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清宫之金玉满堂(十七)
兰箐箐紧张皇太后的心情也十分明显,明显到魂不守舍了,那些带她进门的人也形同眼瞎了,还特地给她留下一个人独处的机会。
她似过往那般要给皇太后喂药。
但跟过往不同的是,这屋里的摆设好似变了。
兰箐箐明显没注意到,她先是给仁宪皇太后诊脉,再四处张望,见四下无人,才唤出【空间载体】。
显然这次,从空间载体里落下一个漂亮的药瓶子。
药瓶玲珑小巧,比最上等的玉石还要漂亮,在阳光下闪烁着异样之色,不似凡间之物。
一面屏风后,康熙帝将这一切全都收归眼底。
心里掀起惊涛骇浪,这人到底是仙还是妖,怎会有这般神通造化。
他瞳孔不断扩张,这是他对某样东西极具兴奋和好奇时的表现,他从未想过,这世间真有神通。
兰箐箐将药瓶捏在手心,极力忽视那种极其浓重的窥视感。
再度看了眼四周,见无人进来,才放宽心拔开药瓶塞子,倒出一颗药丸,准备将药化在翡翠碗里。
同时喃喃自语,“太后娘娘,你可得快快好起来,便是天上之物,我也没带多少下凡间,弘时孝顺您,曾孙媳也不愿看着您不好,我们夫妻俩总归是盼着您赶紧好起来的,您早些安好吧。”
听到这话,康熙帝更为魂不守舍,这东西——果然是神仙之物,便是哪一颗用在他嫡母身上,他都觉得心痛之极!
他赶紧示意身边奴才,梁九功立马配合,不一会儿,门外就传来了脚步声,兰箐箐立马将药瓶收起来,至于这刚化开的药还没来得及喂皇太后,还在她手上端着。
有奴才笑盈盈对她说:“四福晋,奴才得给太后娘娘擦身子了,您快些出去吧。”
奴才极其自然接过她手中的药碗。
“好。”兰箐箐盯着那药碗,顿了一下,在犹豫,那奴才用眼神催着她,她只得收回视线,很快便退出去。
不多一会儿,康熙帝便出现在‘皇太后’床前,而躺在床上的‘皇太后’明显只是个替身,是一个跟皇太后长得相似,并且身上病症也差不多的、年岁相近的老妇人。
以皇帝的能耐,找出一个这样的老妇人并不难,毕竟总不能让武箐箐发现皇太后的身子早就好起来了,这样一来,也就无法引出武箐箐下一步的举动。
况且,要不是他处心积虑,还真没法发现武箐箐居然有仙人神通。
那突然变出来的药瓶子,以及那已经化开的神仙药。
帝王捧着那碗药水,眼里闪着异样色彩,若是这药对他有用——
他不敢想象他能活多久,兴许能真正实现皇上万万岁了,就算不能,他或许能借接触到武箐箐的机会,羽化成仙。
他心情前所未有的好,本来以为自己注定要下黄泉,注定要将皇权拱手让人,可峰回路转,终究是让他见识到了真正的仙人手段。
“梁九功,赶紧叫来太医院所有太医,朕要看看这药,到底有何用!”
