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七十七章不如不见
【为什么说这段婚姻就是她人生悲歌的开始呢,因为,李清照留下过一首《行香子.七夕》,写作年份不详,也许后世众人被她诗词中‘赌书泼茶’的琴瑟和睦片段误导,以为她早年的婚姻生活一直很幸福,所以按照二人分离的时间,推断它写于建炎三年,也就是北宋沦陷后的1129年、她再一次跟赵明诚分离、独在池阳时,但主播并不这么认为....让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词到底写了什么...】
画面来到一处小轩窗前,愁容不展的李清照轻蹙眉头,提笔写道,“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星桥鹊驾,经年才见...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1)
画面外的少女李清照也微微蹙起了眉头,1129年?大宋沦陷?那时我45岁,家国飘摇、民不聊生之际,我还有兴趣写牛郎织女这种小情小爱的诗词?
【主播来说说我的看法吧,首先,李清照满腹诗书、却无法获得一份赖以为生的工作,婚后更要被所谓‘妇德’桎梏,无法像在娘家时那般恣意生活,幸运的是,她遇到了热爱金石、喜欢古玩的赵明诚,对多才多艺的李清照来说,他算得上是她婚后狭窄天地间的知己,所以一开始,他们确实是情投意合的...】
赵明诚激动地涨红了脸,是啊,我喜爱古玩金石,她喜欢文章诗词,我们就是天生一对啊!
赵挺之不满地看了他一眼,不思进取,于家族无半分助力!
【但世人终究是轻看了她,她是写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李清照,是写出‘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的李清照,她少女时写诗希望朝廷改革弊端、中年后写诗渴望收复旧山河,这样的女子,她无论多爱一个男人,都绝不可能在国破山河碎、众人颠沛流离之际,有心思在七夕感怀与丈夫分离之苦!】
【而且,1129年的李清照已经不是再憧憬爱情的少女,45岁的她,经历过赵明诚变心纳妾的打击,经历过国破家亡的重创,更亲眼目睹过赵明诚弃城而逃的懦弱....此时的她,还会像年轻时那样,爱慕依赖这个男人吗?】
秦始皇慢慢嚼着这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短短十个字,写尽何等的磅礴风骨,更难得的是它出自一位女子之手!
想到这里,他吩咐官员把这首词记录下来,大秦若能成功造出纸,到时会有更多平民获得识字的机会,很有必要学一学后世这简约的“词”....
李格非身躯晃了晃,他刚知晓自己会被清算,眨眼又听见“国破家亡”,不....
李清照忙扶住他,大喊道,“爹!”
这时,李迒气咻咻冲进来,急忙帮着姐姐把李格非扶到椅上坐好,扬声道,“爹,千万别把我姐嫁给那个赵明诚!弃城而逃?哼,一个窝囊废!”
李格非有气无力道,“这是自然,为父本就不会同意这门亲事,只是,我大宋....”
李清照端上一杯茶水递给父亲,“爹,来喝口茶,您放心,有神仙姐姐在,大宋一定不会再有事的。”
汴京皇宫中,之前看完天幕就把赵佶除掉的赵煦,此刻已病入膏肓,往日合身的龙袍已变得空荡荡,他重重咳了几声,接过宦官递来的洁白丝帕,不动声色捏紧丝帕,掩盖那一片触目惊心的殷红....
大臣们忍不住地心酸,若官家有个不测,大宋...到底该何去何从?那位端王没了,究按理说,该选简王来继承大统,他与官家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又素有仁孝之名,可官家他....
赵煦惨淡地笑了笑,“诸位爱卿,尽快从TAI祖一脉选出合适的储君吧,一定要选个好的,能带着大宋越来越好的....”
简王赵似担忧地看向气息不稳的兄长,想起半年前他对自己和母亲说的话——他说,既然仙人现世,预示大宋将会到来的灾难,就该早些做好准备....这些年太宗后代或子嗣不丰,或英年早逝,想必是上天对太宗夺位的惩罚,不管有没有金匮之盟,这个皇位都必须还回去....
