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 第979章 高祖武皇帝十四

第979章 高祖武皇帝十四(1 / 1)

大同八年(公元542年,壬戌年)

春天正月,刘敬躬占据安成郡造反啦,还改了年号叫永汉,给自己手下封了一堆官职,然后就开始进攻庐陵,又朝着豫章逼近。南方长时间没打仗了,老百姓一听这消息,吓得够呛。豫章内史张绾赶紧招募士兵抵抗。这张绾是张缵的弟弟。

二月戊戌日,江州刺史湘东王萧绎派司马王僧辩、中兵曹子郢去讨伐刘敬躬,并且归张绾指挥。三月戊辰日,成功抓住了刘敬躬,送到建康后就砍头了。这王僧辩是王神念的儿子,知识渊博,口才好,而且气质沉稳。虽然他射箭连铠甲都射不穿,但志向可高远了。

西魏开始设置六军。

夏天四月丙寅日,东魏派兼散骑常侍李绘到梁朝访问。这李绘是李元忠的侄子。东魏丞相高欢到邺城朝见。司徒孙腾因为犯事被免了职;乙酉日,让彭城王元韶负责处理尚书省事务,侍中广阳王元湛当太尉,尚书右仆射高隆之升任司徒。当初啊,太傅尉景和丞相高欢一起归附尔朱荣,尉景的老婆是高欢的姐姐,他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又贪婪又放纵,还不守法,被有关部门弹劾,关进了大牢。高欢三次跑到皇宫,哭着求情,尉景才免去一死。丁亥日,尉景被降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高欢去看望他,尉景躺在床上不起来,还大声嚷嚷:“要杀我的时候倒是挺快啊!”高欢赶紧安抚他,还给他赔礼道歉。辛卯日,任命库狄干为太傅,领军将军娄昭为大司马,封祖裔为尚书右仆射。六月甲辰日,高欢回到晋阳。

八月庚戌日,东魏让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侯景兼任尚书仆射,同时担任河南道大行台,根据情况随机进行防御和征讨。

西魏任命王盟为太保。东魏丞相高欢攻打西魏,从汾、绛进入,军营连绵四十里。西魏丞相宇文泰派王思政镇守玉壁,想切断高欢的进军路线。高欢写信劝王思政投降,说:“你要是投降,我就封你当并州刺史。”王思政回信说:“可朱浑道元投降了,怎么没得到并州呢?”冬天十月己亥日,高欢包围玉壁,一共围了九天,正好遇上大雪,士兵们又冷又饿,死了好多人,没办法,高欢只能撤围走人。西魏派太子元钦镇守蒲坂。丞相宇文泰带兵到蒲坂,到了皁荚的时候,听说高欢已经退军渡过汾河了,追也追不上。十一月,东魏任命可朱浑道元为并州刺史。

十二月,西魏皇帝到华阴打猎,大宴将士,丞相宇文泰带着各位将领去朝见。还在沙苑北边修建了万寿殿。

辛亥日,东魏派兼散骑常侍杨斐到梁朝访问。

孙冏、卢子雄去讨伐李贲,因为春天瘴气正厉害,就请求等到秋天再出兵,可广州刺史新渝侯萧映不同意,武林侯萧咨还一个劲儿催促他们进军。孙冏等人到了合浦,士兵死了十分之六七,队伍溃散,只能撤回来。萧映是萧憺的儿子。武林侯萧咨上奏说孙冏和卢子雄和叛军勾结,故意逗留不前进,皇帝下令在广州赐死他们。卢子雄的侄子卢子略、卢子烈,主帅广陵人杜天合和他弟弟杜僧明,还有新安人周文育等人,带着卢子雄的旧部攻打广州,想杀了萧映和萧咨,为卢子雄报仇。西江督护、高要太守吴兴人陈霸先带着三千精锐士兵去救援,把卢子略等人打得大败,杀了杜天合,活捉了杜僧明和周文育。陈霸先看杜僧明和周文育勇猛过人,就把他们放了,还让他们当自己的主帅。皇帝下诏任命陈霸先为直阁将军。

西魏丞相宇文泰的妻子冯翊公主生了个儿子叫宇文觉。东魏任命光州刺史李元忠为侍中。李元忠虽然身居要职,但一点也不操心那些事务,整天就知道喝酒享乐。丞相高欢想让他当仆射,世子高澄说他太放纵,还老是喝醉,不能把尚书省的事儿交给他。李元忠的儿子李搔听说了,就劝他少喝点酒,李元忠说:“我说当仆射可没喝酒快乐,你要是喜欢仆射这个官职,那就别喝酒。”

“内核解读”

大同八年(公元542年)的历史片段,如同一幅激荡的时代画卷,展现了南北朝时期各方势力的博弈与人性的复杂。这一年发生的诸多事件,既影响着当时的政治格局,也为后续历史走向埋下了伏笔。

在南方,刘敬躬据郡反叛,改元永汉,一时声势浩大。南方久不习兵,面对叛乱人心惶惶,豫章内史张绾招募士兵抵抗,展现出一定的担当。而江州刺史湘东王绎派遣王僧辩、曹子郢讨伐,最终成功擒获敬躬,平定叛乱。王僧辩虽射箭能力平平,却志气高远、才思敏捷,这次平叛或许是他崭露头角的开始,为其日后在历史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奠定了基础。

东魏方面,政治变动频繁。丞相高欢朝见时,司徒孙腾因事被免,随后一系列官员任免,体现了权力结构的调整。尉景凭借与高欢的亲属关系和功勋,贪纵不法,被弹劾入狱后,因高欢多次求情才得免死,降职后仍态度傲慢,高欢却安抚拜谢,这一细节既反映了高欢在处理亲信问题上的无奈与权衡,也暴露了当时权贵仗势欺人的现象。而侯景被任命为兼尚书仆射、河南道大行台,随机防讨,这一任命看似平常,却可能为他后来的叛乱埋下隐患,侯景的野心或许在此时已悄然滋生。

东魏与西魏的军事冲突中,高欢进攻西魏,包围玉壁,王思政坚守不降,展现出坚定的立场和军事才能。最终高欢因大雪导致士卒饥冻,解围而去,这场战役西魏虽未主动出击,却凭借坚守取得了胜利,也体现了天气等客观因素对战争的影响。

南方孙冏、卢子雄讨伐李贲的事件中,广州刺史新渝侯映和武林侯咨不顾春瘴发作的实际情况,强行催促进军,导致军队损失惨重,将士死者什六七,而后又将责任推给孙冏和卢子雄,致使二人被赐死。这种不顾实际、推卸责任的行为,暴露了当时某些官员的昏庸与残暴。而卢子雄的部下为其鸣冤攻打广州,陈霸先率军救援,不仅平定了这场动乱,还因赏识僧明、文育的骁勇而收为己用,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识人眼光,这也为陈霸先日后的崛起积累了力量。

西魏方面,丞相泰的妻子冯翊公主生子觉,这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或许意味着权力传承有了新的可能,对西魏的权力稳定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

东魏的李元忠虽处要职,却只以饮酒自娱,当高欢想任用他为仆射时,因其放达常醉而被世子澄反对,李元忠却认为作仆射不如饮酒快乐,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在官场中颇为少见,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官场的复杂,有人汲汲于权力,有人则追求自在洒脱。

总的来说,大同八年是一个充满变数的年份,各方势力的较量、人物的选择,共同谱写了这一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残酷、无奈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