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燕国将领库傉官斌投降了北魏,没过多久又反叛回到燕国。北魏皇帝拓跋嗣派骁骑将军延普渡过濡水去攻打库傉官斌,把他给杀了;接着又去攻打燕国幽州刺史库傉官昌、征北将军库傉官提,也都把他们斩杀了。
后秦的阳城、荥阳两座城都投降了东晋,晋军一路推进到成皋。后秦征南将军陈留公姚洸镇守洛阳,赶紧派人向长安求救。后秦皇帝姚泓派越骑校尉阎生率领三千骑兵去救援,武卫将军姚益男带领一万步兵去协助防守洛阳,还让并州牧姚懿南下驻扎在陕津,作为声援。宁朔将军赵玄对姚洸说:“现在晋军入侵得越来越深入,人心惶惶,我们兵力少,跟他们打如果不能取胜,那大事就完了。应该把各个据点的兵力集中起来,坚守金墉城,等着西边援军来救。只要金墉城不被攻下,晋军肯定不敢越过我们继续往西,这样咱们不打仗就能坐等他们露出破绽。”然而,司马姚禹暗地里和檀道济勾结,主簿阎恢、杨虔都是姚禹的同伙,他们一起嫉恨赵玄,就对姚洸说:“殿下您凭借英明神武的谋略,身负镇守一方的重任,现在要是躲在城里示弱,难道不怕被朝廷责怪吗!”姚洸觉得他们说得对,就派赵玄带领一千多士兵往南去守柏谷坞,广武将军石无讳往东去守巩城。赵玄哭着对姚洸说:“我赵玄受了三代皇帝的大恩,我守卫的地方,只有拼死一战了。只是您不听忠臣的话,被奸人误导,以后肯定会后悔的。”没过多久,成皋、虎牢的守将都来投降,檀道济等人长驱直入。石无讳到了石关,又逃了回来。龙骧司马荥阳人毛德祖和赵玄在柏谷交战,赵玄的军队战败,他自己身上受了十多处伤,倒在地上大声呼喊。赵玄的司马蹇鉴冒着刀刃抱住赵玄哭泣,赵玄说:“我伤得太重了,你赶紧走吧!”蹇鉴说:“将军您要是没救了,我走了又能去哪呢!”最后他俩一起战死。姚禹翻越城墙投奔了檀道济。甲子日,檀道济进逼洛阳。丙寅日,姚洸出城投降。檀道济俘虏了四千多后秦士兵,有人建议把这些人都活埋了,堆成京观来显示战功。檀道济说:“讨伐有罪的人,安抚百姓,就在今天!”于是把这些俘虏都放了,让他们回家。这样一来,不管是少数民族还是汉人,都很感动、高兴,归附他的人越来越多。阎生、姚益男还没赶到,听说洛阳已经失守,就不敢再前进了。
己丑日,朝廷下诏派兼司空高密王司马恢之去拜谒晋朝的五座先帝陵墓,并设置守卫。太尉刘裕任命冠军将军毛修之担任河南、河内二郡太守,代理司州事务,驻守洛阳。
西秦王乞伏炽磐派秦州刺史王松寿镇守马头,以此来逼近后秦的上邽。
十一月甲戌日,北魏皇帝拓跋嗣回到平城。
太尉刘裕派左长史王弘回建康,暗示朝廷给他加九锡。当时刘穆之负责留守事务,可旨意却是从北方刘裕那里传来的,刘穆之因此既羞愧又害怕,结果生病了。王弘是王珣的儿子。十二月壬申日,朝廷下诏任命刘裕为相国,总理各项事务,兼任扬州牧,封给他十个郡,立他为宋公,赐予九锡之礼,地位在诸侯王之上,还照旧兼任征西将军以及司州、豫州、北徐州、雍州四州刺史,刘裕推辞不接受。
西秦王乞伏炽磐派使者去见太尉刘裕,表示愿意攻打后秦,为他效力。刘裕封乞伏炽磐为平西将军、河南公。
