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 > 第112章 陛下您在做什么!(捉虫) 一步错,步……

第112章 陛下您在做什么!(捉虫) 一步错,步……(1 / 2)

第112章陛下您在做什么!(捉虫)一步错,步……

第113章

李世民暗暗好笑,秦皇撒娇虽是偶为之,杀伤力却一点都不小。

喏,王翦老将军的眼眶就一下红了!

王翦感受着手掌间传来的温和力度,只觉有汩汩暖意霎时在心底蔓延开来,他擡头望着神色忧伤的君王,强忍着快冲出眼眶的泪水,颤声道,

“陛下,老臣已是朽木枯株,于国已无大用,纵便留在咸阳,亦无力再辅佐陛下....”

话音未落,深知对方心性之坚韧,绝不会轻易改变想法的秦始皇,不由轻叹一声,

“人人都有病老之日,老将军数十年为我大秦出生入死,朕又岂能因为你年事已高,便要将你逐出咸阳,不奉善养功臣之道?”

王翦急忙解释,

“陛下!您赐给臣列侯的爵位,千顷的美田,又赐给臣的子孙高官厚禄,已是厚遇臣下之至,又何来驱逐之说?老臣近日深感时日无多,才特来请示王上,想回频阳东乡去叶落归根。”

秦始皇再次幽幽喟叹,

“将军已在咸阳生活了四十多年,在世人眼中,咸阳才是你的故乡,你若突然辞官前往频阳,他们必会以为我对将军不满,将你驱逐出了咸阳。”

“陛下莫要忧心,朝廷百官,告老归乡者不计其数,老臣只是....”

“可老将军为我大秦立下不世之功,旁人终究不及,你若辞官,难免有人误会,是朕妒贤嫉能....罢了,将军若执意要弃朕而去,朕亦不再强留!”

说着,秦始皇神色黯然地缓缓放开了手。

王翦心中一凛,伸手拉住君王的衣袖,急声道,

“请陛下恕罪!此事是臣一时想岔了,臣不该让陛下声名受损!”

秦始皇立刻满眼惊喜看着对方,重新握住了他的手,

“如此说来,将军愿意留在咸阳了?”

一旁的李世民睁大了眼睛:等等,这就是秦始皇的演技吗!!果然深得昭襄王和先王真传啊!

王翦看着君王无比真挚诚恳的目光,终是开口应下此事,彻底放弃了来时的打算。

如今他已身居列侯高位,王贲也因战功被封为了大良造。

就连王离也得了陛下的重用,去年就被派去边关监工修长城了。

王家,成了当今大秦最显赫的新贵之家。

而等到他百年后,这列侯之位会降一级,落到王贲的身上,到时,他也会成为大秦同样屈指可数的关内侯....

殊不知,这让世人羡慕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盛况,却如同一把悬在屋梁上的无形刀剑,让王翦生出了不安。

正如《左传》所云:君以此兴之,必以此亡之。

他自忖不过一介武夫,灭国之功乃是顺势而为,绝不敢跟变法兴国的商君相提并论,也不敢跟主少国危时力挽狂澜的穰侯相比——

同居列侯之位的商鞅、魏冉,最终都落得个潦倒收场,只凭着战场杀敌换来这高位不胜寒的王家,真的能成为一个例外吗?

所以,他思来想去,才想出了这么个急流勇退的办法。

可是此时此刻,他确确实实感受到了君王的不舍和诚意。

其实,待他迅速冷静下来一想,也知道陛下口中,所谓“世人以为朕妒贤嫉能,才会驱逐你”的话语,不过是故意挽留自己的小心机罢了。

然而,一个富有四海的君王,肯这样屈尊降贵花小心机来哄他一个耆老之臣,又何尝不是在表达一种态度呢?

再想想陛下对吕不韦的宽容,和太子一贯的仁慈....恐怕,自己的确是多心了。

王翦低头,看着君王紧握着自己的那双修长有力的手掌,感动的泪水再也绷不住滚滚而下。

...

派人护送他离开殿中后,秦始皇眼中闪过一抹黯然,

“王翦请辞,是因为不信朕。”

李世民主动牵起父亲的手走回殿上,

“阿父,他最后答应留在咸阳,就代表已经相信你了呀。”

秦王目光幽邃,难得主动开口提起陈年往事,

“商君之死,乃是形势所迫,穰侯之死,是他不甘野心落幕,而白起之死....”

李世民端起案桌上的云纹高足玉杯,让父亲先喝口茶水,趁机劝道,

“阿父,往者已不可追,白起当年落到那个下场,王翦不放心亦是人之常情,但阿父你亲政后,从未杀过忠良功臣,就连当日张扬跋扈的吕不韦,也得到了将功赎罪的机会....孩儿相信,阿父一定会用时间向世人证明,你并不惧怕大臣功高盖主,也绝不会亏待每一个忠心大秦的朝臣!”

