥军官兵也挥舞着晋造大刀,与日军绞杀在一起。

喊杀声、刺刀碰撞声、垂死者的惨叫声,混成一片,压过了枪炮的轰鸣。

朝香宫鸠彦王在后方观察所里,用望远镜看着部队在对方密集火力下死伤枕籍,却迟迟无法突破,气得脸色铁青,嘴里不断咒骂着。

“八嘎!支那军的火力怎么会这么强?他们的机枪是无穷无尽的吗?”

他并不知道,陈念和为了应对日军的决死冲锋,在防线纵深配置了梯次的机枪阵地和预备队,并且通过完善的交通壕进行机动支援,确保了火力的持续性和强度。

这就是华南军战术的精髓——不是被动挨打,而是以高效的火力配系和弹性防御,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

与此同时,在防线的左翼,由傅宜生亲自指挥的晋绥军第三十五军阵地,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他们面对的是日军第一师团一部配合战车的猛攻。

晋绥军的装备远不如华南军,晋造步枪射速慢,机枪数量也少。

面对日军的坦克和密集冲锋,他们往往需要付出更大的牺牲。

一处关键的高地上,晋绥军一个连死守不退。

连长是个黑脸膛的汉子,打光了子弹,就带着士兵们抡起大刀片,与冲上阵地的日军肉搏。

最后全连官兵几乎全部壮烈殉国,高地失守。

傅宜生接到报告,眼眶瞬间红了,他猛地一拍桌子。

“妈的!给老子把炮营剩下的炮弹全打出去!覆盖那个高地!二团三营,跟老子上!把高地夺回来!”

随后他亲自带着警卫连和预备队,发起了反冲锋。

晋绥军官兵见军长亲自上阵,士气大振,嗷嗷叫着跟着冲了上去,与刚刚占领高地的日军展开了更为惨烈的争夺。

最终,在付出了巨大代价后,高地被重新夺回,但傅宜生本人也在冲锋中被流弹击伤手臂,血流如注,但他只是简单包扎了一下,依旧坚持在一线指挥。

槐岭主阵地防线在日军的狂涛怒涛般的攻击下,剧烈地摇晃着,多处出现险情,但核心阵地始终岿然不动。

陈念和不断调动预备队,填补缺口,命令炮兵进行精准的反击,重点打击日军的集结地和炮兵阵地。

一天的血战下来,日军在浑河南岸遗尸数千,损失了大量坦克和技术装备,却未能取得任何决定性的突破。

但朝香宫鸠彦王一击破敌的梦想,也在华夏军队用钢铁和意志构筑的槐岭防线面前,撞得头破血流。

当夜幕降临,枪炮声渐渐稀疏,只剩下伤员的呻吟和寒风的呼啸时,朝香宫鸠彦王不得不痛苦地向武藤信义报告:“敌军抵抗异常顽强,火力凶猛,我军伤亡惨重,今日未能达成突破……”

武藤信义在奉天城内的司令部里,听着各方向的战报,脸色阴沉得可怕。

槐岭的防线,远超他的预估。

他意识到,想要速战速决,恐怕是难以实现了。

战争的模式,似乎正朝着他最不愿看到的消耗战方向滑去。

而消耗,对于远道而来、补给线漫长的日军而言,是极其不利的。

他不由得将目光投向了地图上的渤海湾,那里,华南海军的幽灵依旧在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