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穿成了扶苏的女儿,抱紧了始皇的大腿 > 第125章 遇见又一个历史名人(三合一)

第125章 遇见又一个历史名人(三合一)(1 / 2)

第125章遇见又一个历史名人(三合一)

自从上次嬴子瑜终于配比出合适的水泥之后,嬴政高高兴兴且毫不客气拿走了,然后第一件事就是给他的咸阳城铺设水泥路。

对此,大臣们颇有微词。

“君上刚刚统一六国没多久,本就计划着泰山封禅,都是些劳民伤财之举,而且国库本就不富裕。

如今又要征发徭役,岂不是雪上加霜?

难道大秦民不聊生,百姓九死存一就是君上想看到的大秦盛世吗!”

敢当着嬴政的面这么骂嬴政的除了一些耿直的儒生外也只有淳于越了。

好巧,淳于越也是儒生,因此这人骂的格外狠厉,甚至有一种就骂这一次的决绝。

听到这话,嬴政上扬的嘴角立马拉了下来。

他本来就打着和大臣们分享喜悦的心情说的,结果没得到想要的反应不说,居然狠狠被骂了一顿。

“寡人不过是新得到一个与民生有益之物,准备修一条水泥路看看成效而已,怎么在诸位心里寡人所作所为就是劳民伤财,寡人就是做步那夏桀商纣后尘之人了?”

嬴政甚至心里都觉得委屈,夏桀商纣这些人都是为了自己玩乐,但他不一样,他拿到水泥第一反应都没准备给他的咸阳宫铺路。

虽然有一部分人认为淳于越说的太严重了,但是考虑到他们目标一致,加上有愿意出头的人,所以也就没有立马表态。

淳于越看着嬴政的样子就知道嬴政心里的想法,丝毫不畏惧,“君上说的与民有益之物如果没有财力支撑,与那祸国殃民之物有何分别?献给君上此物的人又安的什么心?

臣所言所心皆是为了大秦,如果君上非要一意孤行,那臣今天就撞死在这朝堂上,免得未来见证大秦的末世。”

嬴政没想到淳于越不仅对自己有意见,而且还将脏水泼到了自家孙女身上,眼神立马变得凌厉,“你找死!”

他不介意儒生骂自己,千古功过,他颠覆的常理太多,注定是风口浪尖的人,但是他绝对不能接受自家小鱼儿被污蔑。

见嬴政这个表情,一部分人认识到淳于越刚刚的话触及嬴政的逆鳞了。

这水泥他们猜都能猜到是小公主呈献给君上的,小公主在君上心中的地位如何他们不是不清楚,现在攀扯小公主心怀鬼胎难怪嬴政变脸。

“君上息怒!”一些人连忙出来打圆场。

嬴政环视了一圈为淳于越请罪的人,最后又看向淳于越,“寡人给你最后一次机会,收回你刚刚说的话。”

淳于越依旧不卑不亢,“满朝文武,李斯为陛下马首是瞻,佞臣;王翦、蒙武只知带兵,莽夫;王绾、冯去疾明哲保身,庸碌;至于周青臣、赵高之流,小人。

他们不敢说的话臣说,臣只为心中俯仰无愧。”

完全没有参与这次交锋的李斯等人好好地就被扇了一巴掌,这下真的起了弄死淳于越这个清高之人的心了。

尤其是李斯,刚想出声反驳淳于越就被嬴政制止了,“难道在你心中,大秦除了你就无其他能人了?”

“臣敢于直谏,强其他人数倍。”

“你既然想死,寡人成全你。”

淳于越仿佛得到赏赐一般,郑重磕头谢恩,“谢君上!”

嬴政气笑了。

在千钧一发之际,扶苏出面阻止了,“君上,淳于越所言有误但罪不至死,还请君上网开一面,不如削了官职,罚去学宫教书如何。”

说着示意淳于越请罪,但是淳于越不为所动。

“君上并非是黄口小儿,也非初登大宝,往常听信博士仆射周青臣谄媚之言也就罢了,不过是歌功颂德的玩意儿。

但如今在这群人的鼓舞下,君上不顾大秦现状,忘记先前定下的休养生息之策,横征暴敛,为臣者若不及时劝谏,如何有脸面对天下百姓?如何面对所学礼义廉耻!”

