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嫂,你这是要去哪儿?”
兰箐箐刚问,三福晋身边的奴才便指了指荣妃娘娘所在宫所。
她眉头蹙起,“三嫂,可要我帮你?”
三福晋这般主动,倒是不多见,她要是觉得三福晋毫无所求,那就不应当了。
三福晋笑意更浓,让胤禛抱起大侄女,便拉着她到墙角处商量事儿了。
“箐箐,你口风严不严?”
兰箐箐无语,“三嫂,您问我这话,就是死马当活马医吧,哪有人这样问话的,要是存心想打听你心思的人,那肯定满口应承。”
三福晋羞涩地笑了笑,“我这不是信你吗,你就说帮不帮我就是了。”
不远处的胤禛抱着大侄女,再一次跟孩子大眼瞪小眼,有心想知道箐箐跟三嫂说了什么,但三嫂特地避着自己,他要是凑过去,估计下回这种事就彻底没他的份了。
“我要是说不帮你,那你得哭了吧。”
兰箐箐注意到四下无人,没人隔墙有耳,便放心道:“你尽管说吧,我能帮上你的,肯定尽力帮你。”
“那就好那就好。”三福晋松了口气,“箐箐啊,你跟胤禛这是要去慈宁宫吧?”
兰箐箐点了下头,“三嫂这是想要借慈宁宫避一避风头?是荣妃娘娘那边的事?”
“正是如此。”三福晋还有些诧异,她这话都还没说出来,箐箐就将她心思弄明了,这孩子可真是脑子灵通。
“三嫂,不管您起初打算避什么,您躲得了一回,躲不了第二回,不如想个一了百了的办法。”兰箐箐回想起先前跟三福晋谈话时,对方让自己注意胤禛的房中人,她虽是没听说胤禛有被人安排妾室的事儿,但三福晋这么说,肯定是荣妃给三福晋塞人了。
三福晋不想要,因此荣妃一叫三福晋过去,三福晋就满脸不情愿,可能是怕自己一过去,回来时身后得带着一连串的美人了。
兰箐箐道:“再等等。”
三福晋心道这一时半会的,怎么好继续等下去,但她却下意识相信她,跟她在墙角站了好一会儿,直到荣妃的奴才过来请她过去,箐箐直言道:“回去禀告荣妃娘娘吧,太后娘娘想要见三福晋,若是荣妃娘娘催得急,三福晋去见过太后娘娘一面便去见荣妃娘娘。”
奴才一听这话,脸色都泛白了,他们娘娘哪有胆子敢跟太后娘娘抢人,四福晋这话不是摆明了娘娘妄图越矩,那可要不得、要不得。
奴才赶紧道:“还请格格稍安勿躁,三福晋自是要陪太后娘娘的,荣妃娘娘对太后娘娘孝顺,若是三福晋能多陪着太后娘娘,就是在替娘娘尽孝,这是大好事,您可别说这种话折腾奴才。”
奴才又是惶恐又是不安,说来说去都是他们娘娘没这个胆子跟太后娘娘抢人,过了好一会儿,荣妃的奴才才退下。
三福晋松了一口气,笑道:“箐箐,皇玛嬷不会生气?”
这可算是箐箐自作主张了。
“娘娘哪会生气,娘娘还巴不得我在外头多说说她。”兰箐箐眉眼弯了弯,“娘娘就是这副脾气,你以后跟娘娘熟了,就别跟娘娘见外了。”
三福晋笑道:“那是自然,我怎好跟皇玛嬷见外,都是一家人。”
“三嫂,你等等我。”
兰箐箐走到四皇子身边说了些话,胤禛点了下头,抱着大侄女先行一步,兰箐箐这才回到三福晋身边,跟三福晋低声商量起荣妃叫她过去的事。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兰箐箐自然不会让三福晋说出自己的难堪事,她只是问道:“我帮你躲过第一回,还有第二回第三回,我先前跟你说过了,你总得想个一了百了的办法。”
三福晋蹙眉,“我也想,只是这办法总是难为人。”
当婆婆的总有千万种手段难为儿媳妇,况且当婆婆的身份尊贵,她这个当儿媳不能有任何不孝不顺,不然就是给董鄂氏一族丢脸,况且,三爷总是孝顺的,她要是跟荣妃反着来,她在后院必然失了应得的脸面。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兰箐箐猜道,“是荣妃娘娘给三哥安排房里人了?”
三福晋愣了一下,“箐箐,你怎么猜到的?”
