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龙很强,这里的‘强’,指的并非单个个体,亦或是某一族群,而是巨龙这个整体,以及所有与巨龙沾边的生命。
某种程度上来说,巨龙的血脉强度,代表了拉贡世界的巅峰。
当然,血脉强度只是实力组成的一方面,某些族群中诞生的特异个体,从各方面强于巨龙的也比比皆是。
但同样的,巨龙族群中也有特异个体,甚至基于巨龙血脉的先天强大,以及其特有的某些特性,特异个体的数量还要更多一些。
黄鸿现在所扮演的三首龙,也可以看做是巨龙中的特异个体。
所以,不要觉得黄鸿悄咪咪的从黑龙龙岛盗取了提亚马特之血,又将绿龙龙岛搅的天翻地覆,就看轻了龙岛所代表的力量。
事实上,黄鸿的这两次成功,运气的成分还要远大于实力和算计。
按照保守估计,每一座龙岛的圣者长老数量都有2~3个,而巨龙领主的数量至少也是长老数量的三倍以上。
再考虑到巨龙的先天强大,以及悠长寿元,龙岛中掌握有诸多圣者级,乃至超越圣者的手段,也不是不可能。
就拿黄鸿知道的一点来看……
每一座龙岛都有一座对应的龙之墓地,那是巨龙们的安眠之所,巨龙们为了防止自己死后被打扰,其中的守护力量未必就比龙岛弱多少。
所以,哪怕黄鸿现在手中掌握的力量逐渐丰富,想要谋划白龙龙岛,也需要一套完整的计划。
数天后,黄鸿返回了南大陆。
他先是回到荣耀王国关注了一下最近的局势,确定一切都在平稳发展后,这才离开,出发前往地底世界。
值得一说的是,伊德和钢铁战甲那边还给了黄鸿一个不大不小的惊喜。
当初在打通地精帝国遗迹最后一关的时候,他们曾捕获了一头血肉傀儡,这两年来伊德和钢铁战甲一直都有对血肉傀儡进行研究,可惜最开始时并没有太多进展。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毕竟血肉傀儡看似被黄鸿轻松镇压,那也是因为黄鸿本身太过超模,以及血肉傀儡经过多年消耗早已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实际而言,血肉傀儡可是圣者级别的炼金造物。
级别与代差,再加上没有相关资料,进展缓慢也没什么办法。
而突破口是源自于水晶之城的魔像工厂,确切的说是彩云分享给黄鸿的传奇魔像制造资料。
自从一年前,伊德和钢铁战甲将血肉魔像和龙骨魔像的相关知识吃透后,在血肉傀儡的研究上就有了突破性的进步。
如今,他们终于对血肉傀儡完成了补完和掌控。
接下来只要提供足够多的优质材料,就能重新启动这个强大的炼金造物了。
等未来研究的更加透彻一些,说不定还能将血肉傀儡给量产化。
一路无话,没人能够察觉到黄鸿的到来。
地底世界中,黄鸿将陨星召唤阵列交给了彩云。
彩云很是高兴的说道:“太好了主人,有了陨星召唤阵列,我的扫描能力就可以扩展到星界,如果星界之中有水晶之城残骸的话,我们就能回收更多区域了。”
黄鸿微微颔首。
陨星召唤阵列的工作原理,本就是扫描星界,然后发现并捕获合适的流浪陨星,最后将之改造成武器。
所以,陨星召唤阵列上拥有扫描星界的魔导单元,也是理所当然的。
早在黄鸿拿到水晶之城最高秘钥的时候,彩云就将水晶之城的区域部件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重点标注了一些关键性的区域。
比如拥有超远程投射能力的虚空塔。
比如拥有扫描星界能力的陨星召唤阵列。
比如让水晶之城拥有自主移动能力的星核底座,以及拥有传送能力的空间跃迁引擎。
相比于其他区域部件来说,以上这些区域部件在功能性上的优先级还要更高一些。
扫描星界需要一些时间,当然,这里说的扫描也不是盲目的在星界中搜寻,那样与大海捞针也没什么区别,而是借助水晶之城各区域间的联系进行定位。
这样一来难度一下子就降到可控范围了,所需要消耗的无非是时间和能量而已。
至于将陨星召唤阵列留在彩云这里,也是黄鸿早就想好的。
他接下来前往白龙龙岛并不准备使用陨星召唤阵列,否则绿龙龙岛那边刚出事,白龙龙岛就又来上一发,那指向性也太明显了。
黄鸿只是想要盗取提亚马特之血,可不想和彩色龙不死不休。
至于盗取的方法,黄鸿这边已经有些谋划了,如果运气好的话,说不定除了提亚马特之血,还能多捞一些宝贝回来。
南大陆这边的事交代完,黄鸿再度出发,这次的目标是……白龙龙岛。
白龙龙岛位于主物质位面的极北之地,那是一块被永恒冰雪所覆盖的岛屿,如果单论面积的话,甚至还要大于其他彩色龙的龙岛。
白龙龙岛的地形以陡峭的冰崖、深不见底的冰裂隙和冻结的湖泊为主,这里气候极端恶劣,常年暴风雪肆虐,温度极低,普通生物难以生存,就算是其他彩色龙也不喜欢这样的环境,也只有本身就是冰寒属性的白龙才会在这里甘之如饴。
白龙是五色龙中智力较低的龙种,社会结构松散,通常以力量强弱来划分领地,年长的白龙占据核心区域,幼龙被驱逐至边缘地带自生自灭。
这种做法看似与其他巨龙族群差不多,但本质上却完全不同。
因为,其他巨龙族群就算是将族中的幼龙驱赶到龙岛边缘,那也是为了培养他们,最基本的关注还是会有的。
而白龙,真的是让幼龙去龙岛边缘自生自灭了。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白龙,毕竟白龙巨龙之耻的名头也不是白叫的,白龙可是有着产蛋量最高,以及良品率最低的说法。
其他巨龙每次孕育后代,少则1~2个,多则3~5个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但白龙每次孕育后代的数量能达到8~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