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扶苏根据之前的大秦官员的统计,耕地面积为1.31亿亩。
在赵扶苏获得了大秦的掌控权以后,他叫停了修长城的六十多万民工,让这些民工在土地肥沃、沃野千里的河套地区,进行开垦。
过去这么多年,他们在河套平原开垦出了百万亩的农田。
民间也在不断开垦农田,如今大秦的耕地面积已悄然接近2亿亩。
但这,对于大秦而言,绝非终点,远远不是它所能达到的上限。
伴随着蒸汽旋耕机不断量产,大秦开垦耕地的能力不断提高。
赵扶苏预估着大秦的耕地面积终有一日能够达到5亿亩。
届时,五亿亩的农田将养活六千万人口,为大秦繁荣昌盛打下坚实的根基。
此刻的大秦,人口不过三千万,这一现状也成为赵扶苏一心致力于大力发展人口的关键因素。
他深深明白,人口,乃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长治久安的根本所在,是推动国家前行的核心动力!
赵扶苏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便是农业发展。
他的第一步是放开了对粮食流通的限制,这一举措,恰似在平静如镜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
农民与地主们为了能够换取到自己心仪的工业产品,纷纷毫不犹豫地将手中的粮食抛售而出。
一时间,整个大秦的粮食市场热闹非凡,粮商们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敏锐地捕捉到商机,四处奔走忙碌,贩卖粮食。
这一系列连锁反应,极大地促进了粮食的流通。
如今,在大秦的大街小巷,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轻易地买到粮食,粮价也稳稳地控制在平民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再也不见曾经一石粮食卖到3000钱的那般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