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红楼之黛改红途 > 第213章 龙颜震怒·智辩朝堂

第213章 龙颜震怒·智辩朝堂(1 / 2)

我攥着那道明黄诏书,指节被硌得发白。

马蹄声惊起的寒鸦还在头顶盘旋,翅影掠过妙玉月白衫子,倒像她从前抄经时落的墨点。\"别怕。\"她忽然握住我的手,指尖凉得像晨露,\"我写的信在你怀里,每一句都是真心。\"

北静王府的马夫早候在山门外,青帷车帘被风掀起一角,露出里面垫得软乎乎的锦褥——是宝玉安排的,他总记得我坐车怕颠。

我扶着妙玉上车时,瞥见她腕间还戴着去年中秋我送的翡翠镯子,刻着\"守拙\"二字。

那时她嫌俗,如今倒成了护身符。

辰时三刻,宫门前的铜鹤香炉飘着沉水香。

我踩着汉白玉阶往上走,每一步都能听见自己心跳。

金瓦在阳光下晃得人睁不开眼,直到那道冷厉目光劈过来——皇帝端坐在龙椅上,玄色衮服绣着十二章纹,连茶盏搁下的动静都像惊雷。

\"林氏。\"他声音像淬了冰,\"朕听说栊翠庵藏着位'玉小姐',你倒说说,这是哪家的姑娘?\"

我跪下去,袖中妙玉的信被掌心焐得发烫。\"回陛下,那是臣女的清客。\"

\"清客?\"龙案\"砰\"地一响,他拍案而起,玄色流苏垂下来扫过我额角,\"宗人府今早来报,说那女子腕间有'永'字暗纹,是先朝端敏长公主的私印!

林氏,你私藏前朝遗孤,是嫌荣国府的脑袋太多?\"

我抬头,正撞进他泛红的眼底。

这是早料到的雷霆,可真劈下来时,后颈还是沁出冷汗。\"陛下明鉴。\"我从怀中取出信笺,展开时故意让\"栊翠庵主持妙玉\"几个字先入眼,\"非臣私藏,是她自愿归附。

这是她亲笔写的《归心书》,求陛下过目。\"

信笺被内监呈上去时,我盯着皇帝指尖。

他翻页极慢,第一页还没看完,眉峰就松了些——妙玉写得明白,她三岁被乳母抱出皇宫,在江南尼庵长大,从未与前朝余孽有过往来;又说\"愿为陛下磨墨捧砚,不敢妄言尊卑\",最后还夹了张抄经纸,是她用瘦金体写的《贞观政要》。

巳时的日头爬过檐角,照得龙案上的信笺泛着暖光。

皇帝翻到最后一页时,突然轻笑一声:\"好个'不敢妄言尊卑',倒比朕那些皇子会说话。\"

我心尖一跳,立刻从袖中抽出另一份奏疏。\"陛下,臣女还有《关于女子继承权疏》要呈。\"我刻意让奏疏边角露出半枚康熙年的宗人府印——那是探春翻了三日夜库房才找着的,\"汉有吕后称制,唐有则天临朝,本朝孝庄太后佐三朝,可见女子辅政古已有之。

妙玉姑娘若得封号,一则堵了江南士族的流言,二则......\"我顿了顿,\"可作女子向学的表率。\"

皇帝放下信笺,指节敲着奏疏:\"你倒会找由头。\"他忽然倾身向前,目光像把刀,\"可朕若说她是隐患呢?\"

\"隐患在人心,不在一人。\"我迎上他的目光,\"陛下若封她为郡主,她便是您的人;若囚她于冷宫,她才真成了前朝的旗。\"

殿外传来鹦鹉学舌的叫声,\"圣明\"二字被说得字正腔圆。

皇帝盯着我看了片刻,突然抓起案头朱笔,在奏疏上画了道粗粗的线。\"礼部拟封号。\"他扔了笔,\"但她得住在延禧宫偏殿,没朕的旨意不许出门。\"

我叩首谢恩时,指甲掐进掌心。

延禧宫偏殿离御书房不过半箭地,名义上是软禁,实则是皇帝要就近看着——这妥协比我预期的好。

我早让探春联络了户部的王侍郎,明日起,妙玉的月例、用度都会按郡主规格走,就算礼部拖延,银钱也断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