后秦姚懿的司马孙畅劝说姚懿偷袭长安,杀掉东平公姚绍,废掉后秦皇帝姚泓,自己取而代之。姚懿觉得这主意不错,就把粮食散发给河北的少数民族和汉人,想给自己积累点私人恩德。左常侍张敞、侍郎左雅劝谏说:“殿下您作为皇上的亲弟弟,身负镇守一方的重任,国家的安危祸福,和您息息相关。现在东晋的敌人入侵,四个州已经沦陷,西边的敌人骚扰边境,秦州、凉州也战败了,朝廷现在危险得就像摞起来的鸡蛋。粮食可是国家的根本,殿下您无缘无故把粮食散发出去,白白损耗国家储备,这可怎么办呢?”姚懿听了很生气,把他们鞭打致死。
姚泓听说这事儿后,召见东平公姚绍,秘密和他商量对策。姚绍说:“姚懿这人见识短浅,容易受人左右。想出这个主意的,肯定是孙畅。只要赶紧派人去召孙畅来,再派抚军将军姚赞占据陕城,我去潼关指挥各路军队。如果孙畅奉诏前来,我就派姚懿率领河东现有的兵力,一起抵御晋军;要是他不接受诏命,那就宣布他的罪状,出兵讨伐他。”姚泓说:“叔父您说的,真是拯救国家的好计策。”于是派姚赞以及冠军将军司马国璠、建义将军蛞残驻守陕津,武卫将军姚驴驻守潼关。
姚懿竟然真的起兵称帝,还向各个州郡发布檄文,打算把匈奴堡的粮食运来给镇守的百姓。宁东将军姚成都拒绝了他,姚懿用谦卑的言辞诱惑他,还送给他佩刀发誓,姚成都还是不答应。姚懿派骁骑将军王国率领几百名披甲士兵去攻打姚成都,姚成都把王国抓住,还派人去责备姚懿说:“您作为皇室至亲,身负重任,国家危难的时候不帮忙解救,反而有非分之想。三位先帝在天之灵,难道会帮您吗!我姚成都要召集正义之师,到黄河边上去会会您。”于是姚成都向各个城池发布檄文,说明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叛逆,号召大家征兵调粮来讨伐姚懿。姚懿也征调各个城池的兵力,可没一个响应他的,只有临晋的几千户人家响应。姚成都带兵渡过黄河,攻打临晋反叛的人,把他们打败了。镇守的百姓中,安定人郭纯等人起兵包围了姚懿。东平公姚绍进入蒲阪,抓住了姚懿,把孙畅等人都杀了。
这一年,北魏卫将军安城孝元王叔孙俊去世。北魏皇帝拓跋嗣非常惋惜,对他的妻子桓氏说:“活着的时候能一起享受荣华,死的时候能一起分担悲痛吗?”桓氏听后就上吊自杀,和叔孙俊合葬了。
丁零人翟猛雀驱赶掳掠官吏和百姓,逃进白三间作乱。北魏内都大官河内人张蒲和冀州刺史长孙道生去讨伐他们。长孙道生是长孙嵩的侄子。长孙道生想直接进兵攻打翟猛雀,张蒲说:“这些官吏和百姓不是自己乐意作乱的,都是被翟猛雀胁迫的。现在要是不区分清楚,一块儿攻打,他们就算想改过自新,也没机会了,肯定会齐心协力,凭借险要地势抵抗官军,就不容易一下子平定了。不如先派使者去告诉他们,只要不和翟猛雀同谋的,都不会被治罪,这样他们肯定会很高兴,然后就会离散。”长孙道生听从了这个建议,果然有几千家投降,让他们恢复了原来的家业。翟猛雀和他的一百多个同伙逃跑,张蒲等人追上,斩了翟猛雀的头。左部尚书周几又彻底追查剩下的党羽,把他们都杀了。
【内核解读】
这段史料聚焦于东晋末年至南北朝初期的战乱与政权更迭,字里行间展现了乱世中各方势力的博弈、人性的抉择以及历史兴衰的必然逻辑。透过这段记载,我们既能看到权谋诡计的残酷,也能读到忠义赴死的悲壮,更能从中窥探乱世中政权存续的核心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