是以,他们当时就从TAI祖的后嗣中,挑选出一位沉稳博学、有心抗金和改革的少年,带进宫作为储君培养...
此时他们并不知道,将来这位长寿的新君登基后,在赵似的尽心辅佐下,使用改良后的王安石变法,重整经济,大幅提升武将地位,在二十年后厚积薄发,一举灭金,重创蒙古,靖康之耻和衣冠南渡之事,并无机会发生...
而随着今日孟棠一番胡萝卜加大棒的操作,各朝各代正在紧锣密鼓商议着女子权益事宜,李清照做梦也想不到,她不但不会再次经历国破山河碎,还能很快参加女子科举,获得入仕的机会....
【所以主播认为,这首词,其实写于发生元祐党人事件的1102年之后的一两年间,这时的北宋朝廷虽然党争不断,但山河并未被金兵的铁蹄踏破,大环境看起来还算岁月静好,这时,新婚才两年就被迫回到了章丘老家的年轻李清照,第一回遭受了人生的重大危机,她带着对家族未来命运的担忧忐忑、对丈夫的心思和婚姻走向的猜测,写下了这首词....】
【在李家落魄不堪的时候,赵家没伸出援手,也没受到牵连,反而一路扶摇直上,赵挺之的官位在短短两年内再次高升,这期间贵为丞相之子的赵明诚,就算没法离开汴京,但平时托人从京中带物资照拂妻子、多写信宽慰妻子,是很容易做到的吧?如果他们在此期间保持了频繁的联络,如果李清照有了足够的安全感,何至于会这般忐忑不安?】
【直到1106年,李格非平.反回到汴京待命领官,李清照才在离开三四年后,重新回到了赵家,其实,按赵家人先前对她娘家袖手旁观的态度,此时这对破镜重圆的夫妻,真能恢复到当初新婚燕尔的亲密吗?大概是不能的,可在那个时代李清照没有选择,为了不让刚遭受劫难的父亲再添担心,她必须努力掩饰自己的不容易,因为在一个女子不能工作的时代,她眼下唯一的依靠只有赵家....】
有些处宦入仕的男子在心中连连冷哼,一个乡下长大的女子,再有才华能拿来当饭吃么?能嫁到这样的人家,已是你几世修来的福分!人赵挺之都当上宰相了,还没让儿子休了你,可见这家人有多厚道,你这不知足的妇人呐,一天天的,还敢写诗埋怨夫君不关心你!
莫说他不写信安慰你,就算人家在京中纳几个美妾红袖添香,那也是千百年来理所应当的!你们这些得寸进尺的女子,占了正室的位置还敢肖想别的,忒贪心了,可见女子无才便是德,书读多了心就野了!
这孟姑娘也不知吃错了什么药,好端端的非要搞什么男女平等,能平等得了吗?到时还不是我们男人吃亏,唉,原本还以为这天幕是来帮我们的。
可他们嘀咕归嘀咕,却没一个人敢把话说出口...
【哪知才刚刚过了一年安稳生活的李清照,马上又要迎来另一个天有不测风云....1107年,赵挺之因得罪奸臣蔡京,被罢免宰相之职,几天后郁郁而终,蔡京趁机构陷罪名,把赵家三个儿子被抓进狱中...在亲友们的奔走下,三个月后,虽然终于洗脱了罪名被释放,但赵明诚承袭的赠官之职丢了,无法再在京中立足,于是,他带着李清照回到了偏远的老家青州....】
画面中,李清照对乡间生活并无半分不满之色,反而兴致勃勃写了“归来堂“三个大字,让赵明诚贴在门楣上,这对年轻夫妻仿若重回新婚燕尔之时...
赵明诚心中重新燃气希望的火花,纳妾算什么,弃城而逃算什么,只要李家姑娘心悦我,我...我总能如愿抱得佳人归!对,要找机会让她先见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