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 > 第65章 阿父,出大事了! 只要有想背叛秦国的……

第65章 阿父,出大事了! 只要有想背叛秦国的……(1 / 2)

第65章阿父,出大事了!只要有想背叛秦国的……

第66章

当秦王带着李世民赶来时,猝然晕倒的华阳太后,依然昏睡着不省人事。

等夏无且一提着药箱走出内室,秦王就抱着孩子上前沉声道,

“如何?”

夏无且忙躬身道,

“回禀王上,华阳太后本就有痼疾在身,需要安心静养,但她今日的脉象有结滞弦激、惊则气乱之症,想来是受了什么刺激,导致怒火攻心才加重了病情啊....”

秦王望了一眼内室方向,颔首,

“寡人知道了,去吧,早些把药熬来。”

“喏。”夏无且迈着小碎步,匆匆去开方熬药了。

君王目光威严冷峻,扫过殿中跪了一地的宫人,

“说吧,是谁把太后气倒的?”

宫人们忙磕头告罪,异口同声供出了“罪魁祸首”:一个年轻的宦者。

年轻宦者咚咚叩首大呼冤枉,

“请王上息怒啊,奴万万不敢故意惹太后生气...奴是听闻赵国王后来到咸阳,又知道她是楚国的公主,这才斗胆,把此事告诉太后的....”

天地良心,他确实不是故意想气太后的,而是想借此事,讨好一下太后——

试想,太后也是楚国公主,如果王上真纳了赵国王后为妃,还不知她会气成什么样子。

他想赶在众人前面,把这个惊世骇俗的消息第一时间通知太后,好让她能早些进宫阻止王上,以此获得赏赐.....

只不过,他低估了这件事带给华阳太后的冲击:对方一听完,就当场晕过去了!

秦王冷声打断他的话,

“此事机密,是何人给你通风报信的?”

宦者抖了抖嘴唇,壮着胆飞快擡头看了一眼君王,满心的疑惑,

“机...机密?可...可此事是采买的宫人,从城中街头随意听来的....华阳宫今日,还不止奴一人听闻过此事....”

满大街传得沸沸扬扬的事,也能叫机密吗?

李世民听着这话,不由仰头望向殿顶的横梁,隔空朝该死的赵王翻了个白眼。

如果是这样,想来现在咸阳城里,已经传遍了“赵王把王后送给秦王”的猎奇流言。

丧心病狂把这消息散播出去的,除了赵国使臣还有谁?他们敢这么做的,肯定是出发前,得了赵王的授意,想死缠烂打着把这件事坐实。

没准,赵王还觉得自己是天才呢,能想出这么个给秦王施压的“绝妙主意”——

反正天下人都知道,赵国已经把王后送来献给秦王了,至于秦王收没收,谁还会在意呢?

而秦王顶着这么大一口“夺人妻室”的锅,若是再兴兵灭赵,必会遭到世人的谴责....打得可真是好算盘!

只是,赵国这堪称无耻至极的强买强卖行径,只会愈发激怒秦王而已。

秦王显然也想到了这个可能,目光倏地锐利起来,

“蒙毅,立刻带人去查流言的来处!”

接着,他看向跪趴在地上的宦者,冷声道,

“搬弄口舌是非,拖下去,杖责二十。”

宦者猛地打了个抖,却不敢出声辩解。

这时,伺候华阳太后的宫人匆匆跑出来,

“王上,太后请您先饶了他...太后如今身子不好,不想见血!”

秦王面色骤时一缓,

“太后已经醒了?”

“是,太后刚醒来。”

李世民忙提醒父亲,

“阿父,曾祖母说她不想见血....”

秦王点点头,开口免了宦者的杖责之罚,抱着孩子疾步朝内室走去。

....

华阳太后被宫人搀扶着,有气无力地斜斜倚坐在床榻上。

她能宠冠安国君的后宫,甚至只需开口说声“想要个孩儿”,就能让对方主动提出,让她在诸位姬妾的孩子里随意挑一个,可见曾经是何等的倾国容色。

可现在,她的脸上早就失去了从前的耀眼华彩,只剩下无尽的疲惫与毫无光泽的苍白。

这令人惊心的苍白,十多年前,秦王也曾在他父亲的脸上见过。

君王心中一酸,借着俯身放下孩子的机会,垂首掩饰了眸中那抹一闪而过的泪光。

李世民快步跑到床前,紧紧握住华阳太后干燥冰凉的手,忍着泪意劝道,

“曾祖母,您要好好喝药养好身体,千万别再生气了呀...”

前世,他的阿娘和观音婢,兕子,还有克明....也是这样面色发白、浑然无力地躺在病榻上,然后,很快就撒手人寰了。

他害怕,华阳太后也撑不了多久了。

华阳太后握了握李世民柔软的小手,安抚道,

“好孙儿,你别担心,曾祖母好着呢,只是一时气岔了,不碍事的。”

说着,她看向坐在床前的秦王,

“政儿,你来得正好,本宫正想向你讨个人情。论起来,芈修也是我的晚辈,本宫实在不忍心看她被赵王这般作践,你可否留她一条性命?”

