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便秘结
小儿热结会致使大小便都出现秘结,还伴有口渴、舌头干燥、嘴唇与面色发红的症状。若是小便秘结,少腹满胀,可用八正散;若是大便秘结,腹胀疼痛,宜用神芎丸。
【注释】这种病症大多是因为乳食停滞在体内产生热邪,蕴结于肠胃,从而导致大小便都干结不通。症状表现为舌头干燥、口渴,面色和嘴唇红赤。热邪积聚就会使小便短涩不畅,小腹胀满急迫,适宜用八正散治疗。若是食物积滞导致大便秘结,腹部胀满疼痛,就适宜用神芎丸治疗。
八正散(方剂见“不小便”相关内容)。
神芎丸
大黄滑石(各一两。水飞)薄荷川芎(各四钱)黄芩黄连(各五钱。生)牵牛(四钱)
将这些药材一起研磨成细粉末,加入适量水,制成丸剂。每次服用五丸,用蜂蜜调制的汤液化开后服下。
气虚脱肛
泄泻痢疾持续时间长了,会导致中气下陷,使得肛门松弛,肠壁薄弱,从而出现直肠脱垂,即肛部滑出且不能回缩。此时患儿面色青黄,手指尖发凉,脉象沉细,嘴唇颜色淡白。治疗应以温补为主,先用补中益气汤提升中气,再用真人养脏汤温养补益、固涩滑脱,同时外用涩肠散调敷。如此,中气上升,肛门得以固涩,直肠就能自行回纳。
【注释】脱肛这一病症,是由于泄泻痢疾历时过久,导致中气下陷,肠胃变得薄弱,进而使肛门松弛,直肠脱出不能回缩。其症状表现为面色青黄,手指尖发冷,脉象沉细,嘴唇颜色淡白。治疗适宜以温补为主要原则,首先使用补中益气汤提升下陷的中气,接着用真人养脏汤进行温养补益并固涩滑脱,另外,外用涩肠散敷于患处,这样就能使中气上升,肛门固涩,直肠自然回纳。
补中益气汤(方剂见“飧泄”相关内容)。
真人养脏汤(方剂见“寒痢”相关内容)。
涩肠散
诃子赤石脂龙骨(各等分。煅)
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细粉末,使用腊茶来调和,然后敷用。把调好的药粉洒在脱出的肠头上,再用柔软的布帛轻轻揉按,使肠头回纳进去。
肛肿翻肛
体内积热严重,会致使肛门红肿,大便困难,用力排便时肛门脱出且无法回缩。此时,外用蟠龙散来消除肿胀,内服皂刺大黄煎剂。
【注释】小儿体内积热过于强盛,从而导致肛门出现肿胀,大便时艰涩困难,用力排便使得肛门翻出,无法自行回缩。治疗时,外用蟠龙散以消除肛门的肿胀,内服皂刺大黄汤。一旦肛门的肿胀消退,脱出的肛门便会自然回纳。
皂刺大黄汤(方剂见“便血”相关内容)。
曾氏蟠龙散
干地蟠龙(一两,略去土,焙)风化朴硝(二钱)
将上述药物切成小段,研磨成细粉末,接着把朴硝加入并搅拌均匀。每次取用二钱到三钱,若肛门部位湿润,就直接干涂药粉;若肛门干燥,便用清油调和药粉后涂抹。涂抹前,先取荆芥和生葱加水煎煮,等水温合适时用来洗浴肛门,轻轻擦干后,再敷上药物。
龟胸
若肺部积聚痰热,会引发龟胸病症,表现为胸骨高高隆起,形状如同龟背。患儿还伴有呼吸急促、气喘咳嗽,身体瘦弱。治疗时,可酌情选用宽气饮和百合丹。
【注释】龟胸这一病症,大多是由于小儿饮食没有节制,体内痰热旺盛,又被风邪侵袭,风热相互交结,使得肺经气机胀满,向上攻冲胸膈,导致胸部高高隆起,好似倒扣的杯子。症状表现为咳嗽气喘急促,身体瘦弱。治疗应以清泻肺热、化痰为主,先使用宽气饮畅通气道,再用百合丹消除肺部的壅滞,这样肺热清除,胸部胀满自然就会消除。
宽气散
杏仁(去皮尖,炒)桑白皮(炒)橘红苏子(炒)枳壳(麸炒)枇杷叶(蜜炙)麦冬(去心)生甘草苦葶苈
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宽气饮治儿龟胸,杏仁桑皮合橘红,苏子枳壳枇杷叶,甘草葶苈麦门冬。
