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惊!老师竟然是这种人我要杀敌立功啊……
第25章
他这石破天惊的话一出口,顿时满殿皆惊。
大臣们悄悄交换着讶然的眼色:自古以来,只听过给别国君王献财物献宝马献美人的,还从没听过要献王叔的!
这韩王,莫不是今日丢脸太过,一时失心疯了?
滔滔的惊喜却立刻涌上了李世民心头,他又朝秦王眨了眨眼睛:阿父,你心心念念的人来了!
秦王压下心中情绪,淡淡瞟他一眼,不动声色向韩非看去。
韩非很茫然,他正一脸难以置信地质问韩王,
“王上,你这话是何意?我乃韩室宗亲,乃是你的长辈,岂能被你用来当礼物送人?”
韩王已经把今日赤膊负荆请罪的屈辱,全都怪在了韩非头上,闻言擡起头来朝他虚假笑了笑,
“王叔何必要恼怒?秦王如此宽宏大度,韩国如果只有寡人前来负荆请罪,又如何能显出赔罪的诚意?秦王乃当世明君,难道还不配得到王叔你吗?”
韩非颤着手怒极指向他,
“你...韩安,你这韩姓王族、不肖子孙!”
蒙恬怕他一激动起来,会反手就把扶苏扔去砸韩王,赶紧上前伸手把孩子抢了回来。
秦王见韩非如此愤怒,立刻就一脸不赞同地肃然谴责韩王,
“韩王何其荒谬!韩非乃是你韩国的王叔,寡人就算真想邀请他来秦国,也会事先征得他的同意,又岂会把他当一件礼物收下?你出去吧!”
李世民的眼睛都笑成了小月牙,啧啧暗赞:真是演技绝佳啊,这下韩非更会对你感激涕零了!
韩非确实没想到秦王如此深明大义,竟坦荡放弃了这个趁火打劫的良机,心中溢满了无尽感动。
他上前深深拜道,
“多谢秦王赏识,可惜韩非今生无以为报,唯愿来世结草衔环,辅佐明君...”
“王叔此言差矣!”被秦王当众出言驱逐的韩王急了,爬起来一把抓住他的手臂,
“王叔既然想报答明君的赏识,何须要等到来世?你现在就可以...”
“闭嘴!”韩非愤然用力推开对方,恨铁不成钢道,
“你重用奸佞,抛弃贤臣,贪欢爱美,蠢计百出,才闯下如此祸端!待我回到新郑,必会禀明宗室族老,让他们另选贤明新君!”
七国之中,只有秦国宗室早被逐渐边缘化,在朝中的话语权远远比不上六国宗室。
而在韩国,一直由宗室贵族世卿世官垄断着权力,韩非身为先王之子,如果真能说服族老宗亲,韩王安的地位无疑会面临巨大威胁。
李世民听了韩非这话,再次下意识擡眼向秦王看去,父子二人遥遥对视了一瞬,眼中都闪着愉快的光芒。
此话一出,韩非来秦已是板上钉钉之事了。
果然,韩王冷哼一声,马上转头跪下大呼道,
“罪臣是真心想把韩非献给秦王的!如果秦王不喜他的韩国王族身份,罪臣这就让人拟诏将韩非逐出宗室,还请秦王笑纳此礼!”
秦国大臣们听了这种逆天之言,甚至都顾不上再装矜持了,殿中一片哗然交头接耳起来。
这对韩国叔侄三言两语间,就当着秦国君臣的面反目成仇,一个要废君重立,一个要驱逐王叔,这奇景简直能震惊他们整整一年!
还没等秦王开口回应韩王,韩非就两眼一黑噗通栽倒在了地上。
...
等他醒来时,韩王早就带人麻溜离开咸阳了。
而摆在他面前的,是一道被逐出韩国宗室的诏书,韩非缓缓拿起诏书,泪流满面。
李世民忙上前扶着他的手安慰,
“师兄别伤心了,天下如此之大,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我阿父很喜欢你,老师和我也很喜欢你,如果你不想在秦国当官,我在咸阳有三百亩地,可以把它送给你...”
假的。他一定会设法打动韩非,让他为秦国效力!
韩非含泪摸摸他的头,
“多谢世民,不过当务之急,我要先回韩国一趟。”
李世民急了,
“师兄别糊涂啊,韩王这般不尊重你,你还要回去求他不成?”
韩非眼中闪过一抹坚决,
“不是,既然我已不再是韩室宗亲,总要回去收拾家当的....”
“然后,你就会马上来咸阳吗?”
“此事...请带我先去拜见秦王。”
韩非与秦王长谈了一番,当日就启程离开了咸阳。
不管李世民怎么追问,秦王都只回答他一句:他一定会回来的。
...
一晃就进入了冬日,五黑带着墨家子弟试验出了不少成果:
胡椅胡桌做出来了,还改良出了不同的款式;水车已经在咸阳各处磨坊用上了,秦人吃上了面饼;他们还从山上采来石涅,利用它的高温烧出了薄胎瓷器...
倒是纸的制作工艺太过繁复,又涉及到草木浆的配比问题,试验了很多次都没有成功。
但眼下这些成果,已经足够让秦王高兴的了——
他认为“礼”并非一成不变之物,既然有了能让自己坐得更舒适的胡椅胡桌,何须再忍受跪坐的折磨?