嬴政看着扶苏,“不是寡人不愿意放过淳于越,而是他自己找死。

太子,仁善是好事,但是仁善挡不住上赶着找死的人,不然你问问其他人怎么看?”

如果淳于越不那么疾言厉色,没有把朝中重臣都骂了一遍,或许还有人愿意出言搭救一番。

但是现在,佞臣李斯低头,莽夫王翦闭眼,庸碌冯去疾装聋作哑。

说实话,他们这些人难道不知道如今不能征发徭役吗,当然知道。

但是嬴政也说了,只是修咸阳城一部分水泥路,这要求真的不过分,紧一紧还是能满足的,何必如此苛责引君上不悦,小题大做。

淳于越敢于直谏是好事,只能说这人真的不适合在朝中,过刚易折,有些事情没必要太较真。

扶苏明白吗,当然明白,只是就因为这个原因赐死淳于越于名声无益。

嬴政是在乎名声的人吗,在乎也不在乎。

于是三方就这样僵持住了,而就在这是,转机出现了——巴翼和乌氏倮带着几十箱珠宝粮食浩浩荡荡的求见嬴政。

嬴政暂时放过了淳于越,“请人进来。”

巴翼是巴清的孙子,也是巴清看好的巴家下一代掌权人。

因为玻璃一事,虽然年老但是脑子还很清楚的巴清看出了嬴政对商人的需求,立刻意识到其中蕴藏的绝佳机遇,几乎是立刻就让自家能力出众的孙儿联系老友。

而她联系上的老友就是乌氏倮。

这个乌氏倮也是个人物,她本名叫倮,秦国乌氏族人,住在甘肃平凉。当初她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养牛牧马,发展畜成为当地一个大牧主,拥有马、牛、羊不计其数。

一次偶然的机会和巴清相识,两人同为女子,又都是寡妇,自然相见恨晚引为知己。

巴清看出嬴政的需求后,不用想知道光凭她一家是不可能吞下大秦的市场的,必须要有个盟友,这时候身在甘肃的、自己的好姐妹倮就是最好的选择,巴清愿意与她商议共富贵。

巴清起初没有直接和倮说明自己的来意,而是像曾经一样将咸阳的新奇之物玻璃交予倮售卖。

也许是玻璃本身原因,也许是倮经商天赋很高,总之第一批、第二批玻璃非常受欢迎,也让乌家大赚了一笔。

在巴清看出倮深陷其中之后,终于图穷匕见了,她邀请倮和她一起为大秦效力。

这次巴清用自己捐出一半家财换取家族的进入大秦朝堂机会的例子说服倮。

用巴清的话来说,就是“商人的巅峰越不过吕不韦,但是吕不韦的事让如今的秦王对商人心存芥蒂。

但是没关系,如今秦王需要我们,这就是我们的机会,如果不想要未来咱们成为别人案上鱼肉,只有抓住它。”

说到最后,巴清当然不是想简单的售卖玻璃。

她对倮说道,“我有渠道得知,曾经太子和幕僚谈论过如何处理匈奴的问题,提到说想要与匈奴通商,用匈奴需要之物和他们交换牛羊马匹,只是碍于匈奴狡诈和身边没有相应人才才耽搁了。

但是这个问题放在妹妹身上就不存在,妹妹日常与戎人打交道,戎人和匈奴并无太大区别,如果咱们在戎人身上试验成功,到时候拿下匈奴也不在话下。

为大秦解决一个心头大患,你说咱们家族是否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巴清的话触动了倮,两人一拍即合。

达成共识的倮回去就安排了起来。

她把马、牛、羊贩卖给关中农耕地区的农民,然后收购珍异物品、丝绸和日常生活、生产用品,带回来销往牧区,一来一回,做着倒卖的生意。

同时向居住在大山深处的戎王进献丝织品,换取相当于丝织品十倍的牲畜和畜产品作为报酬。

一来二去,乌氏立马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连带着巴清家也暴富了一波,这样大的动静自然瞒不过嬴政的眼睛。

