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帝都的信!”
蜀州,都江县。
或许是老天爷开眼了,最近一段时间,都江县的天气都还挺好。
虽然偶尔会有一些小雨,但是极端的大雨大暴雨最近都没有出现。
这为大大坝的建造,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如今,大坝的地基,已经全部建造完成了。
也还好秦小闲弄出了硬土,才让大坝的建造进程加快了不少。
而且硬土打下的地基,秦小闲敢保证,至少一百年都不会被冲毁,哪怕发生再大的洪水。
大坝地基建造好了,后面就剩下最大一个困难了,那就是截断江水,把大坝主体给建造起来。
只是这里又有一个困难,那就是建造大坝,要是还是全部用硬土的话,那过不了多久,主体肯定会开裂。
蜀州这边气候十分的特殊,到了夏天,天气特别的热,要是大坝主体在高温之中一段时间,绝对坚持不住。
自己前世,用混凝土铸造建筑,里面配套的,可是密密麻麻的钢筋。
这个朝代,别说钢筋了,就算是铁,都十分的稀缺。
所以这个大麻烦不解决,就算大坝建造起来,估计也支撑不了多久。
因此这段时间,秦小闲一直在想着,如何把钢筋给弄出来。
都江县这边,有一座铁矿。
加上修建大坝,需要用到的铁也不少。
所以秦小闲特意再建造了十座高炉,用来炼铁。
只是这些铁都是生铁,十分的脆,根本就无法加到硬土中去。
想要大坝更加结实,就只能把钢筋弄出来。
否则的话,就只能用土办法,主体用石头垒起来。
但是高度到了一定时候,这样的石头大坝,抗击洪水能力,还是差得多。
要是多来几场洪水,怕还是坚持不住。
花费如此大的代价,建造一座超级大坝,要是用几年,就直接被洪水冲毁了,劳民伤财不说,根本就无法造福百姓,造福后世啊。
所以最终,秦小闲还是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把钢筋给弄出来。
但是想要弄出钢筋,那就必须得先弄出铁。
百炼成钢,就是在铁的基础上,在炼制出钢铁来。
炼制铁好说,工部那些官员基本都会。
所以这段时间,秦小闲让其中一位大人,专门炼铁。
十座高炉一起炼,短短半个月,大坝这边,就烧制出了大量的生铁。
这些生铁可是起了大用了,不少拿去被打造成了各种工具,比如各种镐头,还有各种铁锹,以及运混凝土的推车,都是用铁片打造出来的。
毕竟木头还是不禁用,基本用几次就废了,用铁打造出来的东西,使用寿命还是比较长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上升了一个层次,这效率,自然也是上了一个层次。
只是嘛,钢筋一直不弄出来,秦小闲就一直想着。
这一天,秦小闲还在和工部的官员一起研究,怎么把钢筋给弄出来,小刀带着二丫,来到大坝上,并且带来了帝都的信。