百合丹
百合天门冬杏仁(炒,去皮尖)木通桑白皮(炒)甜葶苈石膏(各五钱)大黄(三钱)
把这些药材共同研磨成细粉末,用炼蜜制成如同绿豆大小的药丸。根据孩子年龄大小确定服用剂量,在临睡觉前,用开水送服。
龟背
小儿因坐立过早被风吹袭,导致龟背,表现为背部伛偻弯曲,高高隆起形状如龟。此时,应内服松蕊丹慢慢调理治疗,外用灸法并点涂龟尿。
【注释】所谓龟背,是由于婴儿坐立过早,外来风邪侵入脊柱,致使背部弯曲不直,高高隆起如龟背一般,常常会成为终身难以治愈的疾病。内治采用松蕊丹来调理,外治运用《圣惠》里的灸穴方法,对肺俞、心俞、膈俞这三个穴位艾灸三五壮,或者把龟尿点涂在骨节上,也可取得效果。
松蕊丹
松花枳实(麸炒)防风独活(各一两)麻黄前胡川大黄(生)桂心(各五钱)
把上述药材都研磨成细粉末,用炼蜜制成像黍米一样大小的药丸。每次服用十丸,用粥汤送服。
五软
五软属于禀赋不足的病症,表现在头项、手、足、口、肌肉这五个部位。可使用地黄丸与扶元散进行治疗,同时关键在于后天适宜的调养。
【注释】所谓五软,指的是头项软、手软、足软、口软、肌肉软。头软,即颈部软弱无力支撑头部;手足软,是四肢缺乏力量;肌肉软,为皮肤松弛,不长肌肉;口软,指嘴唇薄弱没有力气。这五种情况,都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气血不充足,所以骨骼经脉不强劲,筋肉痿弱无力。治疗应该以补气为主,首先用补肾地黄丸补充先天的精气,然后用扶元散补益后天身体的羸弱,逐步进行调理,这样五软的状况就会逐渐改善变强。
补肾地黄丸
熟地黄(一两五钱)山萸肉(一两)怀山药(炒)茯苓(各八钱)牡丹皮泽泻(各五钱)牛膝(八钱)鹿茸(五钱,酥炙)
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细粉末,用炼蜜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次服用二钱,用盐汤送服。
扶元散
人参白术(土炒)茯苓熟地黄茯神黄芪(蜜炙)山药(炒)炙甘草当归白芍药川芎石菖蒲
以生姜和大枣作为药引,与其他药物一同加水煎煮,煎好后服用煎出的药汤。
(方歌)五软扶元散堪尝,参术茯苓熟地黄,茯神黄芪山药草,归芍川芎及石菖。
五鞕
因阳气不能滋养周身而形成五硬之症,表现为头部后仰、吸气困难且难以活动,手足僵硬强直,冷如冰块,气机壅滞于胸膈部位并牵连作痛。小续命汤对此症疗效颇佳,乌药顺气散也极为对症。若遇到肝木克制脾经的情况,加味六君子汤的疗效奇妙无比。
【注释】五硬之症,可见头部后仰、吸气时费力,身体难以活动,气机壅滞而疼痛,这种疼痛牵连到胸膈之间,手心和脚心冰冷且僵硬。这些症状都是由于阳气不能滋养四肢末端所致,此症最难医治。症状严重的,用小续命汤疏散风邪;症状较轻的,用乌药顺气散调理气机。如果是肝木克制脾经,出现进食减少、气息虚弱的情况,就用加味六君子汤来治疗。通过内外兼治,病症自然会日渐好转。
小续命汤
人参麻黄川芎黄芩芍药甘草(炙)防风官桂(去皮)附子(炮,去皮脐)杏仁(炒,去皮尖)汉防己
以用生姜、大枣作药引,与其他药物一起加水煎煮,煎好后服用煎出的药汤。
(方歌)小续命汤治五鞕,人参麻黄川芎共,黄芩芍药草防风,官桂附子防己杏。
乌药顺气散
麻黄白芷川芎桔梗枳壳(炒)僵蚕(炒)乌药炮姜甘草(生)橘红
以葱白当作药引,与其他药材一同加水煎煮,煎好后服用煎出的药汤。
(方歌)乌药顺气五鞕轻,麻黄白芷合川芎,桔梗枳壳僵蚕炒,乌药炮姜草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