都是聪明人,王翦今天进宫请辞的背后原因,他和秦始皇当然看得明白。

无非是王家已经位居人臣之极,对方担心功高盖主,会落到一个兔死狗烹的下场,所以想及时退出朝堂。

偏偏,在此之前的秦国朝堂,还真有好几起这样的先例——

这也是史书上,赵高能成功说服李斯合谋的原因。

以李斯在胡亥登基后,不顾对方不满一再苦心劝谏来看,他虽然背叛了秦始皇临终的遗诏,但对秦国,无疑是忠心耿耿的。

他的背叛始于担心,始于商鞅几人的下场,担心新君扶苏即位,又会因政见不合而杀了他开路。

而为秦国披荆斩棘夺城无数、最后却因范雎进谗被赐死的白起,自然,也更会让王翦这样的武将之家心有戚戚焉。

但李世民劝父亲的这番话,也说得极有底气。

因为他知道,秦始皇终其一生从未乱杀过功臣。

巧的是,他也一样。

秦始皇见孩子说得信誓旦旦,心头那些烦闷顿时消散不少,放下玉杯,眼中带笑问道,

“哦,你就这么相信朕?你真不怕朕将来年老昏庸,滥杀无辜?”

“哎呀!”李世民抱着父亲的手臂晃,笑得像一只狡黠的小狐貍,

“阿父的品行,孩儿是最了解的,我当然相信你了!年老昏庸?放心吧,有孩儿在旁边守着,就算你以后真的年老昏庸了,也是没办法滥杀无辜的,嘻嘻!”

王翦的病老和请辞,都让父亲有些伤感,他有心想把对方的注意力转移开,就趁机开个玩笑吧。

秦始皇眯起了狭长的眼睛,

“怎么,你这就惦记上朕的龙椅了?”

这小子,惯会见缝插针!

李世民喜眉笑眼地顺势往父亲身旁一坐,语气很骄傲,

“那倒不是,阿父的龙椅,孩儿想坐就坐,我还用惦记着它做什么?”

一旁的蒙毅听着这话,心头一阵狂跳。

陛下的龙椅想坐就坐?这种话,也能随便说的吗!

若换个人说出来,恐怕下一刻脑袋就要搬家了!太子真是年纪越大胆子就越大啊,伴君如伴虎?他不存在的!

紫檀木龙椅十分宽大,君王冷着脸,给孩子留出了阔绰的位置,

“就你最会巧言令色,胆子也最大!”

李世民立刻露出惊讶的表情,明知故问道,

“有吗?难道阿父说的龙椅,不是这个龙椅,而是皇帝的权力?阿父希望孩儿惦记你的皇帝权力吗?”

救命!稳重如蒙毅,此刻也想马上冲上去,把太子捂嘴抱出正殿!

不过,秦始皇对此话的反应倒是很平静。

没办法,这小子没满一岁前,自己一捏捏他的小胖脸,他就动不动故意尿在自己的朝服上报复!

等满了一岁,他马上又惦记上太子之位了。

等当上太子,他又念叨了以后不想等父亲驾崩了再即位,想让父亲禅位当太上皇。

等再大一点,他又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还敢偷偷上战场.....

这世上,还有什么是世民不敢说,不敢做的?没有!

他这当父亲的,早就硬生生熬出了强大的适应能力。

当然,要是别的孩子敢这么说这么做,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他似笑非笑瞥了李世民一眼,

“你说呢?”

蒙毅听着这话不由暗叹,太子敢这般百无禁忌,还不都是陛下自己惯出来的,唉,慈父多胆壮儿!

试问历朝历国的储君,哪一个敢当着君王的面,问出“阿父希不希望孩儿惦记皇帝权力”这种大逆不道的话?

唯有大秦太子也!

李世民还真的开始回答了,

“我觉得,阿父希望孩儿惦记着大秦皇帝的权力,因为这样一来,我就会时时刻刻盯梢阿父有没有年老昏庸,一旦出现这个迹象,我就会闹着要阿父快些禅位给我,到时,当了太上皇的阿父就没法再滥杀无辜了,你的一世英名就能保住了....”

秦始皇听到这里就听出来了,孩子不是真想暗示自己以后早点禅位,而是又在一本正经地跟自己胡说八道!

遇到个活泼贪玩的孩子,他还能怎么办,配合着呗。

君王神色淡淡道,

“这么说来,你惦记朕的权力,还是为了我好?行吧,那你先去翻翻列国的史书,看看哪个储君,敢理直气壮说出这番话?找到了再说。”

李世民还真让人取来了两本线装的六国史书,装模作样地翻翻找找起来。

这样一来,秦始皇的注意力确实被转移了。

他看着孩子渐渐清晰的侧脸轮廓,眼中慢慢露出了笑意。

若是旁人继位,他绝不会提前退位放弃大权。

当然是不放心,也不信任旁人的能力。

而若对方,胆敢提出让自己提前禅位,那么,如此狼子野心之人,就绝不适合再当大秦的储君了。

但若是世民继位,一切自然就不一样了。

首先,以世民自身的能力和识人用人的本领,一定能把秦国治理得日益强盛。

其次,世民虽然胆子忒大,什么话都敢在自己面前说——

但秦始皇知道,这正是这孩子最宝贵的地方,他坦荡光明,不藏私心,把自己这父亲视作至亲至爱之人,才会大大方方地言无不尽。

所以,他早就许诺孩子,等年老之时会退位给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