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重生后贵人步步生莲(四十)
更荒谬的是,老大也将近十年没有孩子了。
哪怕妻妾成群,乾隆都不得不承认,像他五弟弘昼这样夫妻感情好的,哪怕有妾室都不影响夫妻俩生了七个阿哥一个格格,跟他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生下来的子嗣数量相差不大。
弘昼已经有了八子一女,而他有序齿的子嗣也是八子,顶多是女儿数量上多了一点,为四个,共八子四女。
夫妻俩感情好的,生下来的孩子会更多,而且孩子活下来的可能性也更高,不为别的,就为弘昼至今为止夭折的子嗣只有两个,而他算上儿子女儿,如果还算上怡贵妃夭折的那个孩子,以及他潜邸时就已经病逝的仪嫔黄氏小产过的子嗣,已经夭折了五个子嗣了。
老大的三个儿女都平安活下来了,以老大和大儿媳你侬我侬、忒煞情多的感情,又有弘昼夫妇在前,这些年老大夫妇早就该生下七八个孩子了,哪止三个子嗣。
乾隆算算看日子,老大福晋生下绵恩的日子是在乾隆十五年,在这之后就再无所出了,而那个时候正是宫里没有子嗣的风气弥漫开来的时候。
乾隆眼前一黑,怎么连老大也被影响了,老大夫妇可是同房后不过七年就有了三个孩子的,要是这十年还能生,那也得再添三四个孩子。
那可是三四个孩子啊,想想就觉得痛惜。
又想起近十年来一个孙子都没有出生的情况,乾隆一次比一次焦虑。
强行安慰自己。
罢了罢了,他不该急的,老大夫妇又不是生不了,这也有三个孩子了,三个孩子已经算多了,一个阿哥养不成还有另一个阿哥替上。
他要急就该急永璋永珹这两人,再不济,也得急去年刚成亲的永琪。
永璋永珹这两个儿子迟迟没有生下孩子,不管往房里纳了多少人,即便那妾室有着一副好生养的身子,都毫无动静,他对这两人还能不能生下子嗣已经不抱多大希望了。
但永琪不一样,永琪身子好,文武双全,想要子嗣应该不算难事,只盼着永琪努力点吧,不然皇室名声传出去也不像话。
乾隆帝心里始终不承认的是,他以为的子嗣数不尽,防着子嗣上位的小心思派不上用场了,他反倒该担心他阿玛传给他的皇位要终结在他这一代。
所谓的有恃无恐,完全是建立在自己能肆意妄为的前提下,但子孙都没了,再肆意妄为,宗室就得蠢蠢欲动了——
如果皇帝子孙后代都没了,那得从旁系过继子嗣吧,都是姓爱新觉罗氏的,肥水不流外人田,那也不便宜外人啊。
不过现在的乾隆帝确实不该这么着急的,他还没见识到他除了老大,六个儿子全生不出的局面,他得见识到那一面之后,才能深刻体会到,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滋味。
……
在太医确诊纯贵妃的身子确实救不回来时,乾隆帝就将纯贵妃封做皇贵妃以作冲喜了。
皇贵妃对这个结果毫不意外,甚至波澜不惊,没理由万岁爷给三个潜邸旧人都册封皇贵妃了,轮到她这里就什么都没有了。
她可是给万岁爷生下了两个皇子,劳苦功高。
况且皇贵妃算什么,人人都有的东西她还真不大稀罕了,万岁爷为了自己的脸面总会将她册封皇贵妃的,要是不封,怎么对得住她给皇上生下的两个皇子。
她该担心的是她的子孙后代,倘若她子嗣生不出来,那她可还有后人供奉香火,而且她有两个儿子,老三这么久都生不出来,基本上能确定是不能生的了,但老六明年就得成婚了,老六总不能也被这股风气影响生不出来吧。
老六现在已经十六岁了,她因担心老六生不出,就早早给他安排房里人了,可是两年过去了,她连一个有孕的消息都没听到,她只能猜想,是不是得成亲后,到了年纪心性成熟时才有孩子。
当年老大不就是跟大福晋成亲多年,也不急着同房要孩子,但一圆房之后就有了三个孩子吗,那时老大都快二十岁了,因有这个前例在,皇贵妃现在不算非常心急。
但转念一想,当初淑嘉皇贵妃看到她老三成亲后久久没有子嗣,过于担心,所以提早给老四安排了房里人,结果等老四成亲后,一个孩子都没有,这就跟老六目前的情况一模一样。
要是老六始终生不出,要怎么过继子嗣给老三,她两个儿子不都绝后了吗?
这样一想,皇贵妃脸色惨白,有种怎么样努力都抵不过皇室风气影响的憋屈。
皇上不能生也就罢了,可为何要影响他早些年还能生时生下来的子嗣。
她心里岂能没有一丝一毫的埋怨,她这个年纪,本该有孙儿承欢膝下了,淑嘉皇贵妃在临终前也该见到自己孙子一面的,但淑嘉皇贵妃都去世四年了,老四还是一个孩子都没有。
这怎叫一个荒诞。
前所未有的荒谬。
皇贵妃闭上眼睛,满心苦楚。
皇上啊皇上,您可真是将我的儿子害苦了。
她早该知道的,万岁爷也就是在年轻时生下的孩子最多,等壮年之后,甚至现在都老了就彻底生不出了。
可是她万万没想到,子肖父居然相似到这种程度。
万岁爷至少年轻时还能生,到了永璋这里,已经严重到年轻时也没法生了。
还有永珹、永琪,也是年纪轻轻就没有好消息传来,只有永璜最幸运,早年真有三个孩子出生了,尽管现在也生不出来了,但至少永璜赶上了好时候,趁在年轻时就生下了孩子,有了子孙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