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你若是动怒,便顺了皇贵妃心思了。”
皇太后人老成精,面对何种说法,心里都能冷静下来,她现在只怕皇后把持不住,让皇贵妃抓住破绽。
“皇额娘,您让儿媳怎么冷静得了。”皇后心里憋屈难受,她可是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的贵女,难道她就这般不得人心所向!
让一个汉女当上皇后,传到科尔沁部,她都无颜见人了。
“你冷静不了,那就等着皇帝夺走后位吧。”皇太后脸色阴沉,她隐约猜想到皇贵妃会有汉人支持,但是没想到是这么多汉人,众志成城。
果然这些汉人就是还没死心,以为这王朝还是汉人天下。
事到如今,她只能缓几年,先让福全玄烨两个孩子稍稍长大些,到时便杀了皇贵妃,福临若是殉葬,那她这位皇额娘便随了他吧,比起不能掌控的儿子,还是听话孝顺的孙子最为重要。
在福临心里,皇贵妃的地位已经超过她这位皇额娘了。
日后若是皇贵妃掌权,后宫之权再也不会由她掌控,而且她还得听皇贵妃的话,这让她怎么甘心,她可是皇太后,天子之母,作为儿媳妇的居然霸占婆婆手中的权柄,可笑之极。
她绝不会给皇贵妃掌权的机会。
皇太后瞥了眼皇后,可惜皇后无用,辜负她身上的博尔济吉特氏血脉,换做是先帝时,有她和海兰珠二人以及作为中宫皇后的姑姑,谁敢越到她们之上。
“福全和玄烨两个孩子过会你派人送来慈宁宫,哀家怕皇贵妃会对两个孩子动手。”
皇后嘴角微僵,皇太后现在提出这句话,莫不是想让福全和玄烨这两个孩子归她养?
是有这个可能,不,是只能是这个理由。
皇太后从前看不起满洲旗小福晋所出的福全以及汉军旗格格所出的玄烨,便放心将两个孩子交给她抚养,如今大抵是心中有算计了,才想着将两个孩子要回去。
皇太后一直让她不急不躁,可她没看出皇太后有劝皇帝别废后的意图,这是想安抚皇帝?
但用什么安抚?
皇后只想到是皇太后推她出去,安抚住皇帝,让皇贵妃居于后位,待皇太后抚养的两个皇子长大后,便对皇贵妃和皇贵妃的子嗣下手,到时由皇太后抚养长大的孙子即位,皇太后还是后宫的老祖宗,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无人不从,无人不敬。
甚至因为隔代扶持之功,会被新帝视作至亲之人孝顺,只要皇太后活着的一天,后宫权柄都被皇太后掌控。
一想到这,皇后心一沉。
她不是不知道皇太后喜欢权力,她进宫多年后,看似宫权在她手中,可若是她说一不二,皇太后也不能随心所欲将部分宫权交给当时还是恪妃的皇贵妃。
娘家人靠不住,民间好名声都向皇贵妃汇集,现在连跟她看似同舟共济的皇太后,心中暗藏私欲。
都是算计。
她真的能扛得住皇上逼迫?
皇后想到被废后的静妃,静妃形如疯子,在冷宫里日日说着自己是大清皇后,谁也废不了她的后位,可实际上,当初在静妃之下的宫妃,现在都能用着怜悯的口吻说着静妃了。
她要是服输,她也会论落成静妃那般的待遇,成为众人口中的可怜人。
她甚至还更可笑些,静妃跌落后位后,顶替后位的人是她,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
但是等她后位被夺后,成为皇后的人只能是皇贵妃,而皇贵妃是汉人,这在以蒙满两族人为尊的后宫里,奇耻大辱。
因此皇后压下心里那隐隐的后悔,不再想自己为何要跟帝王赌这口气,为何不顺了帝王的意思以假死脱身。
事已至此,她想向皇帝服软已是一种奢望了,还不如跟帝王斗到底。
……
汉臣们的给力表现,兰箐箐并不惊讶,汉臣们最擅长曲线救国,让天子身上留着汉人血脉,何曾不是某种意义上的让江山留在汉人手中。
往后世世代代,若有汉女再度为后,那天子身上便流着大半汉人血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