没过多久,太医们齐聚一堂。
纷纷研究起从药碗里分来的一小点药水,只是不管是哪个太医来,都察觉不出这药是用何物做的,明摆着有不少药材是自己认识的,但那些药都是毒物,哪怕相生相克,也绝对不可能将药效融合得这样好,还形成了大补药。
因此一个个支支吾吾,皇帝看了,更是觉得这是天上之物。
又十分心疼地让这些太医试过这些药,确保药伤害不了龙体。
而太医们便是尝了一点药,就觉得精神抖擞了,认定这药对身子无害。
帝王谴退这些太医,再静静等待两个时辰——
之所以等上这两个时辰,一是怕太医们吃的是见效慢的毒药,二是担心时间太长,这神仙之物就没了作用。
在这之后,奴才们传来太医安然无恙的消息,帝王这才松了一口气,深深地凝视着这碗药,深思良久,这才一饮而尽。
而在喝完药后,帝王突然感觉身体前所未有地轻快,好似周身的经脉都被安抚一遍,暖融融的滋味传遍全身,脑子愈发清醒,好似回到了年轻时候。
唤来太医诊脉,太医惊喜极了,“万岁爷,您身子骨越发好了。”
康熙帝摆摆手,脸上满是笑意,“都退下吧。”
只要感觉到身体好,帝王便心情好。
帝王觊觎那些药的心思也越发浓重了,只不过,比起觊觎那些药,他更在意武箐箐这个人。
天子乃万万人之上,若这武箐箐是天上仙,落入凡间与民间男子成亲,缘何会选择弘时——
思来想去,康熙帝都觉得心里不忿,只不过,见识过那等神仙手段,加上武箐箐手上的确有对他身体好的东西,他不敢轻举妄动。
他清楚要是彻底得罪了武箐箐,这羽化成仙也就跟他毫无关系了。
而且看武箐箐的模样,颇为在意弘时,在意跟弘时的这段夫妻情,若是将来,有羽化成仙的机会,必然会念及弘时——
思及于此,帝王竟起了要将这对夫妻强行分开的心思,只不过迫于武箐箐的存在,这个想法只在心里转一圈,便消散于无形了。
在未探清楚武箐箐手段之前,只要这成仙名额不是一人的,弘时就没必要除掉了,不然得罪一个仙人,后果远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
就算他是天子,有上天庇护。
可天子会年老,他求的是成仙之路,求的是长生不老,盼的是永不入轮回,而非像寻常凡人那样,生老病死。
皇帝到底是打消将武箐箐弄进宫里的心思了。
不是一定做不到,只是清楚天上仙下凡跟凡人成就一段姻缘,必然是有未尽缘分,这种缘分并不因一个人身份高低而成。
要是他做得过分了,仙人可能就直接抛下弘时回归天庭了。
到时候,他要怎么凭借弘时亲祖父的关系,得仙人看重。
……
且不说帝王心里如何打算,在这之后,雍王府慢慢进了帝王的人。
所有被安插进府的人都在暗地里观察四福晋。
兰箐箐还似过往给二福晋养胎,在自己屋里研究医术,偶尔种花种草,悠闲自得。
在打听到仁宪皇太后身子彻底安然无恙后,她极其明显松了口气,还有人调笑她:“箐箐,怎么这样高兴?”
兰箐箐笑道:“皇玛嬷身体好转了,那就是好事,作为小辈,我盼着皇玛嬷越老越有福,作为医者,我只愿皇玛嬷此后不再经历病痛。”
大福晋伸手揉了揉她脑袋,“大嫂的好箐箐啊,真是个孝顺的孩子。”
兰箐箐摇头,“我可算不上孩子了,等二嫂生下孩子后,我就是长辈了。”
“是是是,你是长辈了。”大福晋还是以一种哄孩子的口吻说道。
不过说到二福晋的孩子,那是王府最小一辈最先诞生的孩子,必然受到王府所有人的看重。
大阿哥成亲多年仍未有子嗣,三阿哥也一样。
四阿哥尚未圆房,而且也没有纳妾的心思,还没有孩子是必然之事。
因此绝大多数人心思都在这两位阿哥身上,盼着两位阿哥赶紧有子,因二阿哥就要有嫡子了,两位年龄相近的阿哥要是迟迟没有子嗣,就很难不被人怀疑是不是子嗣艰难。
大福晋忍不住叹息,“要是大爷迟迟无子,我也得慌了。”
她先是慌自己没有嫡子,但如果不止她怀不上身孕,该慌的人就不是她,而是大爷和额娘,这无子的罪过不在她身上。
但长久下来,大爷始终无子,就算将来阿玛有多大造化,都轮不到大爷继承。
皇位总不能由一个生不了的子嗣继承吧。
哪怕是让妾室生下长子,她都认了,最怕的是生不下来。
“大嫂,您身子骨好极了,迟早会有子嗣的。”
“但愿如此吧。”大福晋不大相信这话,她亲眼目睹箐箐给她诊脉过后那股纠结的神色,这孩子不会瞒人,想安慰人,也说不出好听的话。
只是磕磕绊绊说她身子骨很好,就半句不提她能不能怀上身孕。
看箐箐这神色,她还能猜不透她是不易生养的身子吗,而且不光是她不容易生,三弟妹也一样不容易生,还有大爷和三弟,估计也是不好生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