只是当时嬴政忙着统一六国,巴清之孙巴翼时不时进献,所以嬴政才暂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给了他们便利。

有了嬴政的保驾护航,巴家和乌家生意做的更加顺畅了。

而今天就是巴翼和乌氏倮交答卷的日子。

如果嬴子瑜在场,她就会认出这位乌氏倮就是秦始皇时期唯一一个因为发展畜牧业而被授予比封君”待遇的商人。

比封君的意思就是她的待遇等同王侯,她可以和秦国的大臣们一样,进宫朝见,参与议事,享有相当高的政治待遇和荣誉。

要知道这在重农抑商的封建时代,尤其是在秦始皇手里,一个以畜牧为主的商人,还是个女人,能取得如此成就是非常少见的。

不过也许是因为倮饲养的马匹也为朝廷提供了大批军马,对秦国的政治经济有极大的贡献,所以才受到秦始皇的格外恩宠也未可知。

当然这是原本的历史,这个时空里,早早进入嬴政眼里的乌氏倮或许能获得更大的成就。

巴翼和乌氏倮进来之后照例行礼,然后像是没看到此刻屋子里紧张的氛围一样,巴翼指挥着人先将一部分财物擡了上来。

“早年大母许下的诺言如今已经完成了,还请君上过目。”

说着就将这次进献的全部账本呈了上去。

嬴政翻看着账本,脸色越来越好,还真是瞌睡了就送枕头啊。

有了巴翼和乌氏倮的就急,别说是修咸阳城内的水泥路了,就是修一条从咸阳城到泰山的水泥路也是可以的。

只是在乌氏倮知道嬴政要修路之后,几乎没有犹豫立马出面表示,“君上不必忧虑,这些年我乌家能有如今全都要依靠君上恩德。

可以说没有君上就没有我乌家。

如今君上遇到了困难,如果我等置之不理岂不是忘恩负义之辈。

其他的倮帮不上忙,但是出些财物倮还是能做到的,所以我愿意捐出乌家这些年所得的三分之二,为大秦建设贡献一二。”

乌氏倮说完,巴翼立马跟上,“大母也说我等不能忘记君上恩德,我巴家也愿意捐出所得的三分之二。”

嬴政看着精明的老妇和稍显稚嫩的青年人,虽然说他不相信这两人在家会真的感念自己的仁德,但是他绝对相信这两人愿意献出三分之二的财产用于修路。

而这就够了。

于是嬴政非常热情的接待了乌氏倮和巴翼。

对于两家的识相,嬴政也不是个吝啬的人,不仅大为褒扬了一番,而且还赐爵“左更”。

这是大秦二十等爵中的第十二级,不算高,但是对商人之家的巴翼和乌氏倮来说已经算是改换门庭般的存在了。

更何况这只是一个开始,上不封顶的。

同一个圈子是没有秘密的。

一时间,巴家和乌家用钱财换取爵位的事情被很多人知道了,尤其是只有钱没有权的商贾富豪们狠狠羡慕了一把。

纷纷效仿乌氏倮和巴翼为嬴政捐财捐物,以求也能得个爵位什么的,不求比肩乌、巴两家,但求有个爵位。

得了好处的嬴政也不抠搜,大笔一挥,只要捐钱的都给封了个“五大夫”。

当然这些爵位只有一个空头名号,没有实际俸禄,说白了就是个好听的名头罢了。

但是这又如何。

对于这些商贾之人,荣誉名头反而比财产更加吸引人,更别说嬴政承诺在大秦学宫之内留了几个名额给他们了。

大秦学宫的学子只要不是蠢钝如猪的废物,将来必定能在大秦官场有一席之地,所以这就是官场入门券,这才是实打实的好处。

用大半身家换了个官职,这些人觉得不亏。

但在嬴政眼里,大秦学宫本就是要招人的,他都不限男女,不论贵贱了,加个商人也无不可。

所以这场交换,双方都觉得自己赚到了,所以到全国主干道的水泥路都修完了,双方都非常融洽和谐。

只是,嬴子瑜跟在嬴政身边学习的时候,知道了这件事情,难得脑子转的快了点,下意识回了一句,“大父,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卖官鬻爵吗?”

