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过是半路学医的半吊子,皇后娘娘若是信我便再好不过,若是不信,那就更好了,我们也不吃亏。”
永璜除了担心她,最关心的还有一件事,“皇后当真能让我这四五年里不用娶嫡福晋?”
他寻思着如果皇后说到做到,到时等他和箐箐有了孩子,是不是能让皇阿玛答应他将箐箐扶正,虽说大清这几十年来还没出现过扶正的侧福晋,但凡事总要有个开始。
兰箐箐道:“若是皇后娘娘不行,那就没有别人了。”
她其实还是不大在意这事的,不过看怡妃和大阿哥都这么在意,甚至怡妃还为此付出这么多,她就算不在意也得放在心上了。
“若是能跟爷长长久久的,妾身觉得也是件让人期待的事了。”
“……箐箐。”永璜感觉快感动坏了,果然箐箐一旦说起真心话,就显得那样的动听。
兰箐箐没拒绝他的拥抱,怎么说呢,书里书外的大阿哥都算是个可怜人,但是让她试图将大阿哥也当作是怡妃那派自己人的原因是,先机掌握在她手中,而大阿哥也确实有一颗真心。
她有一个原则,就是在不违背自己任务的前提下,设身处地,好好待人。
半个时辰后,兰箐箐来到长春宫了,皇后娘娘还是那副温柔笑颜,便是开门见山道:“永璜福晋,本宫也不跟你多说,你该知道本宫意思了吧。”
“是,娘娘,若奴才能帮上娘娘,那是奴才的荣幸。”
兰箐箐并不在意皇后会不会顺利生下嫡子,因为这都在她计划内,皇帝最好是生孩子生得越多越好,她感觉这次的任务是最容易达成的了。
而且她也需要展现出一些本事,皇后答应怡妃推迟大阿哥迎娶嫡福晋一事,大阿哥也在乎极了这件事,这事不在她计划之内,但是既然他们在乎,那边顺手解决吧。
皇后始终没有动作,那是要真正见到她的本事才行动——
果然是宫里稳坐钓鱼台的中宫之主,给一巴掌再给一粒枣。
兰箐箐往后半个月都借着去见姐姐的名义,将亲手做的药膳交给皇后的奴才,她诊断过皇后身子,自有分寸,虽说当时被两位医女质疑了,但皇后想相信她一回,那她便真给皇后做起药膳了。
并且在半年之后,皇后身子真的比过往有劲了。
皇后承诺过的诺言也总归实现了。
在乾隆帝跟皇后商量大阿哥嫡福晋一事前,那年大阿哥总是接连不断出事,甚至还蔓延至后宫,纯妃险些难产,好在顺利生下六皇子,怡妃因身体出现问题了,月几次事绷不住,脸色极其苍白。
甚至皇后几度无缘由地头痛。
这桩桩件件的事情发生后,皇帝脸色确实算不上好看,平生这种玄之又玄的事情让他想起了某些不算好的事,都当上皇帝了,手上哪能没有几条人命。
玄事得靠玄学来解决,钦天监算到是大阿哥的出生年份时辰都不大好,容易克亲人。
先前什么事都没发生是因为大阿哥尚未娶妻,得是有父有母有妻三者集全才行,跟‘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一个道理,侧福晋并不算正妻,因此当皇帝打算给大阿哥赐婚时,这祸事便屡屡发生了。
这种事信则有不信则无,皇帝当即就打消了给大阿哥赐婚的念头。
问起钦天监的官员,这事何时才能过去,官员只给出一个玄之又玄的回答,早则三年,迟则五年。
皇帝一看这还在容忍范围内,便将给大阿哥赐婚一事暂时搁置。
皇子阿哥二十来岁在赐婚嫡福晋也不算太荒唐,总比这辈子不迎娶嫡福晋荒唐。
乾隆九年,永璜这对小夫妻圆房。
本就日子过得黏糊,成了真正的夫妻后就越发黏糊了。
几乎如影随形,一人走在路上,必然有另一人跟随在侧,要不是大阿哥得上朝,而兰箐箐还得去看顾皇后身子,两人估计真的成天到晚黏在一起。
也因此在两个月后,侧福晋就传出有孕的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