她清楚,政儿是绝不会纳芈修为妃的,但他会不会杀她,还真不好说。

毕竟,赵国这个举动,实在太过荒诞不经,换成她是秦王,恐怕,也想杀了给自己带来污名的赵国王后。

秦王握住她另一只手,温声道,

“祖母请放心,此事,世民已经跟政说好了,我是不会杀她的,而且,世民答应了会放她回赵国...”

“不,芈修不能回赵国!”华阳太后努力撑起身子,往秦王的方向挪了挪,秦王急忙起身扶住了她。

她喘着粗气,微微摇头道,

“赵王无耻,毫无半分夫妻情义,她回了赵国,哪还有什么活路?芈修是个好孩子,就让她留在咸阳陪我吧...”

不等秦王开口,下一瞬,她又忧心忡忡起来,

“不行,她若留在秦国,于你的名声有碍,还是让芈修回楚国吧,熊悍毕竟是她的亲兄弟....”

李世民急忙开口劝道,

“曾祖母,反正姨母今日正好在咸阳驿馆,要不,先把她喊来见见您吧?”

芈修把那两座金山,送给了自己这个初次见面的外甥,而没有把它送给楚王,可见,这所谓的亲兄弟在她心中,也没什么感情。

回楚国对她来说,也未必是一条好路子。

但有华阳太后这个长辈在,想来,姨母总能听得进去几句,至少,会打消那丝强烈的死志吧?

华阳太后听完一喜,急忙看向秦王,

“政儿,世民这法子好,我想见见芈修....”

秦王温柔地给祖母掖了掖被角,笑道,

“祖母是我秦国说话最管用的人,您想见谁,随时命人接来便可,不必过问政。”

华阳太后被他这话逗得嗔笑起来,

“本宫一个深宫妇人,哪能越过你这秦王,当什么秦国说话最管用的人?莫要打趣祖母!”

秦王见她这一笑,气色也稍稍红润了些,不由暗暗松了一口气,神色认真道,

“若无祖母当日对阿父和政的恩情,孙儿又怎能成为秦王?在政的心中,祖母的话最管用,您一定要好生养病,政祈愿祖母长命百岁。”

华阳太后一听这话,眼中顿时盈满了泪水,急忙别过脸拭了拭,半晌才勉力笑道,

“本宫的政儿,一向是最贴心的孩子,你放心,祖母一定会好好养病,长长久久地陪着你,陪着世民和扶苏....”

可惜,她近日常整宿整宿地睡不着,心中火烧火燎的难受得不行,她已经预感到,自己恐怕时日无多了。

但她不想说出来,让政儿和世民徒添伤心。

在宫人奉命去接芈修后,祖孙三人又温言细语交谈了一会儿。

等夏无且把安神养心的汤药送来,秦王亲自喂她喝完睡下,才满心担忧地带着孩子离开了。

当他们的脚步声彻底消失后,华阳太后缓缓睁开了眼睛。

站在一旁伺候的两名心腹中,一人忙上前俯身道,

“太后,您方才若是开口提起那事,王上八成是会答应的....”

华阳太后用力吸了一口气,神色恹恹道,

“你太小看王上,也太小看本宫了,我虽是楚国的公主,却早就做了秦国的太后,岂会损秦国利益去扶持楚国?”

心腹急急道,

“可是,劝王上莫要灭楚,对秦国来说并没什么损失...”

“损失大着去了,楚国绵延千里的雨水丰沛之地,楚国傲视群雄的黄金产量....你以为,秦国先君们奋斗了几代人,为的是什么?政儿不是糊涂的人,分得清轻重缓急,就算本宫真开口劝了,他也不会同意。”

心腹仍不愿放弃,继续劝道,

“可您是王上的祖母,王上一向愿意听您的劝....太后啊,楚国到底是您的母国,楚国若是灭了,您....”

华阳太后闭眼喘了几口气,才目光灼灼看向她,

“母国又如何?素心啊,你难道不知道,是他们那帮掌权的男子不争气,不辨菽麦,自以为是,才一步步把楚国折腾到了如今这地步吗?他们作的孽,与本宫这秦国太后何干?”

被唤作“素心”的老年嬷嬷还想再劝,却被另一个年轻些的嬷嬷拉住了,

“太后要静养,我们先出去吧!”

素心见华阳太后不肯再睁眼,只好一步三回头地朝门口走去。

这时,华阳太后疲惫而坚决的声音响起,

“青梧留下。”

另一名心腹忙退回脚步,询问太后有什么吩咐。

华阳太后示意她把门关上,才小声道,

“你去,把熊悍写的那些信烧了,再给素心些养老的钱,把她打发走吧。”

青梧一惊,华阳太后却按住她的手,

“自个儿的身子自个儿知道,本宫怕是没多少活头了。你要记住,子楚才是本宫的儿子,政儿才是本宫的孙儿,往后你继续替本宫盯着,只要有想背叛秦国的,立刻赶出去!”

青梧伤心落下泪来,

“喏。”

...

然而,华阳太后终究没能劝服芈修。

三日后,她执意跟着赵国使团离开了咸阳。

华阳太后为此忧心忡忡,病情愈发严重了,很快就连地都下不了。

秦王的心情变得无比低沉。

当年他归秦后,数番得到对方的庇护,他一直把对方当成了亲祖母,哪能眼睁睁看着她躺在病榻等死?于是立刻命人遍寻名医巫士,尽心竭力想留住对方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