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剥夺金手指(清穿) > 第240章 [清穿]锦鲤饲养手册(二十八)

第240章 [清穿]锦鲤饲养手册(二十八)(1 / 2)

第240章[清穿]锦鲤饲养手册(二十八)

兰箐箐这次说要伴驾时,皇帝第一反应是想问她发生何事了。

但一想到箐箐的一举一动皆在他看管下,便没了询问的念头了,“想跟朕出行吗?也好,朕还没同你出宫过。”

“万岁爷。”兰箐箐眉眼弯弯,“妾身可真是舍不得您。”您这性子也是超乎人想象的霸道。

她从前对帝王的判断从没出过错。

江山社稷为重,果然是大清最适合为天子的帝王,所谓爱/欲只是忙中抽空的一次怡然自乐。

若非她主动提起,她这辈子都别想出宫。

兰箐箐心里极快闪过这个想法,又归于平静,皇上怎么样都无所谓,能活着让她看到千古一帝的诞生就好。

说到底,这里只是无数个小说世界中的一个小世界。

“箐箐原来是舍不得朕啊。”康熙松了口气,神色愈发宠溺。

“万岁爷,妾身每日都舍不得您。”

什么叫舍得,什么叫不舍得,她从很久之前就困扰一件事了,她将皇帝当成千古一帝看待,但皇帝私心越发重了,无时无刻。

她看着这宫里的奴才都被换了个遍,除了淑荣,就只剩下皇帝的奴才。

她深感皇帝是把她当金丝雀养了吧,但又不同于寻常的金丝雀,皇帝还是有将胤礽封为皇太子的。

待帝王离去后,兰箐箐彻底维持不住笑容了。

她坐下来,身边人只剩下李淑荣。

“箐箐,你想做什么?”

李淑荣知道她真实的性子,不免多问一句。

“不做什么。这十多年,我将我想做的事情都做完了,从前看到的药方也都试了个遍,也收集了好多菜谱,我至今尚未尝试过烹煮菜式,当然皇上也不可能让我尝试。”

她眨了眨眼,这些事可以放在系统空间里做,她不在意这个。

皇帝给她十来年时间,将她困在一方天地里。

她知道自己能在任务期间借用全国之力查漏补缺的机会不多,就趁着这十多年时间让自己的医术更精进一步。

但十多年,再多的漏洞也让她补完了。

她对皇帝没有爱/欲心思,想看皇帝于朝廷立下的功绩,但总是不如意——

她从皇帝身上得知的消息已经够多了,目前为止,皇帝是不可能给她透露出更多的消息了。

况且这些时日,皇帝越发不愿意说起自己朝廷上的事了,只愿说起自己的小性子,平日里的喜好,她不爱听这个。

于翊坤宫里,她没法亲眼目睹朝廷之事,于皇帝身上,她获取不了更有用的消息。

所以皇帝于她而言,没有多大作用了。

她想出去,皇帝这十多年都舍不得那二三十个宫妃——

应该是超乎这个数的宫妃吧,她没想过到底有多少,翊坤宫外的消息被挡住,书中剧情也没说过,反正肯定不少,毕竟书中有着锦鲤光环的女主都因为那数十个宫妃斗生斗死了。

她就想,皇上有这么多舍不得的宫妃,说是身在她们身上,心在她身上,这话肯定是不对的。

正如皇上身也在她身上,同理而言,那么心也会分出一部分给她们。

没有欲能跟心完全分开。

这样一来,她跟那些宫妃其实没有任何区别,只是一个在帝王心里份量重些,一个更轻些的区别。

反正这十多年皇帝已经册封皇太子了,十多年由天下人认定的储君,想要因她被废也难,除非到了康熙四五十年时,不过那时她已经做好准备了。

至于现在,她应该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皇帝千古一帝的功绩,皇帝给她说不了,她用眼睛亲眼目睹,倒是不劳烦皇帝再给她说了。

