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1910从岭南走出的军阀头子 > 第296章 逐渐消亡的日军!

第296章 逐渐消亡的日军!(1 / 2)

柳河桥血战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遍关内,点燃了本就沸腾的民意,也灼烧着各路等待在关外的义师首领们的心。

报纸上连篇累牍地报道着:“虎贲师浴血奋战”、“柳河桥已成血肉磨坊”,字里行间充满了悲壮与赞誉,同时也夹杂着对后方迟缓行动的急切催促。

在绥远、在河北、在热河边境,晋绥军、西北军残部、以及一些零散的抗日义勇军首领们,再也按捺不住。

他们齐聚奉天城内,北方军总司令部那间略显破旧的会议室里,将张双喜团团围住。

“张少帅!华南虎贲师的弟兄们在前面拿命在填!我们几十万大军却在这里按兵不动,眼看着鬼子一步步增兵,这叫什么事儿!”

晋绥军将领傅宜生声音洪亮,带着晋北汉子特有的直率,他脸上满是焦急与不满。

他的第三十五军是阎百川麾下精锐,早已摩拳擦掌。

“是啊,汉卿兄!全国同胞的眼睛都看着我们呢!再不出关,舆论哗然,我等皆成民族罪人啊!”

一位原西北军的师长拍着桌子,他部下装备虽差,但抗日热情极高。

“张少帅,给个话吧!我滇军儿郎不怕死,就怕死得窝囊!”

来自滇军先遣队的代表也大声请战。

会议室里群情激昂,请战之声不绝于耳。

这些将领们,有的真心抗日,有的则夹杂着保存实力、抢夺地盘、博取名声的复杂心思,但在抗日这面大旗下,此刻他们的目标空前一致——出关,打鬼子!

张双喜坐在主位上,面容憔悴,眼窝深陷。

连日来的巨大压力,前线不断传来的噩耗,以及后方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都让他身心俱疲。

他何尝不想让他们挥师出关,去支援辽南战场前线?但他更清楚,眼前这群人,来自不同派系,指挥体系混乱,装备补给各异,若不能有效整合,仓促投入战场,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可能自乱阵脚,甚至被日军逐一击破。

他抬起手,示意众人安静。

原本喧闹的会议室渐渐平息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年轻的北方军少主身上。

“诸位袍泽的爱国热忱,抗日决心,双喜感同身受,敬佩不已!”

张双喜的声音有些沙哑,但语气坚定。

“柳河桥战事之惨烈,远超我等想象。李天霞将军率虎贲师将士正与日军进行着较量,虎贲师虽装备精良,但对面日寇两个主力师团及大量技术兵种同样不差!此刻我们的每一分钟安慰,都是前线将士用生命换来的!”

张双喜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将领,缓缓说道:“正因如此,我们更不能贸然行事,徒增无谓牺牲!日军的战力十分强悍,且装备精良,绝非乌合之众可敌。要想真正帮到前线,给予日寇沉重打击,我们必须形成一个拳头,而不是一盘散沙!”

他站起身,走到墙上的巨幅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柳河桥以西、以北的广阔区域。

“诸位若要出关抗日,双喜绝不阻拦,反而竭尽全力提供便利!但,有一个前提!”

张双喜说后转过身,目光锐利的看着在场的每一人。

“所有出关部队,必须进行整合,接受统一的指挥和调度!成立北上抗日联军前敌总指挥部,由我兼任总指挥,诸位分任副总指挥或兵团司令。各军需上报详细编制、实力,由总指挥部根据敌情、地形,统一分配作战任务,协调后勤补给!任何人不得擅自行动,违令者,军法从事!”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

要知道老蒋开口,他们都没答应

而统一指挥,意味着要交出兵权,至少是部分的指挥权,这对于习惯了拥兵自重的军阀们来说,无疑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傅宜生沉吟片刻,率先表态开口。

“我第三十五军,愿听从张少帅统一调遣!抗日救国,岂能存门户之见!”

他深知,在此民族危亡之际,若再各怀鬼胎,只能是死路一条,唯有团结在最具实力和声望(此时张双喜因坚决抗日而声望高涨)的旗帜下,方能有一线生机。

有人带头,其他人即便心中尚有疑虑,在如此形势和大义名分下,也只得纷纷表态同意。

“愿听张少帅号令!”

“理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