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人心所向(2 / 2)

东城,一条不起眼的陋巷。

翰林院待诏张谦,一个熬了十几年,依旧是七品芝麻官的清苦文人,正看着自己妻子,用一根稀粥,喂着面黄肌瘦的女儿。

他心中酸楚,却又无能为力。

就在此时,巷口传来一阵喧哗。

“张大人!张待诏在家吗!”

“户部奉旨,前来发放俸禄!”

张谦一愣,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推开破旧的木门,只见几名身着公服的官差,正抬着一口小箱子,站在门口。

为首的户部主事,一改往日的傲慢,满脸堆笑。

“张大人,这是您这三年来,全部的俸禄,共计白银一百零八两,您点点。”

说着,竟真的将一口袋沉甸甸的银子,递到了他的手里。

张谦捧着那袋银子,整个人都懵了。

那冰冷的触感,那沉甸甸的分量,告诉他,这不是梦。

他的妻子,从门后探出头来,看着那袋银子,眼泪,“唰”的一下,就流了下来。

“当家的……”

她捂着嘴,泣不成声。

有了这笔钱,女儿就不用再喝稀粥了。

家里漏雨的屋顶,可以修了。

他那用了好几年,已经秃了的毛笔,也可以换新的了。

“快……快谢恩啊!”

张谦如梦初醒,拉着妻子,朝着皇宫的方向,重重地跪了下去。

“臣,叩谢陛下天恩!”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声,发自肺腑。

这一声,饱含了无数个日夜的辛酸与期盼。

同样的一幕,在京城的无数个角落,同时上演。

一名巡城的老兵,拿到补发的军饷,第一时间冲进药铺,给他病重的老娘,抓了最贵的药材。

一名工部的老工匠,领到钱后,拉着自己的孙子,在街边的小摊上,买了一串他馋了很久的糖葫芦。

一名在清水衙门坐了一辈子冷板凳的老官吏,颤抖着,从钱袋里摸出几枚铜板,走进了一家平日里绝不敢踏足的酒楼,只为了一壶,最便宜的浊酒。

民心,看不见,摸不着。

但此刻,它却化作了最真实的,一句句的“吾皇万岁”。

化作了那冲天的,对新皇的,拥戴与敬畏!

……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昔日里权势熏天的,老臣府邸。

内阁次辅,徐向高的府中。

几名须发皆白的老臣,正围坐在一起,气氛压抑得可怕。

“都听说了吧?”

一名老尚书,端着茶杯的手,微微颤抖。

“陛下,用从沈沧澜那里抄来的钱,把整个京城的官心,都给收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