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第四个月,当他首次感受到灵力突破筑基中期瓶颈的悸动时,所有的心疼都化作了庆幸。那天他炼化完三百枚灵石后,并未像往常一样立刻休息,而是盘膝静坐了整整一夜,感受着灵力在经脉中更顺畅地流转,丹田内的液态灵力池也悄然扩大了一圈。境界提升到筑基后期,他当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值了。
从那以后,他再无半分犹豫。每日三百枚灵石的消耗,从最初的“肉疼”变成了后来的“习惯”,甚至成了他衡量自己进步的标尺。看到废石堆日渐增高,他不再心疼资源,反而会生出一种踏实的满足——每一块废石,都是他向更高境界迈进的脚印。
此刻,他抬手凝聚灵力,手掌瞬间萦绕起一层五色的灵气光晕,比筑基中期时凝实了倍许。林逸轻轻一挥手,光晕落在洞府石壁上,只听“嗡”的一声轻响,石壁上竟留下了一道寸许深的巴掌印痕。
“筑基后期……”林逸低声呢喃,眼中闪过一丝明亮的光。半年的苦熬,五万灵石的消耗,终于换来了实实在在的突破。他不再去想普通结丹修士是否有这样的身家,也不再纠结于丹药的稀缺——那些曾让他焦虑的事,在突破的喜悦面前,都成了过眼云烟。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筑基后期之上,还有筑基大圆满,还有结丹境,未来需要的资源只会更多。
林逸闭上双眼,神识如潮水般从眉心散开,掠过洞府的每一寸角落,最终稳稳停在八里之外——那里的风声、虫鸣,甚至地底岩层的细微震动,都清晰地呈现在他的感知中。
这已经远超同阶修士的神识范围,要知道一般筑基后期修士神识范围也就在此三里左右。
他旋即内视丹田,只见原本流转的阴阳鱼水珠已浓稠如凝脂,表层泛着淡淡的晶光,仿佛再进一步便能凝结成实质。更令人惊喜的是,淡银色的内力与五色灵力正围绕着阴阳鱼水珠缓缓旋转,先的两道能量,此刻已有八九成能互相转化以及互相融合成一种全新的、更具爆发力的能量流,只余下几缕细碎的“支流”,仍在阴阳鱼水珠的牵引下慢慢消融,看那趋势,估计修炼到筑基大圆满便能彻底圆融。
既能互相转化,又能相互融合成一种全新的、更具爆发力的能量,如此奇怪的事,他在典籍中从未见过,但这这种变化林逸并没有感觉任何不适,反而是一种十分自然而然的变化,仿佛就是在某些条件达到后,自然而然就开始孵化至即将要破茧而出的这个过程。就如孵化鸡蛋般,温度湿度达到一个程度就开始孵化直至破壳而出。
接下来的日子,林逸知道越国修仙界没有多少太平日子,这几年内魔道入侵,甚至连掩月宗都撤离,林逸为了增强自己的手段,便着手开始修炼《大衍诀》和傀儡术,他从储物袋中取出记载《大衍诀》的玉简,神识探入玉简中,里面晦涩的符文便如潮水般涌入识海。
他闭目凝神,将那些关于神识凝练、分化的法门在脑海中反复拆解——此法门与寻常锻炼神识得术法不同,不重温养,反倒强调“以分求强”,需将神识如棉絮般撕扯、拆分,再重新编织成更坚韧的“丝线”,刚开始的分裂神识之痛便是第一关。
或许是他本就因阴阳鱼水珠与五行灵力交融,神识又远超同阶修士,林逸刚按功法运转的第一日,便觉识海一阵微麻的胀痛后,原本浑成一团的神识竟真的分出了两道纤细的“支流”。这两道支流虽微弱,却能独立探查洞府内外的动静,连石壁上灵石矿脉的细微纹路都清晰可辨。林逸心中一喜,知道自己已踏入门径,此后每日除了炼化灵石提升修为,便将大半精力投入《大衍诀》的修炼中。以及火麒麟和神龙中品灵石的喂养,和凤血珠时不时被林逸用火灵力滋养孕育浴火重生的那天。
一月时光转瞬即逝。这日清晨,林逸盘膝坐于洞府中央,眉心处微光闪烁,识海中的神识已如被梳理过的蚕丝般,能自如拆分成三十余道。他尝试着将这些神识支流同时探出,八里之外的白鹤峰周边景致瞬间在脑海中铺展开来——松针上的晨露、空中的白鹤,峰底溪流的游鱼,山间梅花鹿,都被不同的神识支流精准捕捉。
更令他惊喜的是,当神识收回时,这些支流能毫无滞涩地重新融合,识海不仅未有损耗,反倒因反复拆分凝练,更为的强大。
又过两月,可能是林逸神识本就十分强大的原因,《大衍诀》的第一层十分顺利的完成了修炼,达到了《大衍诀》第二层,
他的神识分化之能再上台阶。神识刚一催动,识海中便有上百道神识支流如蜂群般涌出,神识范围更是在原来八里的范围达到十里左右,这已经有了结丹初期修士的神识范围。
在达到第二层后,《大衍诀》的修炼一下子就慢一来了,第一层时他的修炼进展快速,这一慢下来后,林逸便明白按照《大衍诀》之中所说,神识的锻炼之法需要多经历,多沉淀,体验人生百态,感悟七情六欲,进展才能快速。
明白这些后,他也不继续修炼《大衍诀》了,以筑基后期的修为,有着结丹初期十里的神识范围,要知道普通筑基后期修士神识范围也只是在三里左右,在加上第二层的大衍诀,能操控一百多只傀儡的数量,这样的手段暂时足够用了。
而与《大衍诀》配套的《傀儡真经》,林逸经过一番研究后发现傀儡术,与符箓绘制之术和炼器之术有一些共同点,但却没有二者那么难,没有符箓绘制之术和炼器之术那么要求高,傀儡术是可以单独炼制部件和绘制所需要的纹路,在组装起来,炼入生魂,神识便能下命令和操控,有一定自主能力。
而且《傀儡真经》中,有不少成熟的傀儡图鉴记录,符文和部件材料都有成熟的体系,不需要单独去研究开发,这很适合新手,等熟悉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根据,每种特性,炼制出自己设计的傀儡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