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教育兴晋彩开奖的锣声余韵未散,那笔更为庞大的、真正注入教育公益基金的巨款尚在清点入库,林砚的名字,连同晋兴银行和领航者公司,已在山西省府各衙门口耳相传中,镀上了一层真金白银般的光彩。
善财童子!
不知从哪个科室最先传出的这个名号,迅速在官员们的茶余饭后悄然流窜。
不再是戏谑,而是带着几分敬畏、几分探究、甚至几分灼热期盼的称呼。
能凭空变出如此巨款,解了省府燃眉之急,更指明了一条发债修路、公益彩票般点石成金的新路,这不是善财童子是什么?
第一个按捺不住,正式递来烫金请柬的,是实业厅。
请柬措辞客气,邀请晋兴银行苏婉贞行长及林砚先生,参加厅内组织的工商发展咨议茶会,共商大计。落款除了实业厅,还密密麻麻缀着太原总商会、工业协会、以及省城几家叫得上名号的大公司。
茶会设在实业厅一间宽敞的会议室。
长条桌上铺着雪白桌布,摆放着精致茶点,气氛却远比茶点来得严肃务实。主位上是实业厅长,两侧是商会会长、协会理事长以及几位大公司的代表,个个衣着光鲜,神色却难掩焦灼。
苏婉贞一身藕荷色旗袍,外披素色披肩,雍容沉静。林砚依旧是一身小号西装,坐在特意加高的椅子上,一双清亮的眼睛扫过在场每一位。
寒暄过后,实业厅长轻咳一声,切入正题,语气沉重:“苏行长,林先生,今日冒昧请二位来,实是有一桩关乎我省实业发展的心病,困扰已久,不得不求教于二位贤达。”
他示意秘书展开一幅巨大的规划图。图纸上,线条纵横,标注清晰,核心区域正是正太铁路太原站周边的大片土地。
“此乃我厅耗时年余,聘请专业人才规划的太原新工业区蓝图。”厅长的手指划过图纸,“依托正太铁路运输之利,规划建设纺织、印染、五金加工、粮油食品、机器修理等各类工厂二十余家。若能建成,可吸纳就业数千人,年增财税数十万银元,实乃利省利民之百年大计!”
然而,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图纸上,叹了口气:“然规划虽好,却因省库空虚,无力投入前期之土地平整、道路修筑、水电接通等基础建设,更无力贷款给商户建厂。此计划已搁置一年有余,眼看良机空耗,土地荒芜,吾等心如刀割啊!”
在座的其他商贾代表也纷纷附和,诉说着看好前景却苦于启动资金匮乏的困境。目光却不约而同地,热切地投向了安静喝牛奶的林砚和神色平静的苏婉贞。
意思再明白不过:善财童子,既有点金之术,可能点化这片荒芜之地?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只剩下图纸被窗外的微风吹得轻轻卷动的细微声响。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对母子身上。
苏婉贞没有立刻回答,只是优雅地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目光转向儿子。
林砚拿起桌边备着的铅笔,在一张白纸上快速勾勒起来。他画的并非工业区详图,而是一个简略的资金流动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