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龙封卷轴(1 / 2)

二人再度交锋。

大黄一手抓头,一手抓果子,吱吱叫着,看二人战作一团。

汁水沾满毛胸,犹不觉意。

四季更迭,秋去冬藏。

光阴似箭,转眼岁末。

天启城中,热闹非凡。

并非年节将至,而是皇室有大事将临。

年祀祭典,举国瞩目。

这一天,朝中权贵皆将齐聚城外天海道场。

这一天,皇帝必须穿上最为华贵的服饰,披上象征至高权力的明黄袍服,正式出席典礼。

他身后会跟着四位大太监。

其中一人手捧尚方宝剑,称为掌剑监,象征北离以武力开拓疆土的意志。

另一位手捧传国玉玺,是为掌印监,象征萧氏皇族的世代延续。

第三位手捧青玉香炉,乃掌香监,象征皇室尊崇道佛、德配天地。

最后一位手握封国大典的册文,是掌册监,象征皇家以德行治理天下。

四位太监同时现身,意味着场合极其重要。

这种阵仗,只有在重大典礼或迎接尊贵来客时才会出现。

如今,四位太监已整装完毕,静静守候在太安殿外,等待明德帝驾临。

“又是一年过去了。”掌册监瑾玉公公低声叹道。

其余三人只是淡淡回应,没有多余言语。

他们都清楚瑾玉话中的意味。

每年的年祀祭典上,他们都在等待一样东西——龙封卷轴。

北离建国之初,两位太子接连遭遇不测,死因蹊跷。

这样离奇的事件,百姓尚且知晓原因,更何况这些宫中老人。

当年太宗震怒之下,废除太子制度。

从此之后,皇帝亲笔写下继承人之名,封于卷轴之中,待驾崩之时启封。

此卷轴以龙章火印封存,内藏真命天子之名,故称“龙封卷轴”。

每年年祀祭典,一卷交由五大监保管,用以传达先帝遗命;另一卷存于钦天监,象征天命所归。

前朝曾有一回例外,琅琊王萧若风当场撕毁五大监所持卷轴;而钦天监那一卷,也不知所踪。

到了当今明德帝一朝,却迟迟不见龙封卷轴现身于五大监与钦天监之中。

卷轴并非一旦写下就不能更改,前朝皇帝就曾三度更易。然而明德帝迟迟不落笔,已在朝中引发不小争议。

明德帝子嗣众多,但在朝中封王的仅有两位。

第一位是白王萧崇,论口碑与才能,堪称帝位最佳人选。可惜双目失明。

纵观北离乃至前朝历史,女子为帝尚有一人,盲者为帝却从未有过。

第二位是赤王萧羽,典型的纨绔子弟,声名狼藉。提起此人之名,整个天启城百姓皆惧。

这样一个人,母亲偏偏是明德帝最宠爱的妃子。

不过,还有一位王爷未在朝中,而是隐居山林封地。

他就是永安王萧楚河。

若说哪位皇子最受皇帝喜爱,恐怕非这位远离朝堂的永安王莫属。

从“永安”这个封号,便能听出明德帝对其的厚望与宠爱。

那件事情若不曾发生,十二年后永安王之名定会出现在龙封卷轴之上。

朝堂之上无人开口,但私底下众臣早已议论纷纷。

萧楚河即将归来。

他是明德帝心中最合适的继承人选,远胜白王与赤王。

倘若他真的归来。

白王与赤王多年的筹谋,恐怕都将化为泡影。

只是,他们二人会就此罢休吗?

白王府内。

萧崇独坐庭院,手中轻叩石桌,口中哼着无名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