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念和站在沙盘前,目光锐利。
“进攻重点,转向这里,和这里!”
说着陈念和的手指点向了辽阳外围防线的两处结合部。
“集中第二师、第四师全部装甲力量,组成两个装甲突击群!配属足够的机械化步兵和工兵!”
“炮兵群,进行火力重组,实施‘火力准备-延伸-徐进弹幕-再次准备’的循环打击模式,重点为装甲突击群开辟通道和压制纵深敌军!”
“空军,加大出动强度,不仅要提供近距离空中支援,更要加强对日军后方交通线、指挥枢纽和炮兵阵地的遮断轰炸!”
他决定改变战术,不再追求全线平推,而是集中最强的装甲拳头,在绝对优势炮火和空中力量的支援下,对日军防线的薄弱点实施重点突破,撕开缺口,然后投入后续部队向纵深发展,分割包围日军阵地。
“我们要用钢铁洪流,碾碎鬼子的乌龟壳!”
新的攻击命令下达后,华南军的进攻模式发生了显着变化。
炮击变得更加有针对性,持续时间可能不长,但极其猛烈,精准地摧毁预先标定的目标。
炮火延伸后,不再是步兵浪潮般的冲锋,而是由数十辆甚至上百辆铁牛-II坦克组成的钢铁洪流,在徐进弹幕的掩护下,如同两支巨大的铁矛,狠狠刺向日军防线的结合部!
坦克集群后方和侧翼,是乘坐装甲运兵车或卡车的机械化步兵,以及负责排雷、架桥的工兵部队。
日军的抵抗依旧疯狂。他们调动预备队,试图封堵缺口。
日军士兵抱着炸药包、燃烧瓶,甚至身上绑满手榴弹,嚎叫着冲向华南军的坦克,上演着那一幕幕让前世之人无比难忘的进攻方式,以自身为动力的肉弹攻击。
日军的速射炮和野战炮也拼命开火,试图阻止坦克的前进。
然而,在华南军绝对优势的装甲突击和立体火力支援下,日军的局部反击,如同撞上岩石的浪花,纷纷粉碎。
坦克集群毫不理会侧翼的骚扰,坚定地向纵深突击!
车载机枪和伴随步兵的自动武器,将靠近的日军肉弹成片扫倒。
后方的重炮和空中的攻击机,则无情地覆盖着日军试图集结的区域和炮兵阵地。
一道道日军防线被撕裂,一个个支撑点被孤立、拔除。
华南军的钢铁洪流,以一种日军前所未见的速度和力度,深深嵌入其防御体系之中。
辽阳城,已经遥遥在望。
城内的日军守军,能够清晰地听到越来越近的坦克轰鸣和爆炸声,恐慌的情绪开始蔓延。
森连中将站在辽阳城内的指挥所里,看着地图上不断被标红的失守区域,脸色逐渐变得煞白。
他知道,外围防线被突破,只是时间问题,这场战役,他已经输了。
现在的问题,是能否在巷战中给予华南军更大的杀伤,或者……能否将部分部队撤出去。
他拿起笔,开始起草发给关东军司令部的电报,内容充满了绝望和悲观的调子,并首次提出了“收缩防线”、“必要时放弃辽阳,退守奉天”的建议。
辽阳之战,胜负的天平,随着楚明远的鲜血和华南军调整后的钢铁洪流战术,已经不可逆转地倾斜。
一座北方重镇的陷落,似乎进入了倒计时。
而这场战役的结局,必将深刻影响整个中日战争的进程,乃至东亚未来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