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什么买两辆,因为另一辆是给你的。”
“啊?”何雨水激动得说不出话,“真、真的是给我的?”
何秋点头:“你宿舍离厂区有点远,有辆车上下班也方便。”
何雨水感动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二哥,你对我太好了,比亲哥还好,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
何秋打趣道:“你以身相许,我也不介意。”
何雨水脸一红,害羞地低下头。
她不是没想过,只是担心何秋不同意。
很快,两辆新车从仓库推了出来。
何秋仔细检查一番,确认没问题,这才推着车走出百货商场。
推着崭新的自行车走在路上,回头率高达九成。
毫不亚于现代大街上走过一个穿着时尚的美女。
到了岔路口,何秋和何雨水的分开了。
两人住的方向不同。
骑着车,迎着晚风,何秋终于体会到有交通工具是多么惬意。
可当他路过一个修车摊时,脑海中系统突然发出提示。
“叮,发现违法行为!”
“案件定性:倒卖自行车,投机倒把!”
“事情经过:韩春明通过收集废弃自行车零件,自行改装组装后高价卖给车贩,已触犯法规,请立即处理。”
何秋立刻刹车,转头看向一旁的修车铺。
果然看见一个瘦瘦的年轻人推着辆自行车,正和车贩讨价还价。
何秋认出这人,正是电视剧《正阳门下》的男主角韩春明。
“没想到在这儿遇到他。”
何秋微微一笑,停下车,在路口等着。
很快,韩春明和车贩谈妥了价格,他以五十块的价格,成功卖出那辆十块钱组装的车。
“这钱赚得真容易!”
“改天再多弄几辆,肯定能卖更高价!”
韩春明美滋滋地数着钱,心里乐开了花。
突然,何秋推车挡在他面前:“小子,你胆子不小啊,连自行车都敢倒卖?不知道这是违法的吗?”
韩春明皱眉警惕地问:“你谁啊?哪只眼睛看见了?”
何秋从口袋里掏出红袖章,在他眼前晃了晃:“我两只眼睛都看见了。”
“我靠,你……你是稽查队的?”
韩春明顿时吓得满头大汗。
看见何秋的红袖章,韩春明脸都绿了。
他转身就要跑。
可步子还没迈出去,衣领就被何秋一把揪住,硬生生拽了回来。
何秋冷哼一声:“你这是打算往哪儿溜?”
韩春明眼见无法脱身,立刻换上一副谄媚的笑脸:“哪儿的话!我就是、就是走错方向了!”
“同志,我知错了,一定认真检讨,您可千万别处罚我!”
何秋将他从头到脚扫视一遍。
这小子精瘦的身板,加上那油滑的腔调,简直和电视剧里的形象如出一辙。
他一把将人拽到旁边,严厉喝道:“少说没用的!姓名?住址?”
韩春明忙答:“韩春明,家住...门框胡同102号。”
何秋目前所在的前门胡同,离门框胡同并不远。
直线相距,也就五六百米。
他们大院苏萌的奶奶,就在前门胡同的街道办任职。
何秋声音冰冷:“我问你,你清不清楚自己这种行为有多严重?这可是扰乱秩序的大问题,要是被抓,够你把牢底坐穿!”
韩春明吓得冷汗直流,连声道歉:“是我的错,是我的错,我再也不敢了。”
“求您千万别送我去派出所,我刚赚的那些钱都给您,只求您别罚我。”
何秋语气平静:“这可是你自己提出的,我没逼你。”
说罢,他一把抓过韩春明手里的钱,直接塞进了自己口袋。
看着辛苦攒车挣来的钱就这么没了。
韩春明心疼得像在滴血。
那可都是他的血汗钱啊。
韩春明勉强挤出笑容:“同志,钱都给您了,我...能走了吗?”
“等等。”
何秋手往背后一探,从系统里取出那根伸缩索烟杆:“帮我看看这是件什么东西。”
韩春明不情愿地接过来,但一上手,眼睛顿时亮了:“黄铜烟杆,还是能伸缩的,上面刻着外文——这、这可是好东西啊,有些年头了!”
韩春明熟读历史典籍,后来又拜在九门提督门下。
对古董文物、字画旧物,可谓了如指掌。
看中他这份能耐,何秋决定将他收归麾下。
让他帮自己在民间搜集些古董字画,留着日后升值。
何秋看着他:“钱我不白拿你的,这根烟杆你拿走,就当交个朋友。我叫何秋,以后有事可以来前门胡同街道办事处找我!”
韩春明喜出望外:“这么贵重的东西,真给我了?”
何秋点头:“我觉得你这人不错,对我脾气,就当交个朋友!反正这东西在我这儿也不值钱。”
“太好了!”
韩春明激动地握住何秋的手:“多谢多谢!太感谢了!我叫韩春明,在义和食品加工厂上班,你想吃面包就来找我,我带你免费尝!”
何秋知道韩春明痴迷收藏古玩。
所以收服他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古董。
对这烟杆,何秋虽了解不深,但也清楚——
它绝对不止值六十块钱,所以这笔交易,怎么算他都不亏。
“行了,以后注意点儿,别又被逮着。换别人可没我这么好说话,走了!”
说完,何秋骑上车,转身离开。
韩春明则紧紧攥着那根烟杆,舍不得放手。
在他眼里,这烟杆比六十块钱珍贵得多。
毕竟钱没了还能再赚,好物件错过了可就再也遇不上了。
把烟杆小心揣进怀里,韩春明兴高采烈地往回走。
一边走,还一边吹着欢快的口哨。
心情别提多舒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