“你先前叮嘱我这些事,我就猜到你肯定是藏着事不愿说,不过既然是安排房里人一事,便让三哥来处置吧。”
“三爷?那就更不可能了,额娘怎么会让三爷亲自处置这事。”
荣妃明面上可不曾跟三爷反着来。
兰箐箐笑道:“这种事我总不好直白告诉你,你回去后就多关心荣妃娘娘身体,凡是发生在荣妃娘娘身上的事,你都得主动关心,让三哥认定你是天底下最孝顺的儿媳妇。”
三福晋琢磨会儿她这话,倒是后知后觉反应过来,这话不成问题。
荣妃仗着三爷孝顺,又仗着在三爷面前摆出一副柔顺温柔的模样,所以轻易拿捏她这个儿媳妇。
但是这些手段说到底都是仗着三爷对荣妃的在意。
她跟三爷还是夫妻呢,她要是随时随地表现出对荣妃的在意,不动声色让三爷注意到她的委屈,应该不会让荣妃轻易拿捏了,毕竟只要荣妃在三爷心中的性情变了,那就构不成威胁了。
三福晋这会儿别提多高兴了。
“箐箐,这事多亏了你啊。”
兰箐箐道:“能帮上三嫂就是好事。”
……
钟粹宫,德妃过来寻荣妃时,田氏还在阿哥所。
德妃满心难堪,原因是她送过去给大儿子的宋氏被退回来了,在阿哥所待的时日不足半个时辰。
摆明了就是看不上生母安排的人——胤禛不去宠幸她送去的人,难不成是想宠幸皇贵妃送去的人?
一想到这,德妃就浑身不适。
就算她现在有了疼宠的养子,但胤禛身上流着她的血脉,是她实际上的亲子总归是不争的事实吧。
她跟荣妃说起这些话时,心里别提多憋屈了。
荣妃摇了摇头,“德妃姐姐啊,再过些日子,胤禛跟箐箐成婚了,保准知道纳妾的好滋味了,他总不可能一辈子就守着一个嫡福晋,你尽管放心吧。”
她心里是不大瞧得起德妃纵容儿媳妇胡乱行事的,都没立下规矩,何以成方圆。
哪怕身份再尊贵的格格,都成了自己儿媳妇,难道当儿媳妇的还能越过当婆婆的。
这可真是怪诞之说。
好在她就没像德妃那样纵容自己儿媳妇,好在她儿媳妇不是箐箐,以箐箐的出身,以皇太后护着箐箐的模样,还有皇贵妃对箐箐的十足纵容,她想要给箐箐立规矩,怕是得对上这两座靠山。
到时被反过来立规矩的就是她了。
好在箐箐不是她儿媳妇。
荣妃从前心里有多遗憾箐箐不是自己儿媳妇,现在就有多庆幸箐箐不是自己儿媳妇。
风水轮流转啊。
她可不要多出来一个让自己受气的儿媳妇,不但跟自己争儿子,还给自己气受,她等了大半辈子,她熬了这么久,总算等来子嗣长成,她好不容易能当婆婆了,她要是当那受气的,她这辈子都会死不瞑目的。
德妃被荣妃说得心里不适。
心里冷笑,就她儿媳妇的出身,荣妃还羡慕不来呢,尽管珂里叶特氏一族的底蕴远不如董鄂氏一族,但不看家族底蕴,只看今朝,在后宫,她儿媳妇有皇太后和皇贵妃做靠山,在宫里不得过得风生水起。
作为皇家养大的格格,那身份本就不能跟寻常的贵族格格相比,她有这儿媳妇,她将来的好处多着去了,荣妃倒不必这样说她。
摆明是羡慕到没话找话。
况且荣妃这般信誓旦旦,可谁家屋里不是华而不实徒有其表,荣妃说不准就是面上好看,实际上也没管好自己的儿媳妇。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田氏被三阿哥送回来的消息立马传到荣妃耳边。
这下换荣妃脸色铁青,而德妃嘴角含笑了。
德妃还特地安慰道:“荣妃妹妹,这算不得大事,虽说胤祉已经成亲了,该是像你口中说的那样懂得了纳妾的滋味,但胤祉跟他福晋感情实在好,将田姑娘送回来也是件好事啊,到时你就等着嫡长孙出生吧。”
荣妃心里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德妃有一个难以掌控的儿媳妇,所以塞不进给儿子安排的房中人很正常。
但她儿媳妇怎敢不听她的话,居然还坐视不管她儿子将田氏退回来,真是荒诞至极。
当着德妃的面,将她的脸面丢尽了。
亏她当时还笑德妃倒霉,她这样跟德妃有何区别!
她压下怒火,立马吩咐道:“让三福晋过来一趟。”
德妃慢悠悠道:“既然荣妃妹妹有要事跟三福晋商量,那姐姐就不打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