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千人千面算法(2 / 2)

国外版本,陈天则准备采取常规的0.99美元单曲买断制,倒不是坑老外,主要那边就是这个消费习惯。

这个定价陈天也是参考了苹果前世的收费,不是随便定的。

整张专辑打包定价则在9.99至14.99美元之间,比实体CD更便宜,且允许用户试听片段后再行购买。

不止如此,陈天还贴心的为米国消费者提供了免费内容。

每周拿出一部分单曲进行限免活动,吸引用户尝试使用iTues的服务。

国际版的iTues要比国内的CC音乐开发的“用薪”的多,处处都是细节。

国内十块钱畅享一个月所有音乐的试听和下载。

哪怕一分钱不花的白嫖用户,也有大量的免费“老歌”可以试听和下载。

而iTues则处处都要钱,连试听也都只有30秒,不能完整听完一首歌。

“做得很好。”陈天越看越满意,转头对小马哥夸道。

马画藤却没有丝毫欣喜,反而露出一脸便秘的表情。

在两个版本的开发阶段,CC音乐陈天提出的建议不多,但国际版iTues则完全是陈天一手打造。

他也没想到浓眉大眼的陈天坑起外国人时居然比自己还狠。

国内的CC音乐不充钱还能用,而iTues在是个彻头彻尾的资本软件,不花钱没有任何产品体验。

“这样...”坑字到了嘴边,马画藤却没有说出口,换了个说法:“米国人会接受这种模式吗?0.99美元一首歌是不是太贵了。”

陈天不以为意的回道:“0.99美元转换成华夏币是贵,但那边挣美元花美元,对米国消费者来说完全不算什么。”

“至于这种模式,那边国情、消费观都与国内不同,人米国小资们就吃这套。”

“好吧。”马画藤就是忍不住随口一问,早在开发阶段他都提出过质疑。

但显然并没有什么用,陈天最终还是坚持己见。

陈天鼠标悬停在导航栏最上方的私人定制按钮上,抬头问道:“推荐算法效果如何?”

“这玩意口说无凭,您亲自试试看。”马画藤神秘兮兮的回道。

这项功能是陈天为这款音乐软件打造的终极致胜法宝之一,也是盗版音乐网站永远都不会有的功能。

如果只是简单的听歌,国外有正版意识的用户已经比较多了,正版付费业务还能开展的起来。

但国内这年头绝对是正版的荒漠,用户也完全没有这个意识。

这倒不是说国内网民素质就比国外的差。

说白了,经济基础决定了一个人方方面面的选择。

国内大多数爱听歌的用户还停留在吃饱,而不是吃好阶段。

他们不在意音质如何,只要听到歌就行,10元/包月的绿钻定价对很多学生党来说还是太贵了。

陈天毫不怀疑,等CC音乐这个国内甚至全球曲库最全,且母带级音质的线上音乐播放软件上线后,将会有无数的盗版商前来“偷歌”。

CC音乐所有歌曲的“枪版”将很快出现在各大盗版网站。

别觉得橙天现在在业内很牛逼,别人就怕了你,不敢盗你的音乐。

法不责众在国内目前来说还是很有市场的,况且大环境如此,不是某家公司能改变的。

哪怕陈天不怕费时费力,一家家的去起诉这些盗版网站,这种官司能扯上个三年五载的不说。

哪怕对方败诉了,处罚也不痛不痒。

人家事后暗骂一句“倒霉”关了网站,顶多再给你CC音乐道个歉,完事转头连夜就能再开一家新的盗版网站。

野火烧不尽。

目前不仅陈天毫无办法,甚至上层也没有解决之道。

或者说动手解决这个毒瘤的后遗症太大了,大到还不如就这样任其发展。

大家都跑去用盗版听歌了,这就有违陈天想把CC音乐做成全国最大正版音乐平台的初衷。

法律强制途径走不通,那陈天只能想办法提高CC音乐的产品竞争力,让用户自己选择。

陈天相信只要产品足够好,让用户觉得花十块钱包个月物超所值。

哪怕心疼,一些用户还是会舍得掏这笔钱的。

说白了,现在用户都用盗版,还是因为没有一家正版网站让大家觉得这笔钱花得值,

况且国内目前也没有正版音乐网站,所有公司都没有歌曲的网络版权。

前世比较火的酷狗、千千静听等音乐网站都是如此。

他们比盗版网站唯一正规点的只有页面UI稍好点,产品使用流畅些罢了。

陈天点击播放了几首王菲的歌曲,接着点开推荐。

推荐里面都是王菲的歌曲,没有其他人。

陈天挑了挑眉,对这个推荐结果显然不是太满意:“算法还不能推荐类似王菲的歌手给我?”

马画藤满脸为难的摇了摇:

“想要实现您说的那种,也太智能了吧,计算机怎么可能分辨的出谁和王菲类似,王菲在计算机世界里只是一串代码符号。”

“那你这个算法是什么原理?”

陈天也反应过来,这个明显在现在来说太过超纲了,想要达到那种效果基本就涉及到AI的应用。

马画藤直接举了个例子:

“比如您是民谣爱好者,常年听老狼、李宗盛、赵雷、郁冬这些人的歌曲,只要数据到了一定程度,算法就会把这些人的歌归为一类。”

“下个新用户如果只听过老狼的歌,点开推荐后不仅有老狼的歌,还会出现李宗盛等人的歌曲。”

“您刚才之所以推荐只有王菲的歌,还是因为产品还没正式上线,算法没有获得到足够数据,就只会推荐你刚才试听的歌手歌曲。”

“这个算法原理您别看简单,等数据足够多后,精准率还是可以达到80%以上,毕竟用户习惯偏好大多还是类似的。”

陈天点了点头,这个算法在当前来说完全够用了,前提是你不能太过“花心”。

你不能听一会民谣,过会儿DJ、摇滚都整上,再过会儿又开始听五六十年代的美声歌曲。

如果只是一段时间偏好某一类还行。

但若是短时间内来回倒腾,这种不够智能的算法就会当场宕机。

未来的AI算法可以在这些歌曲中找到共性特征,但现在这种简单的“大数据”模型显然无法做到。

陈天又播放了几首刘欢的歌,再次点开推荐:

里面就出现了刘欢和王菲的歌曲,还很“人性化”的让刘欢歌曲更多些。

这显然是算法识别到刚才陈天播放的刘欢歌曲更多,且播放时间更长一些。

陈天忽然笑了起来:“暂时够用了!等用户数据像滚雪球一样积累起来……“

对着屏幕说了番意味深长的话:“这就是未来千人千面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