还是皇帝带头的那种。

说起来,当时嬴政抓包嬴子瑜制造水泥之后没多久,水泥比较完美的配方才终于研究了出来。

而刚研究出来,嬴子瑜就被嬴政半哄半骗的带进了咸阳宫住,尤其是祖孙俩心知肚明一些事情之后,嬴子瑜每天都要在嬴政身边接受教导。

所以嬴政处理公务的时候身边出现嬴子瑜也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这次,听到嬴子瑜这话,嬴政批阅奏折的手一顿,墨水顺着笔尖滴在了纸上,晕开了一片污渍。

嬴政没去管污渍,而是放下笔,敲了一下嬴子瑜的脑袋,语气似又无奈,“这是什么话,什么卖官鬻爵,怎么用词呢,李斯之前是怎么教导你的?

果然还是不行,还是需要给你找一个好一点的先生,熏陶一番。”

说着嬴政就想到了他已经致仕的丞相王绾,不行,老人家要修编秦礼,暂时没空;

那被他赶去学宫的淳于越?学识文采绝对够,就是为人太刚正不阿了些,抛开耿直不谈,是个好人选。

嬴政这边在斟酌嬴子瑜老师人选,嬴子瑜则抱着被嬴政敲疼的脑袋,煞有其事的解释道,“买卖官职和爵位以达到敛财的目的,我说的没错啊。

这就是卖官鬻爵,还是作为皇帝的大父你带头卖官鬻爵,开启不良之风的。”

说到这里,嬴子瑜忍不住发散的想到,曾经历史上比价出名的卖官鬻爵的皇帝是汉武帝刘彻。

只是在自己这个时空有没有汉武帝不好说,但是未来历史上出名的卖官鬻爵的皇帝恐怕就要变成自家大父秦始皇嬴政了。

这难道就是某种意义上秦皇汉武的巅峰想见?好像有点刺激好磕。

嬴政一向对嬴子瑜非常有耐心,也非常宽容,所以这次只是又狠狠敲了一下嬴子瑜的脑袋。

“小鱼儿你这话就说的不对了,他们这些商人重利,但是关键时候还能记住大秦的恩惠,还知道感恩,还愿意为大秦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绝对值得褒扬的。

同时,朕也不是那种只会口头表扬不给实际利益的皇帝,得了好处给一份荣誉有什么问题,别说卖官鬻爵这么难听的话。”

如此冠冕堂皇的话,嬴子瑜差点信了。

要不是嬴政同嬴子瑜解释完之后,立马叫人把公子高叫过来吩咐任务,嬴子瑜都不会如此。

被叫过来的公子高云里雾里的被嬴政安排任务,“你将这件事情利用你的报社宣传出去。

注意,宣传的主题围绕商人感恩来说,千万不能出现小鱼儿嘴里寡人卖官鬻爵的舆论危机!”

公子高虽然不明所以,但是还是接了任务,嬴政实在不放心,“这稿子你要是不会写让张良润笔。”

张良目前虽然没有进入大秦朝堂,还在嬴子瑜手底下干活,但是时不时在公子高的报社里写点针砭时弊的文章还是很受嬴政喜爱的。

本着能用就用的原则,嬴政没有放过他。

事情嬴政认为已经安排好了,也就没有再理会。

现在他是舆论到位了,钱财也到位了,后续计划可以稳步推进了。

首先开工的就是从咸阳到泰山的水泥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粮食物资堵住反对意见。

由于这次商贾豪富们非常热情,捐助了不少,所以嬴政这次征发的徭役不仅不需要百姓自带干粮,反而是朝廷全包的。

甚至因为乌氏倮的缘故,这群人隔一段时间还能吃上羊肉等的荤腥补充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