他立刻下令在宫中普及桌椅,并让尚衣宫将原本只有两根裤管的胫衣,改成了胡裤款的有裆长裤,这样一来,垂足端坐也绝不会走光不雅。
连一开始对桌椅嗤之以鼻的荀子,也在悄悄试坐半天后,默默让人撤走了坐席,从此逢人就夸垂足而坐的好处。
咸阳城里也很快掀起了“换席为椅”的风气,但凡买得起桌椅的人家,都纷纷效仿宫中改胫衣为裆裤,官营工坊的生意骤然火爆起来。
李世民还发现了一个可喜的苗头:
在各地写给朝廷的奏章里,多次提到了庶民对朝廷设磨坊的感激。
这在秦国真算得上是一件稀奇事,连秦王都讶异喟叹过好几回。
这棵参天大树上,终于抽出了一丝充满希望的新芽。
...
十一月将尽时,农家的人终于姗姗抵达咸阳了。
秦王非常重视此事,一得到消息立刻带着李世民赶了过来。
荀子为他们介绍了一番,蔺仪忙带着妻子上前拜见,
“..还请秦王见谅,我们一收到信就想过来了,只是地里的庄稼需要人照管,所以才推延到了秋收...”
“哼!是你自己想过来的,可别扯上老夫!”坐在角落的许朴大声斥责他。
蔺仪无奈笑了笑,荀子在信里说得很明白,自己这半吊子水平秦王不可能看得上,要来就要把老师许朴一起带来。
他求了老师整整半年,老人家终究还是松口了,但只答应先来咸阳看看,不合缘就马上回兰陵。
他正要给秦王赔礼,李世民已经蹬蹬跑过去开口问了,
“阿翁,你不喜欢咸阳吗?”
许朴脾气火爆,如果换个人过来,铁定要把对方骂得狗血淋头。
可眼前的孩子才这么小,他那双干净透亮的眸子,正一眼不眨地看着自己....
他挪开眼,瓮声瓮气道,
“老夫何止不喜欢咸阳,我也不喜欢秦国!”
秦王早就知晓农家喜欢隐居、厌恶入世,闻言并没有生气,反上前带着敬意笑道,
“先生虽不喜秦国,却愿为小儿前来咸阳,寡人多谢先生大义!”
“嘁!谁是为了你家小儿来的?老夫只是送徒弟前来咸阳,过两日就要回去了...”许朴烦躁地挥挥手。
话还没说完,李世民已经把委屈巴巴的小脸凑到了他眼前,
“大家都夸我长得好看又可爱,只有阿翁不喜欢我吗?”
许朴顿时语哽,想了想艰难回答道,
“小孩,你确实长得好看又可爱,老夫何时说过不喜欢你?”
李世民立刻满脸欢喜问他,
“阿翁既然喜欢我,也喜欢种地,为什么不喜欢帮我种地呢?”
许朴一听又烦躁起来了,
“老夫何时说过喜欢你了?”
“许朴老小儿,你竟敢不喜欢老夫的小徒弟?看剑!”荀子气呼呼抄起门前扫帚朝他冲来。
“荀况你这疯老头子!别以为老夫真打不过你...”许朴边往外跑边捡起一根扁担,在院子里跟荀子对打了起来。
李世民呆住了,他只是想找许朴卖卖萌,拉拢一下感情,好让对方心甘情愿留下来。
可怎么也没想到,画风突然之间就变成了这样——
两个加起来快一百五十岁的老人,在院子里打得尘土飞扬。还别说,身姿都挺灵活的,确实看来古之学者皆善武...
可他的老师不是普通读书人,而是一贯端庄智慧冷静尊礼的荀子啊,老师竟然是这种人!
蔺成好像早就习惯这场面了,抱手倚着门看得津津有味。
秦王也看得颇有兴味,暗想:等寡人到了这个年纪,打起架来要是也能如此矫健,就不用担心世民那小子敢胡来了。
孩子长大了无须再心疼,不听话就亲自揍一顿!
蔺仪却担心秦王误会,忙上前解释:荀子和许朴关系很好,只是意见常有分歧,等他们打一架就好了。
李世民紧紧咬住嘴唇,不让自己笑出声来,打一架定分歧?那他们到底打过多少架了?
秦王低头看他憋笑得小身子都在打抖,俯身把他抱了起来,
“你用两句话就挑起两家掌门宣战,还敢笑?”
李世民听完更忍不住了,趴在他肩头哈哈大笑,
“对不起阿父哈哈哈,孩儿没想到老师一向端方稳重,竟然会随随便便跟人动手哈哈哈哈,还好,你赐的这三间宅子带了院子,不然这三间屋顶怕都保不住...”
蔺仪尬笑着站在一旁,他很想上前拉架,但上回被两人混合双打的阴影犹在,他不敢在秦王面前丢这个脸——
在秦国,种地也是能立功封爵的。
蔺家在他手上败落至此,他厚着脸皮死缠烂打央求老师来咸阳,就是想把家族再次支棱起来,不能让秦王看到自己被揍得鼻青脸肿的模样。
过了一会儿,终于分出胜负的两位老人停下了打斗,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荀子把扫帚往地上一扔,轻蔑看向许朴,
“许朴老儿,这下还敢不喜欢我的小徒弟吗?”
许朴薅了薅被抓得乱糟糟的头发,白他一眼,
“喜欢喜欢,我最喜欢你这小徒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