兰箐箐再三确定自己的抽身影响不了皇帝的千古一帝事业,便起身去慈宁宫给两位长辈请安了。

……

慈宁宫,“孙媳给皇玛嬷请安。”

“起来吧。”

兰箐箐依言起来,坐在太皇太后床边,问娘娘近况,便是得来跟从前无异的状态。

太皇太后这两年身体越发虚弱了,兰箐箐清楚到了康熙二十六年,皇太后会逝世。

就两年不到的功夫了。

自那次捉蛐蛐的事情发生后,太皇太后待她的态度不再因她是胤礽生母而面上客气,而是真切多出了对她的看重,将心比心,她也将太皇太后当作自己的亲祖母孝顺。

况且一个位高权重之人离世前留下的能量是旁人无法想象的强大。

而她对一个将死之人极尽温柔,必然有她想象不到的好处。

“娘娘,孙媳给您擦身子吧,给您通通气血。”

“好。”太皇太后笑道。

兰箐箐拿出自己做的药膏细心给皇太后揉着肩膀、手臂。

太皇太后闻到这股清香,不免多问,“箐箐,这也是你亲手做的?”

“是啊,皇玛嬷不嫌弃孙媳做的药膏就好,”她微微一笑,“娘娘,孙媳平时也就忙于这些事了,还望您别见怪。”

“哀家很喜欢。”太皇太后再一次认真看皇贵妃模样。

哪怕是用长辈喜欢看家中媳妇贤良淑德的面相的目光来看皇贵妃,她也不得不承认,皇贵妃无疑是美的,即便过去十多年,也不见有半点颜色上的衰退。

还愈发美了。

她一贯是见不得妖艳的颜色的,但皇贵妃又并非是妖艳之色,从那次能眼疾手快、不慌不惊将蛐蛐儿捉到手,她就知道自己从前看皇贵妃是看走眼了。

若纯粹是以色事人,玄烨也不会这般喜欢箐箐。

“能让皇玛嬷喜欢,是孙媳的荣幸。”

兰箐箐轻声细语哄着太皇太后睡着,起身便被皇太后请到她那儿去了。

皇太后神色有几分急,“皇贵妃,云竹也快到商量婚事的时候了,便是这养女,这辈子也只能封和硕公主了,不然便是让天下人轻看皇室公主。”

皇上亲女都只能封和硕公主,凭什么养女可以封固伦公主。

皇太后清楚极了这点,也知道自己名义上的儿子不会做出擡举养女不顾亲女的事。

这些年后宫子嗣频出,那些生养子嗣的宫妃也母凭子贵得到她们从前不曾想象的好处,可见皇帝从来没有因为私心忘记要事。

前些年皇太后还觉得皇贵妃这运道比前两任帝王宠妃好,但是品味过来这宫里子嗣越发多之后,她的羡慕突然就没法凝起了。

她甚至完全相信皇额娘多年前给她交代的那套说法——

皇上册封皇贵妃便是为了时局考虑,皇上需要一个汉军旗妃子所出的皇子来稳定江山。

这样一琢磨,她也反应过来自己那个早逝的丈夫看重董鄂氏有多少真意了。

果真帝王的心思都是旁人看不透的,要是真以为皇帝只是看重美人不要江山的性情,便是大错特错了。

但说是完全没有真心,那也不对,不然皇太后也不会跟皇贵妃说起这事了,她是真心盼着自己大孙女能得到更好的待遇。

总有一天她会没了,可江山会换君主,不是哪个君主都会将云竹当成自己的好姐姐/好姑姑的。

也不会有人在云竹犯错时给她兜底。

兰箐箐深思熟虑,“万岁爷确实不会册封云竹为固伦公主,儿媳毕竟不是万岁爷的妻子,即便云竹养在儿媳膝下视作亲女,也不能册封为固伦公主吧。”

所以还得像个办法让云竹成为固伦公主才行,她的人不能失了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